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墓:濱涯有幸存忠骨

海瑞墓:濱涯有幸存忠骨

海瑞畫像。(資料圖)

海瑞墓:濱涯有幸存忠骨

海瑞墓石牌坊,“粵東正氣”4個紅色大字熠熠生輝。本報記者張茂攝

海瑞墓:濱涯有幸存忠骨

高空航拍海瑞墓修繕及改擴建專案。本報記者張茂攝

■金滿樓

位於海口市丘海大道39號的海瑞墓園,不僅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是海口乃至整個海南的一張文化名片。海瑞墓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是萬曆皇帝親自點派海瑞的學生兼同鄉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的。悠悠400多年,海瑞墓經歷了無數的歷史風雨,但一直被他的家鄉人很好地保護著。目前,經過幾年改造的海瑞墓園修葺一新,正門石碑坊上的陰刻丹紅大字“粵東正氣”,在海南強烈的陽光裡熠熠生輝。

海瑞死後遺物不足以治喪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青天”,一個是宋朝包拯“包青天”,另一個就是明朝海瑞“海青天”。海瑞,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縣人。他生於明朝正德九年(1514年),早年喪父,由母親謝氏獨力撫養成人。嘉慶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鄉試中舉,後經兩次會試未中而被派為福建南平縣教諭。不久,又先後出任浙江淳安、江西興國知縣。任內,海瑞清丈田畝,均平徭役,平反冤獄,廉潔自恃,深得百姓擁戴。

嘉靖四十五年(1564年),海瑞升任戶部雲南司主事,入朝為官。當時,嘉靖皇帝怠於朝政,寵信方士,妄求長生不死之藥,而朝廷上下,個個裝聾作啞。海瑞到京不久,即犯言直諫,他一面自備棺木,一面上奏《治安疏》,結果被罷官入獄,朝野為之震驚。嘉靖皇帝駕崩後,海瑞官復原職,隨後又出任應天巡撫。在此期間,海瑞力除舊弊,並主持疏通吳淞江與白茆河,但也因為打擊地方豪強而遭到權貴的側目。不久,海瑞即遭奸佞排擠而被罷官回鄉閒居16年之久。

萬曆初年,張居正秉持朝政,他並不喜歡海瑞的峻刻,後者也就無志以申。直到萬曆十二年(1584年)張居正去世後,海瑞才被重新起用,但此時他已經年過七十了。萬曆十五年(1587年)十月,海瑞病故於南京任上,年七十三歲。

事後,因為海瑞無子,南京僉都御史王用汲代為主持喪事。他到海瑞住處一看,只見隨身破竹箱一隻,裡面僅俸銀十餘兩,一條葛巾,數件舊袍,別無所有。所謂“葛幃敝籯,有寒士所不堪者”,此情此景,清官之清,讓王用汲大為震動而抑制不住淚如雨下。

由於海瑞死後別無長物,所遺之物也根本不足以治喪(連棺材都置辦不起),王用汲感動之餘,最後和同僚、同鄉等一起湊錢才把喪事辦好。海公死訊傳出後,南京百姓十分哀痛。出殯當天,南京城內萬人空巷,商者罷市,農者輟耕,都來送“海青天”最後一程。海瑞靈柩從南京由水路運返海南時,據《明史》中記載:“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酹而哭者,百里不絕”。事後,明廷賜祭八壇,贈太子少保,諡號“忠介”。

皇帝欽點許子偉修建海瑞墓

由於海瑞的老家在海南,其靈柩出長江後,又經海路運回原籍。據說,當靈柩經過濱涯村時,抬棺的繩子突然斷裂,人們認為這是死者自己選定的墓地,於是就在這裡給海瑞建起了墓園。當然,這一傳說未必經得起推敲,但這種死後顯靈的故事容易被民眾所接受,所以流傳頗廣,姑妄聽之吧。

事實上,海瑞墓是萬曆皇帝親自點派專人前去修建,而欽點之人不是別人,正是海瑞的學生兼同鄉許子偉。許子偉同為海南瓊山人,年十四而喪父,經歷和海瑞類似。早年,許子偉刻苦求學,孜孜不倦。十五歲那年,海瑞被罷官回籍,許子偉登門拜師,師生二人志趣相投,一時為忘年之交。在海瑞的影響下,許子偉後來先後考中舉人和進士,在京為官。

和民間傳說不同的是,許子偉受命為恩師建墓的任務後,他一路扶靈,跋涉萬里鯨波,最終抵達瓊山縣。在靈柩暫厝於明昌塔期間,許子偉為給老師選擇一個合適的安葬之地而考察了很多地方,最終才選中了瓊山西郊濱涯村。

萬曆十七年(1589年),在許子偉的一手經營下,海瑞墓最終修建完成。從規制上看,海瑞墓是一座典型的明代高階官員墓葬。墓園坐北朝南,正門外立有圓形石柱華表一對,門口立有一塊肅穆的石牌坊,坊額上題刻著“粵東正氣”四個大字。牌坊的後面是筆直的墓道,墓道兩側有石羊、石馬、石獅子、石龜和石翁仲。海瑞墓冢位於墓道的盡頭,外形如鍾,由花崗岩砌出。墓冢南側,立有一塊高約三米的石碑,上書“皇明敕葬資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贈太子少保諡忠介海公之墓”,右題“欽差督造墳塋兼齋諭祭文行人司行人許子偉撰”,左署“萬曆十七年已丑年二月廿二日午時吉旦敬建”。墓碑前面,還安放了五尊香爐燭臺和一張大供桌。

由於海瑞身後沒有子嗣,許子偉便在墓旁搭棚棲身,為恩師守制三年後才返回京城覆命就職。之後,許子偉先後出任兵部左給事中、吏部右給事中、戶部右給事中等職。和海瑞一樣,許子偉也同樣風骨嶙峋,其仕途雖然顛沛不順,但一生正直為官,敢於彈劾權貴,敢於為民請命,即便被貶謫也不改其志。由此,他和丘濬、海瑞三人也被當地稱頌為“一里三賢”。

風雨滄桑重修路

海瑞一生清正廉明,剛直不阿,由此受到後人的極大尊敬和長久懷念。明清以來,濱涯村的村民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在陰曆二月二十日這天對海瑞墓進行集體祭拜。在當地,海瑞墓一直都被很好地保護,稍有破敗,就會加以整修。1927年,在海南商會的倡舉下,軍閥陳濟棠、陳策等也曾捐金重修海瑞墓。

新中國成立以後,海南有關方面對海瑞墓進行了多次整修。1979年後,濱涯村村民自發挑土築墓,將海瑞墓園重新整飾了一番,並一度改名海公祠。1982年,海口市政府按原樣修復了整個海瑞墓園,這也是目前看到的海瑞墓的基本形貌。1996年,海口市政府再次投入重金擴建海瑞墓園。也就在當年,海瑞墓被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由於受到資金、技術條件和墓園發展等方面因素的限制,1996年的海瑞墓擴建仍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海瑞墓的神道石刻長年暴露在外而遭受風雨侵蝕,迫切需要加強保護;海公井、海公祠等也都需要整體重建或修復。再者,最近的一次大規模擴建修繕在1996年,目前也已過去20多年,到了需要修補的時候了。

最近四五年來,海瑞墓園的修繕及改擴建工程一直在進行當中。按新的規劃,園區以海瑞墓為中心向四周擴散為核心區、展示區和服務區:核心區以最初的7畝墓園為主,按明代規制還原原貌並恢復之前拆除的弧型圍牆;墓園北部新建“海瑞公祠”並修復“海公井”等設施,這一區域將成為傳統祭祀和紀念性活動的展示區;墓園東南側的兩層仿古建築將成為海瑞史蹟展覽及清官文化展覽的主要區域,同時也是廉政文化培訓基地。

白牆灰瓦,松柏蒼翠,海瑞墓園目前已修葺一新。重新開門迎客的海瑞墓,會給遊客帶來更多新鮮的體驗。

作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09 字。

轉載請註明: 海瑞墓:濱涯有幸存忠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