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緬邊境往事瀾滄山區裡的富商和尚

一個經商的和尚,一個徵稅的傳教士,一個久遠的彌賽亞傳說,一箇中緬邊界的宗教政權,以及一個延續近百年、富庶強悍的土司家族,然後被一個隱姓埋名十餘年的語言學天才逐一擊破的故事。和尚1782年,乾隆四十七年,雲南大理,雞足山。一個身穿黃袍的和尚正在往南走。沿著瀾滄江及其周邊的銀礦,他在雲南和緬甸的山區傳播自己“改良”過的大乘教。雞足山位於滇西北,因為從高空俯瞰形似雞的一足三爪而得名。除了雞足,這座山更有名之處在於,自南宋後它便是一座佛教名山。藏傳佛教、漢傳佛教在此交匯,大批名僧聚集於此,信徒無數。到乾隆年間,雞足山大乘教已經發展成為跨越雲南、貴州、湖南、四川、江西、江蘇及運河沿線的巨大網路。

中緬邊境往事瀾滄山區裡的富商和尚

雞足山地形圖不斷蔓延的雞足山大乘教讓朝廷感到了威脅。乾隆十一年(1746),雲貴總督破獲雞足山大乘教案,拘捕1500名大乘教和尚,其餘僧侶被迫流亡,從小在雞足山長大的楊德淵就是其中之一。相比於傳統佛教,楊德淵傳播的雞足山大乘教把儒、釋、道“三教合一”,最典型的特點是建立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並以轉世佛王的方式傳承統治。依靠結交上層頭人和救治底層窮人,楊德淵的傳教事業在拉祜族聚集的瀾滄山區飛速發展,拉祜人把他稱為“阿巴姑”(神仙)。勐允土司的一位頭人不僅請楊來傳教,還要求村民必須皈依,否則不許在管轄地居住。由於楊德淵對瀾滄人心理的巨大影響,他被尊為“改心和尚”,瀾滄江西岸的大片地區以上改心、下改心命名。他招收弟子三百多人,其中最著名、被認為繼承了他的衣缽的,是一個漢族移民之子、俗名張輔國的武術教練。他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字:銅金。傳統上,瀾滄山區是拉祜族的聚居區。拉祜族是當地人口最多的民族,此外還有漢族、佤族、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十幾種民族,而絕大多數拉祜族都生活在瀾滄江以西。他們的故鄉在瀾滄江東岸,清朝的壓榨迫使他們舉族西遷。根據《拉祜族簡史》,拉祜族有“重自由,輕遷徙”的民族性格:“在遭到嚴重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情況下,往往舉族大遷徙。”不同於文明程度較高的傣族、白族,歷史上,拉祜族極少建立政權,極頻繁地遷徙移民。他們的民族傳說《牡帕密帕》中這樣唱道:有三條狗尾巴毛那麼多的拉祜從東路遷徙有三碗蘇子籽種那麼多的拉祜從西路遷徙當他們渡過納古夠河之後河水三天三夜渾濁不清直到18世紀,拉祜人都按原始的血緣聚居,沒有官員,也沒有衙門。他們寧可倒退回森林,重新過刀耕火種、採集狩獵的生活,也不願接受政府的統治。耶魯大學政治學和人類學教授詹姆斯·斯科特(James Scott)說,拉祜人是典型的“無政權民族”。但銅金及其傳播的佛教迅速改變了這一點。1790年,楊德淵在瀾滄南柵村修建中心佛寺,楊死後,銅金繼承了南柵佛寺的控制權。他們請來內地能工巧匠建起了有拉祜特點的佛房,在瀾滄、雙江建造中心佛房50多個,村寨佛房500多個。他們把佛教和拉祜族原始信仰相結合,楊德淵被稱作“佛祖帕”,與拉祜族崇拜的天神厄沙齊名。同時,把農耕文化植入佛教中,每年三次的佛教節日,佛王都會傳授農業生產知識。就連教義也本土化,不再是清靜無為、寄託來世,而是在佛祖的領導下抵抗清朝和土司的奴役剝削。1796年,嘉慶登基。威遠一帶發生饑荒,拉祜族起義,反抗清朝暴政。起義軍藉助銅金的宗教影響,利用村寨佛房進行軍事動員。1799年,銅金已成為瀾滄江西岸山區公認的“佛王”。年底,拉祜族再度起義,銅金舉行了佛教盛典儀式,組織起了一支五萬餘人的起義隊伍。此時,在瀾滄江邊,銅金建立的壩卡堡壘控制了瀾滄江渡口和周圍的山谷,由三層木柵和深壕溝圍護,號稱統領千戶居民、上萬人口,壩卡堡壘內有數百間草房圍繞著中心佛房,周圍的五十多個村寨都能聽從其指揮調動。在嘉慶五年(1800)的一次動亂中,銅金和尚從佤山調來了由頭人李小老率領的約六百人的戰士,他們全是銅金、銅登的信徒(馬健雄,2018)。從此,瀾滄和拉祜人在清朝統治者眼裡成為“三反之地,九反之民”,蜂起的起義讓清廷頭痛不已。1800年,因為鎮壓不力,清廷把原雲貴總督撤職查辦,任命書麟為新總督,採取堵、剿、撫並用的鎮壓政策。起義軍首領被殺,部分隊伍轉入山區,銅金及其信徒投降。瀾滄江西岸山區森林茂密,夏季“瘴氣”橫行。據記載:瘴氣乃河上的紅色氣體,漢人粘之即死,當地人卻免疫。所以,清軍獲勝後也無法在當地駐軍,為了繼續平叛、維持穩定,在嘉慶的同意下,書麟向銅金許諾:只要他三年內清除其他起義軍勢力,就正式委任他為地方官。銅金高效且出色地完成了這一任務:他先幫官府捕獲了率領山民和失業礦工到鹽井搶劫的頭人;又解決了蠻糯的危機。身為漢人和宗教領袖,銅金對清廷堵、剿、撫並用的鎮壓手段非常熟悉,因此他一直請求官府允許他還俗,頒發官印、授予官職,雲南地方官員也支援他的這一請求。與此同時,銅金也未停止擴張自己的宗教勢力。1810年,瀾滄江西岸已經形成多個宗教中心,包括蠻糯、壩卡、南柵、邦奈、南興、黃草嶺(需要地圖)等等。在拉祜、傣族等少數民族中,他享有崇高的威望。嘉慶五年三月十九日此等漢僧人數眾多,不獨勐勐為然。其附近之孟連、車裡、六困、勐班等處,遍地皆是,毋論倮黑、擺夷、蒲蠻等類,無不奉為神明,牢不可破。——總督書麟奏摺,嘉慶五年唯一的問題是,銅金統領的大片領地名義上屬於清朝正式冊封的孟連宣撫司,保守的嘉慶並不願意改變既定的邊疆政策。他拒絕了雲南地方官員授予銅金官職的請求,銅金被“徹底招安”的希望落空,書麟利用他瓦解起義軍的計劃也流產,起義又一次風起雲湧。1812年,銅金被清軍“凌遲梟示”。鹽商威遠江,瀾滄江的一條支流,清朝時的威遠州,如今是雲南省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市區內,一座遠超這座城市體量的“威遠江國際大酒店”在夜間燈火輝煌,如同城堡般顯眼。我們抵達的這天正是大雨,一路上山體滑坡的痕跡隨處可見,215國道上不斷出現落石、路面破碎和警告標誌。215國道幾乎是沿著威遠江而建。在艱難漫長的路途上,威遠江如影隨形,寸步不離,山上赤色的泥土被雨水沖刷入江,江水兇猛而混濁。當地人告訴我們,這條江晴天清澈,雨天混濁。

中緬邊境往事瀾滄山區裡的富商和尚

穿城而過的威遠江

中緬邊境往事瀾滄山區裡的富商和尚

中緬邊境往事瀾滄山區裡的富商和尚

赭紅色的威遠江水但威遠江重要的歷史地位並非來源於激烈的江水,而是一種生存必需物資:鹽。在威遠江河谷中分佈著九個鹽井,早至唐朝就開發利用。景谷古稱“勐臥”,在傣語中,勐是地方,臥則是鹽井。一路上我們路過的抱母村、按板鎮、香鹽村——兩百多年前,這些村鎮全都是鹽井,名為案板井、抱母井、恩耕井、茂篾井、香鹽井等等。其中,恩耕井直到1930年還能煎制上乘食鹽,歷時1200多年,有的鹽井直到今天還在運作。當銅金得到總督書麟許諾的三年之約後,他沿著威遠江的河谷走到鹽井,結識了威遠的鹽井稅官,敏銳的他發現了自己崛起的新資本:每年700萬斤的私鹽生意。對於威遠的鹽井,官方每年的定額只有200多萬斤,而威遠的產量能達到900萬斤。多出的鹽如何運輸銷售,成了一門巨大的生意,銅金很快察覺並加入這門生意,成為礦工、鹽商的保護者和中間人。更關鍵的是,拉祜族聚居的瀾滄不產鹽。因此,鹽在拉祜人的生活中意義極其重大。多數鹽都是商人從威遠馱來賣,價格昂貴,堪比白銀。在瀾滄的許多地方,鹽可以作為貨幣流通:火柴盒大小的鹽,中間開一小口,用繩子一串串穿起來,如同銅板。一塊鹽可以換10-12把青菜,農民幫工一天的工錢最多也就買一塊。普通山民要想吃鹽,只能在吃飯時用舌頭舔一舔,或者用線拴起鹽來放在鍋裡快速涮一涮。除了食用,鹽還是冶煉的重要材料。解放後,瀾滄第一屆各族代表會議上代表們就提出:“有的群眾長年累月吃不到鹽,嚴重影響群眾生產生活,要是能在一個適中的地點設立鹽公司,解決群眾的食鹽問題就是最大的恩德了。”威遠江的鹽是如此珍貴,瀾滄江以西的邊境山區,包括上緬甸所需食鹽都來源於威遠江,以至於成為瀾滄江以西各土司在政治上依附明、清王朝的重要原因。缺鹽問題直到新中國建立後,才得以解決,對於200年前的人來說,每年多出的700萬斤鹽有多寶貴,可想而知。從1800年接受招安,到1812年被凌遲示眾,這12年間,銅金所主持的,便是一門牽涉到幾十萬人、關乎平民生存和邊境歸屬的重大生意,它的核心是銀、鹽、糧。根據學者馬健雄的研究,這一交易鏈的運作方式複雜:1、將滷水煮乾熬鹽需要消耗大量柴薪,因此山民在山上砍柴,送到鹽井換鹽;2、山民把鹽背到江外市場或者礦山鹽店出售得錢;3、再拿錢去平地買稻穀。“產糧壩區、威遠江流域的鹽井區和深山中的礦區之間形成了一個物資供應體系。”其中任意一個物資供應的遲滯、中斷,都可能導致整個交易鏈斷裂。銅金和尚與威遠廳的鹽井課長分工合作,成為私鹽運銷的合夥人。鹽井官員向銅金供應鹽,銅金再供應到各銀廠和山區村寨。然而,清緬戰爭的爆發和嘉慶即位打斷了這一交易鏈。嚴苛的嘉慶發現雲南各地因戰爭累積的財政虧空驚人,下令嚴查,清理舊賬。各級官員為了交差,強迫民眾多買鹽,利用鹽稅彌補財政赤字。結果,威遠州原先多出的鹽現在禁止出賣,銀礦礦工和山區民眾無鹽可用。明朝後期,中緬邊界建立起許多銀廠,數十萬人在這些銀礦工作、貿易,他們的生活用鹽全部來源於上述幾個鹽井。到了嘉慶時期,銀礦逐漸枯竭,嘉慶清賬更是導致這數十萬人生計無著,一部分失業者便逐漸聚集在銅金身邊。“三年之約”的後一年,1804年,銅金完全控制了募乃銀廠,原合法的管轄者孟連土司再也收不到募乃廠的銀稅。銅金的統治勢力還在擴張,他管轄人口多達三萬,治下政權如此穩定,以至雲貴總督請求嘉慶皇帝授予銅金更高級別的正式官職。支援銅金則意味著削弱孟連土司,也就是改變傳統的土司制度,保守的嘉慶皇帝指示地方官員,可以給銅金頒發官服、頂戴、官印、銀牌和獎金,也可以讓他改名還俗,但就是不能授職。因此,銅金依然是孟連土司下的一名土官,所徵稅款也必須交由土司上繳。衰弱的孟連宣撫司無力阻止銅金對土司領地的迅速蠶食,雙方矛盾愈演愈烈。嘉慶八年,雲南地方官員試圖調解兩者矛盾,商議在中立方景谷永平鎮談判。銅金看到被冊封朝廷正式官員的機會,欣然應允,從瀾滄江西啟程,準備渡江。時值盛夏季節,瀾滄江洪水爆發,銅金和隨行人員艱難跋涉,離開了地勢高、氣候涼爽的瀾滄,趕到溼熱難耐的瀾滄江岸。高漲的江水和瘴氣使得銅金等待了近一個月,才得以渡江趕赴永平。

中緬邊境往事瀾滄山區裡的富商和尚

銅金當年過河的渡口在永平等候多時的官員對銅金印象很好,他們記錄銅金“言語動作,俱報恭順”。銅金告訴官員,並非是他有意悖逆孟連土司,實在是土司對拉祜人壓榨太甚,拉祜人主動投奔銅金,並推舉他代表拉祜人和孟連交涉。相比銅金的恭順,剛成年的第21代孟連宣撫刀派功屢請不至,讓雲南地方官員大失所望。他們不知道的是,此時刀派功正在奔赴緬甸,以割地為條件企圖借兵鎮壓銅金。涉世未深的刀派洪未能看出對方的詭計,夜裡,“土匪”偷偷潛入刀派功的住處,殺死了他,還竊走由朝廷頒發、象徵宣撫司至高權力的大印。刀派功的密謀慘淡收場,孟連宣撫司的處境更為不利。

中緬邊境往事瀾滄山區裡的富商和尚

永平的遷糯佛寺,已有300多年曆史據此,雲南地方官員上奏,請求嘉慶皇帝冊封銅金官職。然而,嘉慶皇帝一再否決,他堅持認為無論銅金如何竭力為朝廷辦事,始終“只可加賞,不可授職,此人終不可信用,後必為蛇足之患”。在上諭中,他說:“孟連與銅金勢不兩立,將來必有事故。”他天然地站到了孟連的一邊。感到不被信任的銅金,繼續蠶食孟連土司的地盤,至嘉慶十年(1805)前後,瀾滄江以西的山區已是銅金南柵佛房的控制範圍,他建立了一套由他本人即南柵佛王——區域性的五佛爺和佛房——村寨佛房組成的三級佛王體制,被稱為“五佛五經”體系。這一“佛王”政教體系被他的後代繼承並穩定下來,持續到光緒十四年(1888)。銅金死後,起義的火焰並沒有就此熄滅,他的兒子和同門繼承了他的統治權威,抵抗堅持了五代人之久。其中,佔據西盟阿佤山的三佛祖,是新的拉祜“佛王”,他是銅金的同門師侄。三佛祖的影響極其深遠,他的舉措之一是把犁、鋤、刀、斧和牛耕稻作的生產技術引入,同時種植鴉片,極大提升了阿佤山的生產力。1888年,三佛祖逝世。死前,他留下遺言,指示拉祜人:“燃燒蜂蠟蠟燭和香棒,這樣有一天拉祜人可能很快就會從上帝那裡得到啟示。”在拉祜族的傳說中,古代拉祜的先民分為兄妹兩系,因分配獵物發生誤會而分離。妹妹支系往南方走,哥哥支系在後追趕,追到勐緬時妹妹捎來口信:“我們是比底衣梭雅(同胞骨肉),雖然暫時分離了,但將來我們要騎著白馬,馱著經書回來看你們。”後來外國傳教士蒐集的版本更富深意:[W]hen the time is fulfilled, God will search for us and will enter our homes.時機成熟,神就會尋找我們,進入我們的家。There is a sign and when it appears, we will know that God is coming.有一個徵兆,當它出現的時候,我們就會知道神要來了:The sign is that white people on white horses will bring us the Scripture of God.騎在白馬上的白人給我們帶來神的聖經在鎮壓銅金及其追隨者的戰役中戰功卓著的武將被分封土司,其中拉祜族石姓家族功勞尤高。石家三兄弟都被授予職位,成為拉祜族第一代土司,直接行政管理瀾滄。拉祜時代結束。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5540 字。

轉載請註明: 中緬邊境往事瀾滄山區裡的富商和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