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看戲去!走!看戲去!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高高的白楊樹上,掛著一串串楊棉豆豆;蘭花豆的胳肢窩裡,開滿了黑白分明的小花蝴蝶;油菜花金燦燦一片,開得晃眼;挖了幾回薺菜,麥苗起身了,開始拔節生長,這時候不能在麥地裡瘋跑了。
小時候的農村,每年春天都會起戲。
戲臺就在我們村西頭,一般有兩三臺,比著唱,唱得好的那臺,旁邊會掛一面優勝紅旗。
頭遍鑼好像在我耳邊敲,二遍鼓簡直就是打在我心上,我拿著小板凳,迫不及待,拽著媽媽的衣襟,催促她趕緊把鍋刷完,帶我去看戲。
說是看戲,其實就是打熱鬧。好多人呀!戲臺前面黑壓壓一片,男女老幼。老人們談論著劇情,婦女們哄著要吃零食的孩子,孩子們則坐不住,到處跑。
我喜歡在戲臺下面玩,對於演員化妝的幕後,我感覺太神秘了,能把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變成粉面桃腮、儀態萬千的仙女姐姐,簡直太神奇了!
小時候的我,並不懂戲,總嫌咿咿呀呀的唱的太慢,令人著急。只有花旦或者青衣出來了,我才看上一會,劇情自然是看不懂的,只是眼氣那“小花妮”長裙水袖,衣袂飄飄;那滿頭的珠翠步搖,熠熠生輝;粉面含春,朱唇輕啟,走起路來,婀娜多姿,飄飄欲仙,太美了!
小生也不錯,那趕考的才子,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儀表堂堂,儒雅風流。
對於兒時的我來說,最討厭的就是黑頭和紅臉,扮相醜陋嚇人,一點美感都沒有,唱腔簡直就是吼叫。估計很多孩子小時候都有被黑臉嚇唬的陰影。
有時,臺上的戲子在一聲緊一聲的伴奏裡,哭的肝腸寸斷,我看到媽媽在臺下抹眼淚,小小的我,竟莫名的生出一絲絲悲傷來,不禁朦朧了雙眼。
媽媽說,有一次看戲,竟然把我弄丟了,嚇得趕緊滿戲園子找,又不敢大聲喊,怕被歹人看出,把我帶走,後來在戲臺下面找到了我,我正圍著一根木樁轉圈圈呢!
最讓人眼饞的要數種類繁多的美食了。
豌豆黃,用豌豆煮熟去皮做的,裡面參了核桃仁、葡萄乾,核桃仁均勻的散落其中,就像一塊琥珀色蜜蠟中的天然瑕疵。吃起來豆香濃郁,軟糯香甜,唇齒留香,真是人間美味!現在這種純手工傳統美食,已經不多見了。前年春天回家,剛好趕上唱戲,媽媽陪著我滿戲園子找豌豆黃,找到了!一下子買了一大塊兒,想著這回可吃個夠,可總感覺沒有記憶中的香甜。
這種高爐燒餅是甜酵子發麵,炭火烤制,上面塗抹蜂蜜,撒上白芝麻,一個高爐燒餅攤,周圍幾十米的空氣都是香的。後來上初中了,我記得兩毛錢一個,一塊錢能買六個。小時候應該更便宜。
南陽也有很多賣燒餅的,大多數都是鐵板燒餅,這種高爐燒餅,很少見。好想吃兒時的燒餅,但只有在回孃家的時候,才能吃到,現在已經漲價到兩元一個了。
水煎包,焦底兒酥脆,包子宣軟,餡香可口,老家的水煎包真的是吃了能讓人懷念一輩子。南陽的同事出差去上蔡,吃了水煎包也是讚不絕口,回來給我一說,我更懷念家鄉的水煎包了。
米花團
調涼粉
炒涼粉
這些美食的記憶已深深刻進我記憶的硬碟,那是童年的味道,更是故鄉的味道。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無法忘懷,更無法將他們格式化,終其一生都在懷念,尋找。我不知道我在尋找什麼?尋找食物本身的香甜?懷念無憂無慮的童年?還是記憶中的故鄉?
人到中年,我已分得清楚,戲曲中的生旦淨末醜;我聽得出曲劇豫劇墜子越調;我也終於明白了大人喜歡看戲的原因,那戲臺上演繹的,就是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那戲臺上唱的就是人間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歲月如飛刀,它刀刀催人老 ,別忘了下次再會!
(文中圖片選自網路,在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