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一大奇觀,總有人在網上打卡自己,還有一群人圍觀。
讀書要打卡,學習要打卡,不網購要打卡,一個月控制消費在多少錢以內還要打卡。
在不能出門旅遊的日子,生生把自己打成了旅遊景點,並且稱之為:自律。
而在這些打卡內容下,總有很多自慚形穢的評論,一邊反思自己怎麼這麼懶,一邊羨慕別人是怎麼做到這麼自律的。
就好像不夠自律,已經成了一種原罪。
但“自律”這個詞本身,才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謊言。
自律:從OKR到PUA
只要一個人想進行一些自我提升,“自律”往往是想到的第一件事,而一個試圖自律的人往往是這樣開始的。
首先ta會想到一個很模糊的目標,比如減肥、學習,甚至只是“成為更好的自己”。
然後ta會根據小紅書、微博或B站的“自律攻略”,下載一些自律系APP,買點瑜伽墊、手賬、筆和筆記本等等,給自己定好詳細的計劃,比如7點早起、運動半小時、學習打卡、看書30分鐘、11點睡覺,並且打算每日打卡。
艱難地堅持了幾天之後,ta會發現自己並不能像個機器人一樣,完成自己定的計劃,繼而開始糾結“為什麼只有我做不到”,從而產生一些自我厭棄情緒,然後開始自己PUA自己。
首先我想說的就是,如果你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自律目標,是很正常的事。
因為在公司裡,一般都管這種“自律”叫OKR,只有在完不成要扣錢的情況下,才值得人去拼死拼活。
市場上的“自律”基本都和“最好的自己”“大家羨慕的樣子”聯絡在一起,自律即自由,自律即成功。
最先將“自律”等同於“好”、等同於成功的,還不是小紅書,而是你媽。
上學的時候,家長用“別人家的孩子”拉踩你,必用話術就是人家多自覺,寫作業從來不用催,幾點起床就開始刷題,多少天能寫完多少張卷子……
網上搜到的一份小學生暑假計劃
長久以來,“自律”往往是成功者經歷裡會被單獨拎出來,大書特書的一條。
比如傳說中的“王建林日程表”,早上4點起床,晨練、吃早飯後,乘坐5個小時的飛機到達海口,參加一系列工作後還要飛回北京,晚上7點後繼續處理工作。
在這一天裡,他的工作時間超過了12小時。
“王健林都這麼自律,你怎麼好意思不努力?”
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自律”就已經成為一些人的財富密碼。
那些自律營銷
那些引人圍觀的自律,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在自律這個賽道里,從來不缺成功學講師。
還有賣書、賣課、賣社群的。
甚至還有賣蛋白粉、面膜、眼霜和手賬的。
“自律營銷”的邏輯非常簡單粗暴,已知自律=成功,買他們的東西=自律,因此買東西=成功。
俗話說差生文具多,在自律這件事上,不是自律了就成功了,而是你下單了,他們成功了。
當然,批評“自律營銷”,並不是要否定努力的價值。
努力當然很重要,但有時候,它並不是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
up主@全嘻嘻跟一個獵頭朋友一起出過一期對談,其中提到一句:
“(有人在)發展很好的大廠裡拿到高位,(但)事實上這個高位是整個行業或者整個宏觀經濟推動的,並不是個人的努力造就的。”
時勢造英雄,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和“地利”往往因為無法被人為控制而被忽略,但它們正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
現在市面上“賣”的自律,往往都過於誇大了努力的價值,給予了普通老百姓一種虛幻的希望,將所有失敗都歸結為不夠努力、不夠自律。
圖片截自B站@全嘻嘻
但是為什麼自律營銷能夠賣得出去,還挺受歡迎呢?
本質上還是我們太焦慮、太害怕失敗了。
不自律=失敗?
近兩年,經常能看到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因為一些小事做出極端行為的新聞,總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
但在整個社會都變得越發功利的情況下,人們對於“成功”的標準越來越高的情況下,孩子們真的很難鍛煉出一顆強大心臟。
網際網路的優勢是能夠把天南地北所有人的生活都連在一起,但缺點就是它把所有人的生活都連得太緊密了。
在以前,人們很難想象超出自己認知外的“成功”,參照物僅限於自己見過的或者聽說過的。
但現在,“成功的標準”變成了“成功人士的標準”,是年薪百萬,是有多少平的學區房,是28歲之前賺不到xx萬還不如回老家。
網路將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生活條件的人都展示了出來,但又展示得很片面,所以看似大家好像都是同齡人,但實際上人和人的差別可能比人和豬的差別還大。
沒有比較就沒有焦慮,當下很多年輕人發愁,其實就是看到太多的同齡人都比自己優秀,而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像他們一樣優秀,還要跟他們一起參與社會競爭,於是開始焦慮。
但其實我們往往是在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競爭,那些優秀的同齡人參與的競爭,一個“不夠自律”的普通人暫時還沒資格參與。
所以普通人追求被營銷出來的“自律”,也只會內捲到同一水平的普通人,而很難真的追趕上那些優秀的同齡人。
因此當下年輕人的焦慮,並不是因為不夠自律、不夠努力,而是找錯了參照物。
別再為不自律發愁了
是否努力,是否成功,所有的參照物都應該是自己,甚至要不要自律的決定權,也應該屬於我們自己。
曾經看到一位微博網友這麼說:奮鬥很重要,自我和解也很重要。
在豆瓣的“逆社會時鐘”小組裡,7萬多人正在分享自己的“逆時鐘”生活。
有人30歲從大廠辭職,去農場做藍莓採摘工;
有人29歲研究生畢業,有人29歲才要去讀研;
也有人29歲才在小區一位上小學的小朋友的指導下,學會了騎腳踏車。
所謂的“社會時鐘”就是什麼年齡做什麼事,但每個人的社會時鐘都不會完全一樣,每個人能獲得的“成功”也不會完全一樣。
正如“逆社會時鐘”小組建立者在小組簡介裡寫道:
“有人22歲畢業,但等了5年才找到穩定工作。有人25歲當上了CEO,卻在50歲去世;有人到50歲才當上CEO,然後活到90歲。
身邊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後面,但其實每個人都在自己的時區有自己的步程。
不用嫉妒或羨慕,生命就是等待正確的行動時機。所以,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準時。”
參考資料
豆瓣逆社會時鐘小組
“自律”是本時代最好賣的幻覺
本文創作團隊
作者 | 崇衫
策劃 | 崇衫
編輯 | 崇衫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疑問煩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