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的俄羅斯:四大城市的現狀與物價,以及主要景點介紹
說到俄羅斯,大部分中國人都會想到海參崴、唐努烏梁海和庫頁島,但除此之外卻少有人能說出更多的資訊,哪怕勉強說那麼點,也不過是喀秋莎、軍事武器,以及莫斯科、克里姆林宮等等城市與地名。
那麼,現實版的俄羅斯是什麼樣的,當地人是怎麼生活,而遊客又該怎麼旅行呢?上一篇文章已經寫過俄羅斯的歷史與莫斯科的現狀,接下來是俄羅斯十大城市中的四座城市,以及中國遊客該怎麼旅行。
聖彼得堡佔地面積1439平方公里,人口約535萬左右,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的涅瓦河畔,是直屬俄聯邦管轄的5個直轄市之一,也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因河道密佈、鐵路縱橫且設有全俄最大的海港,被譽為歐洲最大的“陸、海、空、河”綜合性樞紐重地。
聖彼得堡國際遊客接待量僅次於莫斯科,達到1800萬人次,全球最大博物館冬宮博物館以及二戰期間被斯大林下令炸燬的夏宮,都是聖彼得堡最吸引遊客的世界遺產。
冬宮建於1754年,是沙皇的皇宮之一,但請的設計師卻是義大利人,因此外部建築呈現的俄羅斯風格並不濃厚,葉卡捷琳娜女皇在位時,將世界各地收集來的名作文物全數放在這裡,取法語“隱藏宮殿”之意命名為冬宮。
歷任沙皇的積累使藏品達數千萬件,如以面積與數量為標準,那冬宮毫無疑問是世界四大博物館之首:不僅分東方、遠東、西歐、非洲等藝術館大區,還有古文、詩詞、美術、音樂、寶石、雕像、陶器等等分割槽,照線路走完全程約25公里,如每個展品花一分鐘時間瞭解,則需要不間斷的看一年多。目前票價600盧布,網路預約有折扣,建議提前定好線路以免迷路,最好再帶上一點乾糧(館內消費很高)。
夏宮位於芬蘭灣南岸,天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對面的芬蘭漁船(離赫爾辛基僅400公里),是歷代沙皇最愛的休閒娛樂養生之所。二戰期間曾被德軍佔領並搜刮一空,戰後重建為民俗歷史博物館,參觀亮點是後期原樣修復的噴泉群、150尊黃金雕塑、105尊金銅合金像以及從世界各地蒐羅來的名貴植物花卉等等。
同理,聖彼得堡的物價也相對較高,再加上多數遊客都是歐美高收入群體,使得當地旅遊成本大幅增加,預算有限的遊客還是多選擇小餐廳和街頭小吃為好。
新西伯利亞是座建於1893年的新興城市,當時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準備在西伯利亞鐵路中西段預留一座中轉站,最終定址在西伯利亞西南部的鄂比河邊,結果初具規模後又在內戰中被盡數摧毀,直至二戰爆發、蘇聯將前線工廠遷往此地,戰後又成立科研中心才有現狀,如今市區總面積為502平方公里,人口約160萬。
新西伯利亞是座四季分明的城市,夏季涼爽多雨,微風徐徐花香四溢,但冬季卻令常人無法忍受,經常有-40℃的低溫出現。因此,中國遊客最好選擇在夏季乘坐火車。
在當地的教科書中,漿果被形容成“無所不能”的農產品,頭疼腦熱吃哪種、口乾舌燥吃幾粒,哪個VC更多,哪個糖分更高,幾乎每個學生都如數家珍的頭頭是道。嚮導的妹妹才4歲,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禮物就是巧克力和漿果。
嚮導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他的妻子嫁過來時帶了500萬盧布的現金和一輛俄產車,丈母孃還跟他爹說“條件一般請多多包涵”。
1723年,彼得大帝宣佈在烏拉爾地區建立臨時的鍊鐵基地,為後期與瑞典戰爭打造出數百萬套冷兵器與盔甲,源源不斷的農民響應號召從四面八方湧來充當冶金工人,直接使其成為東西方最大的工業貿易城,史學家們通常稱其為“通往亞洲的視窗”。
第一次去葉卡捷琳堡的時候是世界盃期間,一名中國留學生充當嚮導,他解說了一大堆歷史與輝煌事蹟我都沒記住,就記住了一段話:這裡的農地便宜到你不敢相信。
而大棚基地的長春老闆則告訴我,他的大棚基地(2萬畝)已被列為俄羅斯百強農業基地之一,每年至少種植30種蔬果,想要購買還要提前兩個月預訂。按照留學生的說法,俄羅斯最不值錢的就是土地,而葉卡捷琳堡是俄羅斯土地價格最低的大型城市,2010年開放投資後,外國人在這裡買地都是幾十上百畝的買。前往市區的路上他隨手指著一塊大約10畝的地說:這樣的地,平均一畝不到1萬元人民幣,還是永久的私人產權。
蘇聯在冷戰期間囤積了大量軍武器械,但實際上大部分只造不用,解體後以極低的價格被大量拋售。為免這些過時又能製造衝突的武器流入市場,當地一名富商傾盡所有全力收購,截止2008年共收購有700多輛坦克、裝甲車、雷達車,200多架各式飛機,上萬支槍械、數百萬發子彈,還有少量艦艇、拆除引信彈藥的導彈等等,據說其中的20%藏品加裝引擎後仍能使用。
(限於篇幅,剩下六座城市留待下篇展示,長文不易,希望能得到您的點贊、轉發、收藏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