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效應:決定你上限的是“缺陷”
文 | 包楚婷
木桶法則,也叫“短板效應”。儘管木桶效應已經人盡皆知,但是其提出者——美國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卻不為人所熟知。
彼得的全名叫作勞倫斯·彼得,是“層級組織學”奠基人、教育哲學博士。他學富五車,著作頗豐,不僅創設了一門新的管理科學,還為我們留下了諸多思想文化遺產,其鉅著《彼得原理》專門研究了職業晉升的瓶頸問題,留下了被並稱為三大黃金定律的“彼得定律”。
木桶法則,可以形象地將木桶的短板和人的短板聯絡到一起,其基本內容是:木桶能夠裝多少水不是由最長的那塊板決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塊板決定的。同樣,我們的優點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決定我們最終的高度的往往是我們的短板。
所以,我們不僅要注重發展我們的優勢,也需要彌補自身的短板。往大了說,一個組織的成員往往是良莠不齊的,而能力不突出的那部分人卻往往影響著整個組織的整體水平。所以對組織而言,不僅需要關注優秀的那群人,也要注意帶動那些比較差的人,不能讓他們掉隊太多。當今社會職場中,“末位淘汰制”已經非常常見,與其讓人等待他們一起前進,不如換掉這一部分人,加入新的血液,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從木桶法則中,可以引申出兩個顯而易見的推論:
第一,只有當所有的木板都足夠高時,水桶才能裝更多的水;
第二,只要有一塊木板高度不夠,就會影響整個木桶的裝水量。
可見,不管是對我們個人來說,還是對一個組織而言,短板效應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貶義詞。但是短板效應在日常生活中又是實際存在的,我們就算不願意面對,也無法做到不去應對它。但如果換個思路和角度來看待它,你就會驚喜地發現,短板效應也可以起到改善我們工作的作用。
首先,短板效應能使我們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因為假設不存在短板的情況下,我們都做到了完美的程度,那麼,我們的工作一定是圓滿完成的。如果工作的結果不盡如人意,就說明一定是哪裡出現了問題。
其次,正因為我們找到了工作中的問題和漏洞,我們才可以據此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為接下來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參考,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出現。在一次次探索、覆盤、規避錯誤的迴圈往復中,工作就會越來越順利。
此外,短板效應還可以幫助我們改進工作方法,因為有時候結果不盡如人意並不一定是工作出了錯,而是工作方法不對。我們應該在排除問題之後,再次覆盤工作方法,是否有可以最佳化和提升之處,並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工作的效率就會越來越高,結果也會越來越接近完美,甚至超出預期。
對個人或者組織來說,要怎麼樣才能做到轉變思路呢?在此之前,我想先提出一個思維方法上的建議: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管理者,需要管理自己的每一項日常工作,創造出價值並從中得到提升,使自己成為更完美的人。這和組織的管理者是一樣的,只是後者需要管理更加複雜的人員及其關係,需要調配各種資源來適應和配合所有人的工作,提升整體效率,為整個組織的工作結果負責,同樣也需要讓組織得到成長,成為更完美的組織。
而在面對最常見的短板效應時,應該怎樣處理呢?按照組織管理者的思路,最重要的當然還是要正確看待短板效應。短板並不可怕,它可以讓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更好地激勵我們去做好工作。當然,僅發現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我們及時自查和改進,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補足短板,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
同時,也要注意,短板效應容易讓我們陷入一個誤區:過分地關注於彌補短板,而不注重發揚優勢。“補短”的同時不能忘了“取長”——有時候“取長”甚至比“補短”更為重要,這就是“反木桶原理”。反木桶原理並不是想法和木桶原理完全相反,而是利用了另一種管理思維:木桶最長的那塊板決定了其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個人或組織可以憑藉這一點迅速佔領制高點,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通常創業團隊人員都十分精幹,甚至能身兼數職,企業發展很快,後來人員擴充,各司其職,發展速度反而不如從前了,這是因為“木桶效應”逐漸開始拖後腿,於是人員開始流動,人才市場也開始流動,最終企業和人們在變與不變中尋求平衡、各得其所。
對個人來說也是一樣——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即我們得有自己特別擅長的知識和技能,幫助自己建立獨特的個人優勢。這是我們鮮明的個人特色,也是我們寫在名片上最耀眼的一行字,也是給別人的初印象。缺點,我們當然也有。但是塑造個人形象的時候,沒有人會直接把缺點全部攤牌。這時候,缺點往往扮演的是商業世界和人際交往中的底線角色,只要不觸碰底線,我們看的是整體形象和最後結果,中間的過程大可不必追究。
THE END
大名鼎鼎的“木桶效應”背後的提出者,彼得是美國管理心理學家,這本書主要介紹的是以他本人的名字命名的“彼得原理”,又叫“向上爬”原理,基本含義是,人們總是會被晉升到他並不稱職的位置上。而這一原理的提出,使他無意中又創設出了一門新的科學——層級組織學,而這其中又何另一大定律“帕金森定律”密不可分。瞭解組織和個人,瞭解“向上爬”的原理,這本書不可謂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