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過年期間,一條網路影片受到眾人的關注,那就是山東人祭祖,那“浩浩蕩蕩”幾百人在室外為先祖叩首的場面讓人震撼。在中國古代,祭祖是重要的維護統治穩固的方式,也是家族維繫關係的重要專案。五服在中國經典中出現次數很少,但是分量舉足輕重。親屬關係有遠近之分,親屬之間也就慢慢有了“五服”這個概念。最開始的五服指的是“孝服”,一服代表一輩人生命的結束,五服通常是五代的意思。五代過後為何不再是親戚,“五服理論”都代表哪些含義。
何為五服“服”在古代最開始只是一個計量單位,《漢書地理志》記載:“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貢”。意思是大禹治水後根據物產豐富程度劃分了五處不同的地方,方便進行控制每年上供進繳的數量。《國語周語》也說道:“先王之制,邦內甸服,邦外侯服,侯衛賓服,夷蠻要服,戎狄荒服。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先王之訓也。”周王開始國家就被劃分為五個等級,依照距離遠近對不同的性質進行以“服”為單位的劃分。不難看出,五服的概念從幾千年前的周王朝就開始施行。早在古代,統治者就深知關係遠近的利害,距離王城越近越是成為“心腹”,自然“服”的等級就要高一點,所以根據甸、侯、賓、要、荒就能分析出各個地方的重要性。
當然這是“五服”對於國家的概念,這樣可以更好地管控領土而進行劃分。古人對“九”這個數字極為崇拜但並不常用,通常只在王權中以九鼎來穩固統治地位。反而古人最為常用的卻是“五”這個數字。周禮中就可以看出“五”對於禮節的重要性。另外五服對於喪服也有講究,共分為五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這五種喪服相對五種與殯葬者的關係,也被世人漸漸用於隱喻親屬遠近,人死後能夠披麻戴孝的是為五服之內,五服之外甚至沒有戴孝的資格。
其一最近者著斬衰,是父子或者夫妻之間最親近的人,這種喪服所用麻布是最粗糙的,並且不能縫邊,以表對死者的哀傷之情。其二齊衰,和前者最大不同之處就是要縫邊,是為二等親準備的,也是用非常粗的麻布製成的。其三大功,大功的喪服要比前兩者布料輕細一點,是為堂兄堂弟這類表親準備的,包括伯父叔父等等也著大功。其四小功,熟麻布製成,本宗的曾祖、外祖這類相對的遠親服之。其五就是緦麻,外孫、外婿等等都服緦麻,可以理解為沒有什麼血緣關係的親人。
五族九宗本中也用關係圖表明五服關係,以自己為中心,上走父母至高祖,算自己一方五輩,下走長子至玄孫,左右分支堂兄族兄等等,都算五服之內。所以一次說來,“五服理論”並不是沒有道理,五服之外的親戚真就是難以算得上親戚。有些偏遠山區由於人煙稀少,為了防止近親通婚常以此五族九宗本來查閱,如果男女雙方在五服之外的則可以通婚,若是在五服之內說明兩人是近親,就會被禁止通婚。這個方法雖然有些久遠但確實好用,防止了不少近親通婚帶來的傷害。
五服下的親屬關係山東作為中國的“齊魯大地”受周朝宗室文化最深,但祭祖時人雖然多,但都是本家五服之內的親人。可以看出五服理論才是古人的大智慧,在劃分等級的同時還堅持了倫理至上的理念,這也是中華傳統孝道的鋪墊。歷史上分封制的朝代鼎盛時期都是建國後的五服之內,因為五服之內的親屬關係,姓氏分封后心還是相對比較齊的,到了五服之外,分封的諸侯王有些不承認與王室的親屬關係,漸漸王權就會失去控制,甚至更迭。
當下社會能常走動的親屬關係都不算五服之外,五服是一個很神奇的社會學定理,一旦出了五服即使之前的家譜再“枝繁葉茂”,也難逃疏遠的命運,幾輩之後基本就不會走動了,漸漸自然會失去這層親屬關係。這也就是為什麼老人們常說“親不過五服”,雖然這種說法看起來只是老輩人對於親情的感受,但其中卻蘊含著一定的科學依據,五服在古代科學不發達的情況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護作用。在生物學上講,五服是相當明智的,因為父輩系的某個染色體一直在,但是每一代的配偶,都會為下一代帶來不同的基因,幾代下來,各分支間,基因相似的機率就會降得很低。這也就能有效地提高人口質量。
族譜的作用就在於此,族譜從某種方面來說就是五服的具體書面版本,不但非常方便認親還可以防止近親通婚。這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裡面充滿了我們華夏民族的文化底蘊,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重要倫理綱常。如果按幾代人來算的話,五服其中包含九代人,自己為一代,上溯四代,下延四代,則為五服。人們口中的“八輩祖宗”其實也早已過了五服,有四輩“祖宗”已經跟你毫無關係,所以在人口少的地方千萬不要提八輩祖宗,有可能就會說到自己頭上。五服在很多人看來沒那麼必要,甚至認為是中華文化中的糟粕,應該摒棄,有的人則認為這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必須得以傳承。但是現在看來無論是糟粕還是瑰寶,五服理論對中國五千年來人口的延續一直默默發揮著自身的作用。幾千年來,五服從國家的分封祭祀到民間的族譜,隨著時代的發展它的概念也一直在變,在當今社會一夫一妻制度和優生優育的發展下,這些政策取代了曾經的“土辦法”,但五服作為中國的文化傳統之一,即使有一天毫無用處也需要人們記得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