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報記者 喬賓娟
“你看,這棵月季開得多漂亮!”7月28日上午,在峰峰礦區寺後坡一帶山體之間新開闢的一大塊兒平臺上,河鋼邯鋼礦業分公司礦山治理組副組長樊亮指著花圃中兩朵鮮豔的紅色月季花興奮地說。
沿著平臺中間兩三米寬的小路走過去,是一個剛剛建好的涼亭。雖是盛夏,站在涼亭裡,卻是清風拂面,特別涼爽。遠眺四周,都是連綿的綠色山體,山腳下新修的柏油路蜿蜒曲折。
“看到我們種的花兒開了,很是欣慰。”樊亮感嘆說,“以前這裡是一個廢棄的灰巖礦,山上溝壑縱橫,山體破爛不堪。慢慢地,這裡變成了垃圾場,好多垃圾車到這裡倒垃圾。”
樊亮家就住在離這兒兩公里處的彥亭村,對過去的情景十分清楚。“那時的空氣可沒有這麼好,一年四季都是灰濛濛的天,百姓都繞著走。”
邯鄲市作為資源型城市,是老工業基地,各類礦山曾一度超過3000個。長時間、高強度的礦山開採,既破壞了周邊人居環境,又造成土地荒廢、渣石佔地和地表塌陷等多種不良後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邯鄲市大力推進礦山關停取締和露天礦山深度治理工作,全力進行生態修復,償還歷史欠賬。自2016年以來已關閉固體礦山240個,修復治理礦山250個,治理面積3萬多畝,累計投入各類資金3.62億元,極大改善了區域生態和礦山地質環境。
整治修復後的峰峰礦區南響堂礦山。 河北日報記者 喬賓娟攝
峰峰礦區一廢棄礦山經修復後成為居民休閒的好去處。 河北日報記者 喬賓娟攝
源頭保護、減量管理。邯鄲市在全省率先實施礦業權減量化管理,對經營管理粗放、生產效益低下、環境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的採石場、小灰窯實施全面停產整治,出讓期滿一律關閉,依法依規堅決關停取締,全市露天礦山數量已由2016年初的118個減至目前的19個。
同時,關治並舉、停綠結合,對無責任主體露天礦山,透過引水上山、客土回填、山體禁採、封山禁牧等措施,開展大規模的山體綠化,增綠護綠用綠多管齊下,既實現山體生態修復目標,又增進周邊百姓的綠色福利、生態福祉。目前,全市已累計財政投入1.42億元,對155個責任主體滅失礦山進行治理,治理面積1.39萬畝。該市還實施95個有責任主體的關停取締露天礦山治理,治理面積1.17萬畝,已全部完成。
邯鄲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主管領導高度重視礦山治理工作,高頻高位持續排程,每月輪流在相關縣(市、區)召開排程會,極大地促進了屬地政府主體責任落實,形成整治整改工作合力。
涉縣強化領導責任實行“五個一”,即“一個治理區域、一名領導成員、一套工作人馬、一個實施方案、一抓到底”,分包領導吃住工地,現場抓、盯著幹,全程負責。
峰峰礦區落實責任全域化,按照分級負責、條塊結合的辦法,實行區委主要領導帶頭分包、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負責、屬地鄉鎮配合抓落實機制,並構建多元化機制匯聚“活綠”動力,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持續推動礦山整治“多腿走路”的資金保障機制。自2017年至今已累計投入2.56億元資金,完成露天礦山治理90處,修復綠化露天礦山面積2萬餘畝。
樊亮告訴記者,河鋼邯鋼礦業分公司位於峰峰礦區境內。礦區實施礦山環境修復治理工程後,該公司積極參與,在礦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專業人員指導下,負責銀保治理區、同順治理區等4個區域的修復治理。目前,這4個區域治理已全部透過有關部門驗收。
“先是清理垃圾及裸露巖面上的危巖和浮石,並進行臺階式治理;削高填低把採礦平臺整治為連貫平臺,然後再在平臺上覆蓋黃土,種植喬木、灌木等,把礦山變成青山。”樊亮指著對面的一個山體告訴記者,“機械上不去山,那些山上的土、樹苗等都是我們工人一筐一筐背上去的!”
“修復過程特別辛苦,但是看到治理後,礦山變成了景區,空氣好了,路好了,百姓遊玩兒的地方多了,特別有成就感!感覺日子也越來越幸福了!”樊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