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新京報訊(記者 張璐)記者昨日從北投集團獲悉,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東館三大文化建築目前已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並全面衝出“地平線”。這裡將有兩條地鐵線路透過。地下商業設施將融合餐飲服務、文化創意、親子娛樂等功能。

提升副中心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三大文化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專案於2019年10月28日開工,目前專案土護降工程正在推進中。專案位於城市綠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閒組團,與行政辦公區隔大運河相望,是城市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規劃格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圖書館正在加快建設,支撐屋頂的鋼柱林立,將為建築撐起一把“銀杏葉”組成的傘蓋。劇院包含歌劇院、音樂廳和戲劇院三個建築,目前已經進入主體施工階段。博物館東館建築結構用上了減震隔震技術,設定了242個抗震支座。

三大建築及共享配套設施專案建成後,將成為集文化體驗、共享交流、演藝演出、展覽展示、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城市活力組團,以及北京市又一代表性的新地標。

北投集團作為三大建築的全過程代建單位和共享配套設施專案的投資建設主體,承擔整體專案的開發建設任務。據北投集團重大專案總監陳宏達介紹,2021年上半年,三大建築將實現專案主體結構封頂,2022年12月底實現工程竣工,並交付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物局布展。

共享配套設施將成國際一流商業共享空間

三大建築共享配套設施總建築規模約30萬平方米,其中包括軌道交通預留工程,約4.9萬平方米,集商業配套、餐飲服務、能源保障、文化創意、親子娛樂、藝術培訓、共享停車於一體。

陳宏達表示,三大建築與共享配套設施採用一體化設計,保證了地上景觀的整體性和連續性。地上地下空間無縫銜接。

M101和M104兩條地鐵線的換乘站將途經城市綠心。此外,這裡還配備了約20萬平方米的商業設施和9.2萬平方米左右的配套停車庫,方便民眾出行和購物,專案建成後,將成為國際一流的商業共享空間。

圖書館

作為外觀最別緻的建築,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將像一枚玉璽印章,印落於城市綠心的畫卷上。

亮點 1

144片“銀杏葉”構成森林傘蓋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又名“森林書苑”,集知識傳播、城市智庫、學習共享等功能於一體,設計理念源於中國傳統文化符號“赤印”,方正、赤色的外形恰似一枚玉璽印章。

圖書館屋頂以銀杏葉片為靈感,144片形狀各異的銀杏葉片裝飾鋁板拼接,構建出宛如森林傘蓋般的結構。森林傘蓋下,144根巨型鋼柱屹立在圖書館四周。圖書館屋頂還將設計線性的水景,與周圍真實水系“串聯”。

記者在現場看到,9根巨型鋼柱已矗立起來。中鐵建工生產經理張立華介紹,目前工人正在加工廠製作“葉片”裝飾鋁板,未來鋼柱和“葉片”將透過類似“腳指頭”的鑄鋼件裝配起來。“第一部分50根鋼柱建好後,我們將集中把50個葉片提升到半空中,安裝在鋼柱上。”

亮點 2

設非遺館等 日接待量可達8000人次

記者從該專案全過程代建單位北投集團獲悉,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定位為現代大型省級公共圖書館,未來將與首都圖書館功能互補,滿足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圖書 館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建築高度22.3米,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割槽,日接待量約為5000至 8000人次。

傳統圖書館採用密集書庫方式存放庫本,書庫佔地面積過大、使用效率不高。為解決這個問題,經專家多次論證,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在地下一層擬採用國際先進的全自動化智慧機械書庫,以資訊處理和物流組織為依託,提升藏書量和檢索效率。庫本書庫設計藏書能力約為650萬冊。

值得一提的是,圖書館二層將設定古籍文獻館和藝術文獻館。其中,古籍文獻館是集古籍典藏、閱覽、展示、修復和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主題館;藝術文獻館設定北京聲音區、聽音區、觀影區、自助體驗區等,打造小型化、多樣化的專業影音鑑賞空間。

亮點 3

“山間樹下”讀書 營造被大自然包圍感

在效果圖上,圖書館的玻璃幕牆高大通透,未來,大量陽光照射進來,可讓讀者恍如被大自然包圍。

打造如此大規模的玻璃幕牆並不容易。張立華說,由於16米高、16釐米厚的大玻璃配置較高,需要2-3個月定製加工週期。由於大玻璃相互之間的夾角不同,80%的大玻璃每塊都具有唯一性和不可替換性。

同時,玻璃幕牆部分高度達到了21米,考慮到21米高的玻璃幕牆難以運輸和製作,施工方把16米高和5米高的玻璃“粘在”一起。大玻璃安裝後,工人在現 場施打結構膠,現場施打及後期養護均需恆溫、恆溼環境。“為了讓視覺效果更加通透,玻璃支架沒有框架和龍骨,專業技術人員對玻璃承重、抗風性等進行了反覆 測驗。”

記者瞭解到,圖書館將森林景觀與圖書閱覽區融為一體,形成極具親和力的公共開放空間。圖書館將打造“山谷門廳”,內部營造高低起伏的“地形”結構,讀者身處於建築物內任何一個角落,都會有山頂山谷交錯的切身感受,享受到“山間樹下”的觀覽體驗。

副中心圖書館預計於2021年上半年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建築計劃於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驗收。

劇院

作為大運河畔的“藝術宮殿”,城市副中心劇院已經進入主體施工階段。新京報記者現場探訪發現,劇院三場館之一的歌劇院主舞臺已經初現雛形,未來,它將和音樂廳、戲劇廳一起,為觀眾帶來一流的演出效果。

亮點 1

“拆幕”外觀寓意好戲開場

城市副中心劇院又名“文化糧倉”,集演藝演出、藝術創作、藝術教育、現場體驗等功能於一體,其設計理念源於通州古糧倉和運送物資的船舶。

效果圖中,劇院的外觀幕牆呈褶皺感。來自北京建工的劇院專案負責人吳良良說,這種“折幕”的設計象徵著演出開幕前,大幕緩緩拉開、好戲登場。“這樣的設計為施工帶來難度,為呈現最好效果,4000多塊拼裝的三稜體每一塊都不一樣。”

劇院專案建築面積約12.53萬平方米,高度為49.5米,包括歌劇院、音樂廳和戲劇院三個表演藝術的“文化容器”,分別設有座位1779個、1516個和1044個。專案對標世界級一流劇院標準進行設計、建設,將滿足各類世界級演出要求。

城市副中心劇院將吸引世界各地的優秀藝術家,促進文化交流並填補演藝市場空白,體現出北京“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戰略定位。作為世界級的文藝演出場所,它不僅服務首都,還可輻射京津冀地區。

亮點 2

輕微撕紙聲可達最遠角落

吳良良介紹,由於歌劇院是橢圓形的建築,建設難度相對較大,觀眾坐席也是弧形的,要穿插運用鋼骨柱、鋼板牆等結構,工藝複雜。不過未來歌劇院將達到最好的聲學效果,舞臺上演員輕輕撕一張紙,坐在最遠的角落的觀眾都能聽得到。

歌劇院、音樂廳和戲劇院也將有獨特的內部裝修風格。“音樂廳呈木色,歌劇廳呈銅色,戲劇呈黑色,其中音樂廳還將設定國內最大的管風琴。”

劇院專案還打造“智慧工地”,利用雲計算等新技術對專案安全、質量、進度、物料等採集資料,幫助技術人員即時掌握工程進度。

在劇院專案智慧工地展廳,“全息投影”展示了3個場館的3D模型。透過BIM模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網架幕牆、屋蓋等一目瞭然。如果存在鋼結構沒有交接或者重疊等現象,工作人員可以直觀快速發現問題,大大節約工期。

吳良良說,工地還設有煙感系統、大氣監測等系統,不僅能對煙霧自動報警,還能對風速、空氣質量進行監測。

首都博物館東館

呈帆船造型的首都博物館東館(下稱博物館)已經破土而出。作為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博物館定位為智慧型綜合博物館。專案內有文物,外臨地鐵的建築如何做 好抗震?記者現場獲悉,建築結構用上了減震隔震技術,設定了242個抗震支座,目前北京只有像大興國際機場等這樣的大型公建採用了這項技術。

亮點 1

帆船造型描繪運河圖景

博物館是鑲嵌在城市森海中的“古韻風帆”,又名“運河之舟”,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於一體,其設計理念源於古運 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以運河為線索,將歷史文化融入建築,南側形似巨帆,高高揚起;北側形如船隻,堅實厚重,描繪出一幅運河圖景。

記者從該專案全過程代建單位北投集團獲悉,博物館建築面積約為9.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35米,日接待量約為6000人次。博物館定位為智慧型綜合博物館,將充分利用北京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向參觀者展現出一個北京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的寶庫。

當然,“運河之舟”的寓意很美,但也給施工帶來不少難度。據北京城建的博物館專案負責人賈成亮介紹,由於建築造型呈弧形,放線、模板、鋼筋加工等也都是有弧度的,而且角度各不相同。鋼結構使用量大,一些帆船桅杆梭形柱長度達到50米,一根柱子到頂。桅杆造型加工難度也不小,不同的鋼結構屋面,沒有一塊是 相同的,每塊鋼板的加工精度都非常高。

設計圖上船帆呈現金黃色,非常漂亮。賈成亮說,博物館內外立面裝飾層採用木質材料,這對防水、防火、防腐、耐久都帶來了挑戰,為此,專案在全國尋找有施工經驗的專業公司及相應的裝飾材料。

亮點 2

恆溫恆溼讓文物更“舒適”

“這裡交通便利,離地鐵出入口非常近。”賈成亮描述了未來觀眾的直觀感受:觀眾從下沉廣場進入市民共享大廳,將被敞亮的序廳吸引,這裡四周都是玻璃、挑高達20米,天花板也都是木結構,設計成漂亮的木帆船樣式。共享大廳是一座一層的單體建築,將作為交流、展覽的場所。

主樓和市民共享大廳透過架空連廊和地下展陳通廊連線。博物館主樓地上有四層,共有5個大展廳,這裡採取錯層設計,雖然沒有標準層增加了施工難度,但建築平面更加豐富,可以適用於多種功能。

為了給觀眾寬敞開闊的感覺,展廳空間高大,很多層達到了7米甚至10米,因此施工難度較大,危險大的模架要請專家論證並實施。所有的樓板結構加了預應力 結構,減輕結構的自重,使其受力合理並降低造價。由於展廳布展珍貴文物,對溫度溼度要求苛刻,展廳不能結露、有水,白天夜晚室內外溫差大,空調還要實現自 動調節,保持恆溫恆溼。

“裡面有文物,外圍有地鐵,為此我們在結構上還採用了減震隔震技術,目前北京只有像大興國際機場等這樣的大型公 建採用了這項技術,全國應用的也不多。”賈成亮說,每根柱子下方都加裝了抗震支座,共有242個,一旦遇上地震,抗震支座自身搖擺,但不會對上層建築造成 大的危害。

新京報記者 張璐 攝影記者 吳寧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126 字。

轉載請註明: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