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行遊|劉乾能:泥土的嬗變

由 夏侯依絲 釋出於 休閒

文/劉乾能

在四川滎經,直抵心靈的,是從遠古走到當下的窯池。

火焰,在饅頭窯口的周圍向外噴濺,熱浪一層層撲面而來。窯池十米開外,站滿了緊握手機拍攝的人群。除了“噗噗”的火舌,偌大的窯場,出奇的安靜。

我站在砂器燒製現場,等待泥土到砂器的嬗變。

製作砂器的泥坯,必得是白善泥。在我的老家天全縣,那種粘性十足的泥土被叫做白鱔泥,大概因其色如白鱔而又兼具鱔魚表面的粘稠濃液。其實,不必深究泥土的來歷與名稱,也不必糾纏於泥土從泥到坯經歷的環節,更不必陷入製作大師的構思與手法。

砂器製作,之所以正在成為遊人滎經之行的必選,全在於觀摩砂器出窯時的那種震撼,一種真實而夢幻的震撼。

頭戴加了自制護目鏡的斗笠,光著上身的工匠,將一個長過腳背、類似蓑衣的長袍套在左肩,手握一頭有個彎角的鋼釺,時刻準備伸向窯口,儼然身披盔甲的勇士。

“開窯了!”在一聲並不響亮的叫喊聲中,圓形窯蓋逐漸抬升。瞬間,熾烈的熱浪撲面而來,窯口一片耀眼的光芒。窯蓋移開,窯口噴薄出燦爛的紅,濃豔,純粹,似透非透間,泥坯上綻放出夢幻的瑰麗。

四米多長的鋼鉤,隨著爐工前手上提後手下壓,迅速而準確地挑動一件通紅的泥坯。隨著爐工嫻熟的伸挑轉挪投,二十隻砂器被逐一送進釉窯。一撮箕木屑倒入,地坑蓋即刻合攏。

剎那,火焰從井蓋的縫隙中噴薄而出,空氣立刻被撕出無數條口子。裂帛般的聲響中,杉樹的木香味,煤炭的硫磺味,土坯的泥腥味,帶著熱浪,一下子鑽進鼻孔,有一種特殊的混合味道。

饅頭窯燒製、地坑還原、木屑上釉,作為滎經黑砂器特有的製作技藝,傳承至今已逾兩千年。此刻,眼前的爐工恍若遠古的工匠。久遠的歷史,在那個時刻被壓縮成不足二十米的距離,窒息便不可避免。

一縷陽光,透過窯池廠房的瓦縫,照射在堆放在廠房一隅的砂器上。那些鍋盆甕罐,在一千三百攝氏度的高溫中,完成從坯到器的華麗轉身。明豔的火光中,爐工健碩的胴體上汗珠泛著油光。這影像,模糊了當下與過去、現代與遠古的界限,執著於從坯向器的一次次嬗變。

一種技藝被原汁原味地保留和傳承,與其說是現實的需要,倒不如說是精神的需要。一千多攝氏度的高溫,對現代人來說,可以簡單到摁一下開關、點一下滑鼠甚至發出一個口令,但須得將煤炭投放在饅頭形狀的燒窯中,經歷數小時的燒製,並使這一過程不出現一絲一毫的虛妄,才算得上對傳承的堅守。

在滎經,珙桐從白堊紀走來,石棺從秦漢走來,茶馬古道從隋唐走來。厚重的歷史,帶著溫潤的光芒,從山水間緩緩走來,熨貼著普通人平凡的生活。黑砂器藝術城拙樸的工藝品,嚴道小鎮實用的黑砂器具,古城遺址傳承至今的椒鹽鍋魁……時光將歷史衍化成一個又一個具體而真的物,變成古城的一條溝,一座寺,一張餅,一碗麵。

無論它以什麼樣的方式存在,都將不再是空洞的虛幻,而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且在徐徐前行中,不斷被改進、被創造、被升騰。

【作者簡介】

劉乾能,四川天全人。作品散見於《四川文學》《華西都市報》《法制日報》《四川政協報》等報刊,與人合著散文集《帶露生長》。

【“浣花溪”文學欄目徵稿啟事】

歡迎投來散文(含遊記)、小小說等純文學作品,詩歌因系編輯部自行組稿,不在徵稿範圍內。字數原則上不超過1500字,標題註明“散文”或“遊記”或“小小說”。作品須為原創首發、獨家向“浣花溪”專欄投稿,禁止抄襲、一稿多投,更禁止將已公開發表的作品投過來。作者可以將自我簡介、照片附加在稿件中。郵件中不要用附件,直接將文字發過來即可。部分作品會被華西都市報《寬窄巷》副刊選用。作者資訊包括銀行卡戶名、開戶行及網點準確資訊(不能錯一個字、多一個字、少一個字)、卡號、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投稿信箱:huaxifukan@qq.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