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是人類精神境界中所衍生出來的一種精神財富,它既具有通用性、又不拘泥於任何時代。《娛樂至死》是美國媒體文化研究者、批判學家尼爾·波茲曼在1985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他以紙質印刷逐漸被電視統治所取代為題材,講敘了人類的思維模式由理想到膚淺的變化過程,從而批判了大眾娛樂至死的生活狀態。
尼爾·波茲曼的這本著作,不僅在當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於我們現在的社會狀態也有很大的借鑑意義。尼爾所處的社會狀態,是電視逐漸取代印刷業的時代,幾十年後我們所面對的,變成了網際網路逐漸取代電視的時代。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明眼人其實一眼就明白這句話中間的不實成分,但是這句話其實是一個隱喻、一種暗示,書籍能給人帶來無窮的精神力量。古人生活的時代沒有電視、電影,他們很多的業餘時間都花費在讀書上,因此各類詩詞歌賦以古代產量最佳。
對於很多原著黨來說,喜愛的小說作品拍成了影視劇,很多原著黨都會失望,其中的原因也是因為文字所具備的臆想性。當讀者在閱讀時,白紙黑字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自由發揮的意境,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最理想的狀態臆想出來,達到一種文字意淫的境界,但是拍攝成了影視劇就少了這種味道,不是演員的顏值服裝不對,就是環境意境不佳。
同時,大多數質量過硬的書籍,介紹的都是一個系統以內的知識,開頭、過渡、詳解、結尾,一環扣一環。透過閱讀全書,能夠帶給讀者一個系統、強邏輯性的知識體系。
不論是電視化時代,還是網際網路時代,無疑都是以影象碎片化為主。我們自由地選擇任何一個電視臺觀看,也隨意地刷著任意一個小影片,影象化形式的媒介視覺衝擊力較強,因此可以牢牢地抓住人類的眼球。
與此同時,各種簡單、粗暴的影象層出不窮,人們越來越享受沉浸在資訊包圍中的快感,忘記思考、忘記辨別。
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一本書中曾提出,媒介是一種隱喻,同時也是一種認識論,不同的媒介帶來的效果完全不同。
人們無論是看書還是看電視,都是透過一種途徑來獲取資訊認識事物,不同的是,人類看文字的同時傾向於大腦思考,而電視劇之類的無腦享受,背後的本質則是娛樂。
最後,尼爾•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得出,如果人類的文化生活被重新定義為娛樂的週而復始,對於人類來說則是一種無窮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