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模仿塔羅花園搭建了一座橋,讓我們可以俯瞰整個花園,正如妮基的心願——藝術品不是讓人仰視的,你完全可以俯視它們。
在這座花園中,眾多色彩鮮豔、造型誇張的雕塑,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遊人前去參觀。
塔羅花園 來源:網路
這個花園的締造者是20世紀的傳奇藝術人物之一、法籍美國藝術家妮基·聖法勒。
她曾在今日美術館舉辦個展。
美術館中,穿過鏡子一般的通道,就好像走入了妮基的花園奇境。
把鏡子碎片融入雕塑中,是妮基晚年創作中的常見手段,而這是她脆弱的自我保護手段而已。
晚年,她打造的花園對面建起一座核電站,她多次抗議無果,只好在雕塑上佈滿鏡子,表達抗議。而這種自我保護心理,更多源於她早年痛苦的經歷。
穿過鏡子一般的通道可以直通展區
妮基出生於一個有名望的金融家庭中,但父母失和卻讓這個家沒有溫暖,自己也被親生父親侵犯和虐待。小小年紀就經歷這些,讓妮基變得非常叛逆。當她發現可以透過藝術來治癒自己時,就一頭紮了進去。
妮基·聖法勒 來源:豆瓣網
她從未受過正規藝術訓練,但從展覽展出的早期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許多綜合材料作品中,揮灑的點跡象徵著自由,剪刀、玩偶等暗示著危機和苦難。對娛樂和生活的嚮往,與對暴力和混亂的恐懼,一直是她作品裡不可調和的矛盾。
妮基·聖法勒早期作品
她拿起步槍,將顏料袋吊在畫布上,透過射擊讓顏料肆意潑灑,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射擊藝術”。
妮基·聖法勒作品《射飛機》
Niki de Saint Phalle Shooting, 1972, Peter Whitehead 來源:豆瓣網
這些披著婚紗的新娘的臉上和禮服上總是爬著、墜著各種瑣碎之物,讓人完全聯想不到美麗二字。
“娜娜”系列大型雕塑
不過,“娜娜”也不總是這樣天真快樂的。
展覽展出了上世紀70年代晚期,她在“娜娜”系列中創作的一個極端諷刺的分支——吞食的母親。
吞食的母親
雕塑中的母親形象貪婪、陰鬱並充滿慾望。
她也藉此抨擊了將母性奉為神聖的絕對化理念。
熱愛藝術的妮基,不曾想到,藝術也成了她健康的殺手。她在創作中經常用到的聚酯材料導致了嚴重的肺病。
展覽展出了她晚年在美國西海岸生活時創作的雕塑《新人到來》《藍婦人》等,這些作品都以青銅框架做成,人物身上沒有大面積實體,而只有框架,這好像她在掙扎著想讓自己能自由呼吸,擺脫疾病的糾纏。但最終,妮基還是因為肺氣腫於2002年在美國去世。
看了她的作品你有什麼感受呢?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