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崑崙山死亡谷歷史的背後有什麼故事?楚拉克阿拉幹便是解密歷史的鑰匙之一。

崑崙山死亡谷歷史的背後有什麼故事?楚拉克阿拉幹便是解密歷史的鑰匙之一。

地名從古是依照“名從主人”的依據而來。崑崙山死亡谷即為那稜格勒河峽谷,那稜格勒是蒙語音譯;又名楚拉克阿拉幹河峽谷,楚拉克阿拉幹古吐谷渾語,歷史更悠久。由於該地處於當今的崑崙山腹地,少有人生活居住,所以各種版本地圖的地名混亂不堪。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2017年10月3日,下午三點左右,結束從庫木庫裡沙漠沙漠的沙子泉探秘之後,我和隊友回到了楚拉克阿拉幹河畔的營地,與其他隊友們匯合。由於我與隊友“行者”被庫木庫裡沙漠折騰了大半天,已經筋疲力盡了;而其他隊友由於一直在營地待著,便以逸待勞。

回到營地,稍作休整,沿著河道向東前行,打算在天黑之前儘可能的向東趕路。印象中,那短短几個小時的路程特別累,累到什麼狀態?坐下休息之後,僅靠個人的力量是很難爬起來的。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踉踉蹌蹌的前行著,地面下分佈著很多的鼠洞,負重前行的我們,時不時的會陷下去。憤恨不已,本已到達體力極限的自己,心理防線也處於崩潰的邊緣;鼠洞裡的主人們更是憤恨,戳著我的脊樑骨大罵“你這個愚蠢的兩腳直行獸,竟然踩塌了我的家……”。話雖如此,他們拿我們沒辦法……

10月4日,中秋節,中午時分,我們到達了一處名為“阿克楚賽爾”的地方,這邊有一處礦工的臨時居所。礦工看到我們,很是驚訝,見面就叮囑我們:“這附近有熊,你們可得小心點!”我們點頭回應,徵得同意後,我們在礦工居所中炒菜、做飯,美美地吃了一頓。臨行前,我們給礦工一些錢以示感謝,但礦工堅決不收,隊友“行者”便留下了幾包香菸。

將近傍晚,大家已經筋疲力盡,我們找到一處靠近水源的營地,把中午從礦工那裡帶來的些許蔬菜炒熟,吃了一頓還算不錯的中秋節大餐。由於營地沒有訊號,晚飯後,我獨自一人冒險離開營地,來到河邊給朋友們發節日祝福資訊。

旅行,既可以探尋陌生之地的陌生感,又能製造暫別之地的陌生感。在數千裡之外的崑崙山給親朋好友傳送中秋節的祝福,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但更令人感興趣,是旅行之地的故事與傳說。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那年中秋的月亮)

印象中,那是一個令人激動的中秋節之夜,那種溫馨歡快的情景彷彿就在昨天,但又似乎很遙遠了。千萬年歷史長河中的中秋節之夜,我們所在的這個地方有沒有類似美好的故事呢?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有歷史學家研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我站在雪丘之上)

現代史學認為,我們所在的楚拉克阿拉幹河曾經為吐谷渾故地,而吐谷渾時期恰好是中原王朝的隋唐時期,或許當年吐谷渾的先民們也跟著中原王朝學著過中秋節呢……

現代地方誌記載,當今的楚拉克阿拉幹河谷是吐谷渾時期的古道所經之處,但並沒有更詳細的資料。筆者這兩年查閱了大量的相關歷史文獻資料,將楚拉克阿拉幹河谷定義為吐谷渾時期的古道,與吐谷渾史上著名的可汗慕利延有關。

吐谷渾王國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一個傳奇,這個由從東北的白山黑水間千里跋涉、輾轉遷徙到青藏高原上的吐谷渾人建立的草原王國創造了諸多奇蹟:350多年的存國時間開創了少數民族地方政權最長的紀錄;成就了絲綢之路南道幾個世紀的繁華;培育了中國歷史上聞名遐邇的千里馬“青海驄”。它的歷代國王中湧現了許多雄姿英發、見識不凡的傑出之士……1600多年前,吐谷渾人在神奇而瑰麗的青藏高原上用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令人扼腕嘆息的歷史長歌。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我行走於庫木庫裡沙漠)

吐谷渾人的西遷是一次長達30年的艱苦卓絕的長途旅程。他們西遷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的兩晉十六國時期,這是繼春秋戰國之後的又一個亂世,是又一個群雄並起的時代。但這一次逐鹿中原的主角是來自北方的馬背民族,鮮卑、匈奴、羌、氐、羯等民族從今天的蒙古草原、東北、西北等地呼嘯而來,在從東起山東,西至新疆,南到淮河長江的遼闊土地上先後建立了十六個小國家。吐谷渾人在青藏高原建立的吐谷渾王國是十六國之外又一個頗具影響力的少數民族政權。

慕利延,即慕容慕利延,為4-6世紀建立之吐谷渾王國統治者之一,他為惠王慕璝弟弟,承襲惠王擔任國王。公元445年,吐谷渾第十一 世可汗慕利延,以白蘭為前出基地,組織了一次成功的遠征,一舉收得了今新疆南部的于闐國。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史學界之所以將楚拉克阿拉幹河一線定義為吐谷渾時期的古道,一般就是以慕利延西征于闐的擴張線路為佐證。而慕利延可汗西征于闐到底走的哪條古道,尚無定論。

謎團之一是白蘭古國的位置到底在哪裡?現代歷史地理學三大宗師之一譚其驤先生認為白蘭古國在巴顏喀拉山一帶;現代歷史地理學三大宗師之一史念海先生為同為顧頡剛學生的李文實先生一書《西陲古地與羌藏文化》作序,李文實先生在該書《白蘭國址再考》一文指出“果洛即當年白蘭故地”

很多學者一般將白蘭古國定義成了都蘭一帶,所以慕利延。這兩個不同的白蘭古國位置決定了慕利延西征于闐的交通線路完全不一樣了。

概況來講,慕利延西征于闐的線路可能性大致有三條。如果白蘭古國在當今的都蘭,可以從白蘭西經過格爾木,走尕斯口至新疆若羌,這條與當今的青新公路大致相同;從格爾木往西,經過布倫臺沿著楚拉克阿拉幹河向西,可以直通新疆且末,這條古道是我所走的楚拉克阿拉幹河道。如果白蘭古國在果洛、巴顏喀拉山一帶,則走蘇毗道,由白蘭經過當迷至蘇毗,從蘇毗經過且末可以到達于闐。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據英國籍探險家斯坦因“盜挖”的敦煌文書《沙州伊州地誌》殘卷記載:薩毗城在沙州石城鎮東南四百八十里。唐初粟特首領康豔典所築,因地近薩毗澤,故名。城據山險而立,為吐蕃、吐谷渾北上要路。

貞觀初,康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大首領康豔典東徙,於薩毗澤附近築薩毗城。他陸續修建了新城、蒲桃城、薩毗城。根據《新唐書·地理志》的記載:“(石城鎮)在蒲昌海(即新疆羅布泊)南三百里,康豔典為鎮使以通西域者。又西二百里至新城,亦謂之弩支城,豔典所築。”

楚拉克阿拉幹河谷,原為鮮卑語地名,楚拉克應該是魏書記載的西方鮮卑部落“叱盧”的轉音,“阿幹”是兄長的意思。不難看出,這個地方曾經是吐谷渾王族部落所在之地。

因楚拉克阿拉幹河,崑崙山死亡谷在1500年前的故事,浮出了冰山一角,冰山之下的,仍舊是謎團。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如果沒有實地考察可能獲取的真實證據,學術界的爭論會永無休止。

對未知世界的好奇是人類探索與發現的源動力。

羅素說,一個有勃勃生機與廣泛興趣的人,可以戰勝一切不幸。但真相可能是:戰勝了一切不幸的人才有勃勃生機與廣泛興趣。

一條真理的背後也是一條真理。人們通常都是被這一正一反兩條真理夾死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708 字。

轉載請註明: 1500年前的崑崙山死亡谷:楚拉克阿拉幹之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