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淄川區政府駐地西南10公里處,有個始建於隋唐時期的古村,名為磁村。
作為淄川西南部較大的古老村莊,磁村地處古東西要道,是博山(顏神)經“旱碼頭”周村達濟南的必經之地。
據考證,隋末唐初,磁村手工製作陶室林立,窯火連天,南北窯窪幾十處,經濟繁榮昌盛,商賈雲集,又是集貿重地,往來客人有些路遠難以回還,村民便在村南村北各開“客店”,初稱窯頭店。據碑文記載,因官家設“務”收稅,村子得名“瓷窯務”,明代後期改稱“磁窯塢”,1936年,改稱“磁村”至今。
1月23日上午9點,記者一行來到磁村。時值冬日,但村內常見車輛往來,沿街商鋪一派繁榮。
古街與大院
在磁村西部,有一條青石板路,從古保留至今。
“沿S326向西走,路南側有條通往村莊的南北向小道,道口有個賣肉的攤子,那便是磁村大街的入口。”1月23日上午9點20分,根據當地村民的指引,記者來到磁村大街入口處。
磁村大街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街南北長334米,東西寬5米,面積1670平方米。南為范陽河支流,北為泉王公路。該街舊時為通往博山的大道,由青石鋪成,北高南低,貫穿村南北。
當天,記者一行沿小道行約百米後,原本平坦的路變得凹凸不平起來,一條青石路映入眼前。路面錯落無序的青石已被腳步磨去原本的紋路,變得光滑發亮,蜿蜒小路一直延伸向南至拐角處,與兩側的灰瓦白牆相映成畫,古樸神秘。
“這就是磁村大街,磁村從唐至元為北方陶瓷重鎮,經濟繁榮,大街兩旁店鋪林立,家族宅院氣勢恢宏,異常繁華。”作為嚮導的磁村住戶張敦普介紹,儘管現在大部分建築已倒塌或改為他用,但仍有兩座百年院落被保留下來,而其住處正是大院的一部分。
常家樓如今的主人張敦普向我們講述常家大院和磁村的歷史。
常家大院裡面的這座常家樓歷經百年,依然驕傲地屹立。
即使時光已經過去了百年,常家樓依然在周圍的建築中鶴立雞群。
跟隨張敦普的腳步,記者一路緩行至常家大院。常家大院位於磁村大街以西,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現存一個半院落,房屋5棟,佔地704平方米。儘管歷經滄桑,但磚石結構的房屋不乏精緻細節,屋門兩側所鑲懸枕仍保留著精美的圖案。
“常氏先祖早年經商發家,建起大院。原來院落眾多,連線成片,佔磁村大街西邊一大半。”張敦普說,自己所居房屋是常家大院眾多院落之一,除了自家外還有三戶人家在此居住。1964年,常家大院作為磁村供銷社辦公場所使用。當時,張敦普的妻子作為磁村供銷社職工,曾在院落內的供銷社宿舍居住。“後來村委搬遷後,我買下了其中一部分,一晃我跟老伴已在這裡住了34年了。”
常家大院牆上的一個福字儲存完整。
沿磁村大街向南走至盡頭,道路東側便是始建於民國八年的陸家大院。陸家大院與常家大院同為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院落坐北朝南,為一進院落。其門窗青磚發券(利用塊料之間側壓力建成跨空承重結構的砌築方法),門兩側懸枕、腰枕上均刻著精美圖案。
65歲的刁德鳳正在攤煎餅,看到記者到來,隨手遞過一個熱氣騰騰的煎餅。
刁德鳳將用玉米、小米、豆子等磨好的米糊倒在燒熱的鏊子上,然後用滾子由內向外均勻攤開,一張煎餅就做成了。
刁德鳳一年攤五六次煎餅,每次攤一百多個。
古窯與變遷
在陸家大院南側,有兩座始建於清同治年間的古橋,合稱為鴛鴦橋。自鴛鴦橋向南幾十米,便是磁村窯的所在之處。“磁村歷史文化悠久,工農業發展有上千年的歷史。村西山腳下,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有煤、高嶺土、鐵礦、黏土等。”1月23日,磁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陸克峰說,“可以說,磁村窯為北方陶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創了淄博陶瓷史上的先河。”
磁村窯分為村東、蘋果園、華嚴寺3個重點窯址區,面積約30萬平方米。1984年,磁村窯址被評定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被評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磁村窯始於唐,終於元,燒造年代較長,是北方重要的窯口之一。北宋時期,官府在磁村設官收稅,證明當時瓷器生產已有較大規模,產業興隆。儘管冬季的磁村窯址已是一片荒涼的田地,當年的興盛也無跡可尋,但其出土的兔毫瓷器及鷓鴣釉瓷器被保留至今,千年窯火更傳承不熄。
“1976年,《淄博陶瓷史》編寫組在磁村古窯址北部發掘窯爐12座,採集了大量標本。按器形和釉色特徵可分為早、中、晚三期,出土器物有黑釉、茶葉末釉、醬色釉、青釉、雨點釉等。裝飾工藝有白底黑花、劃花、剔花、宋加彩等,代表產品有碗、盆、罐、缽、動物俑等。”談起磁村窯,陸克峰可謂如數家珍,他介紹:“磁村窯於唐代晚期開始燒製黑釉瓷器和釉滴瓷器,在我國北方諸窯中頗具特色,也是我國最早的釉滴黑瓷。唐末五代時期,磁村窯開始生產白釉瓷器,並盛行在白釉上加綠釉,開創了淄博生產彩瓷的先河。”
大門上精美的磚雕還在,只是門額上的四個字被人為抹平,難以辨認。
磁村老街旁的一座老屋的圓形窗戶,後來可能是因為嫌棄吵鬧,被用泥巴封堵。如今經過風雨剝蝕,封堵物只剩下了一半。
磁村常家大院的老房子儲存相對完整,透過街道兩旁的青磚建築隱約能夠感受到這裡當年的繁華。
古寺與傳承
從磁村窯向西遙望,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築群藏匿在松柏間。“這就是始建於唐開元元年(713年)的華嚴寺,寺內仍保留著部分名勝古蹟和建築。”根據陸克峰的指引,記者一行行至華嚴寺正門,只見院內松柏茂盛,碑石林立。
據陸克峰介紹,華嚴寺最盛時佔地面積4000餘平方米,寺院內有龐大的建築群,共分13個院落。“唐代玄宗皇帝親自駕臨華嚴寺觀光,並留下石碑記,彌足珍貴。”陸克峰說,始初的華嚴寺,有南北溪水環繞,蒼松白楊參天蔽日。“現存建築玉皇閣、文昌閣、觀音殿等為明代遺構,其餘皆為清代重建。”
華嚴寺內的古柏。
華嚴寺玉皇閣上的木雕。
“隨著歲月變遷,磁村村裡小學也曾搬到寺內,利用舊廂房當教室。後來,小學搬遷,寺院改為醫院。後因建築出現開裂,磁村醫院又搬到了村東。”陸克峰介紹,1993年至1994年,磁村村民及鎮辦企業捐款捐物,重點修復了玉皇閣、觀音殿等,並植樹300餘株。“如今華嚴寺內的魁星樓、文昌閣、玉皇閣等建築儲存比較完整,其中玉皇閣為二層磚石結構,其東側有一株高15米的銀杏樹,樹齡已有千年。”
作為淄川境內少有的隋唐古村,歷史悠久,文物古蹟遍佈,在500多年間一直為淄川縣西南地區60多個村的行政中心。儘管隨著歷史變遷,磁村的村容村貌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值得一提的是,其特色民俗“磁村花鼓”、笛梆子戲一直傳承至今。
華嚴寺魁星閣門上的精美磚雕。
華嚴寺內儲存完好的魁星閣。
“‘磁村花鼓’作為淄川區民間藝術珍寶,是磁村人的驕傲,傳承磁村花鼓刻不容緩。”陸克峰介紹,目前村中成立了由磁村村委領導牽頭的工作機構,全面負責磁村花鼓資料的挖掘整理和相關產業的開發運作等。“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入挖掘整理磁村花鼓的有關資料,以便建檔儲存。此外,還將加強磁村花鼓與其他民間藝術的交流,不斷豐富、發展和創新,使其煥發出新的藝術生命力。”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曉明 王兵 高陽 通訊員 張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