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源寺,位於福建省晉江安海鎮北面七公里處靈水村背後,高305米。因山頂平,唐時稱為太平山、鵬山;宋仁宗嘉年間御史吳中復、吳中純昆仲於此隱居修道,故改稱吳盟山、吳山;山中時有清泉湧流,紆迴于山下,所以又稱為靈源山。 靈源寺,南坡得天獨厚地儲存著一片罕有的青崗櫟、卡氏栲和巨樟等常綠闊葉林、山上長滿松柏,花木掩映,山石嶙峋,是為泉南一座名山。 靈源寺,歷代有不少儒生結廬讀書。唐代首開八閩科第的歐陽詹就曾居此山讀書三載。宋代名士林知讀書終老靈源山並終葬於此。其後,林知裔孫,曾寫下傳世之作“山外青山,樓外樓”的詩人林外,也曾讀書山中紫雲室。山中還有如元代任過潮州路總管,元亡後寓居本邑沙堤的王翰,就常盤桓靈源山上,自稱“友石山人”。明代黃克晦、王慎中、陳讓、張瑞圖、蘇浚等名士都留下詠靈源山的詩篇,至今為人傳頌。
開始上山,盤山路,還是有點陡,但是路好走。
對面就是靈源寺。
靈源山中有靈應著稱的千年古剎--靈源禪寺, 以及步雲關、望江石、石境道人之塔、紫雲室、靈泉井、七 星墩、公婆石、獅仔石、靈壺天等勝蹟。其中“靈壺天 ”三個娟秀的楷書大字,是里人明太傅尚書呈淳夫於萬曆四 十七年題寫的。
“自古名山僧佔多”,相傳早於隋初開皇八年(589年),就有僧人於靈源山頂立寺祀奉觀音大士。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來庵隱居的道士蔡明浚與寺僧守淨共同擴建。
元末明初(1368年)陳友諒舉事兵敗,其驍將張定邊亦遁於此山削髮為僧,號沐講禪師,於明洪武初年在山腰建新寺。
寺分為上下二寺:上名天公案(觀),因常有紫雲蓋上,故號“紫雲寺”(後毀);下名靈源寺(即靈源庵)。明永樂七年(1409年),寺左又建一“霽雲書院”,一稱朱子祠。
正德年間(1506年前後)里人吳東籬,精通堪輿,親自勸募在右邊建尼姑庵舍和夫人媽宮,並築寺圍牆。為此,寺宇規模初定。
明人蘇浚有《詠靈源庵》一詩寫其形勝:“丹崖玄室倚天孤,一徑遷回萬壑殊,有客入門苔不掃,無僧餘法鳥相呼。胸吞渤摟三島,手拍浮丘倒百壺。夜靜鐘聲醒客夢,天花渺渺出仙都。”
和女兒合影一張
四個月了,
靈源寺位於靈源山南,建於隋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寺院分前、中、後三殿堂,寺院巍峨壯觀,大殿雕樑畫棟。靈源山平時香火不斷,每年香客、遊客達百多萬人次,佛事活動期間更是人聲鼎沸。
原先的寺宇及兩旁的附屬建築擴建為一座五開間三進深,重簷歇山頂的巍峨大殿,面積達462平方米。大殿前連著一座三開間的拜亭,飛簷翹脊,金碧輝煌。
拜亭及殿廊均採用透雕玲瓏精緻的青石盤龍柱,柱上鐫刻鎦金對聯,其中有相傳為宋代宰相曾公亮題的“靈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有明代探花,書法大家張瑞圖手書的“從聞思修大士何曾出世;法界定慧眾生各自開堂”;以及一副古代流傳下來佚名的“洞口春深煙雨、海門夜半漁燈”等名聯。
1998年,大殿後又落成一列三座殿宇,中為大雄寶殿,右為地藏殿,左為祖師殿。大殿前面,鋪有1500平方米的鋼筋水泥廣場,十分寬敞。廣場前臨山谷處,因勢建築起一列雙層地上室,作為接待四方賓客的宿舍和食堂之用。高低錯落,佈局有致的靈源山又增一道風景,與靈源山山林勝景交相映襯,相得益彰。
據弘法法師介紹,恢復重建靈源寺以繼承和創新的理念, 積極倡導傳統與時代特點相結合,總體佈局以左、 中、右三大塊,“一區四園”五個功能區。
中部為寺院的主體建築禮佛區,將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法堂、唸佛堂等建築;左側疥為般若園,後為淨園;右側前為菩提園,後為 怡心園。整個靈源寺依山順勢,視覺豐富,既有寬敞的殿堂和開闊的空 間、綠地和水系,又有僧捨生活區及景點,站在大殿位置,可將太湖風光 盡收眼底。
根據規劃,重建後靈源寺,將成為提供四眾共修的清靜道場, 成為展示佛教文化的又一處成功典範,成為養育佛弟子品質的一座高等學 府,成為人間佛教思想的又一種實踐形式,成為佛教對外友好交往的又一 個重要視窗,成為東山旅遊觀光太湖邊上的一處佛教勝景,成為社會和諧 發展的一束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