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告別街頭“打游擊”,拱宸橋頭這個糖葫蘆糖畫攤位,背後故事好暖

3月5日,陽光線上,杭州大運河畔遊人如織。

將近中午,家住杭州文瀾社群的譚阿姨,帶著剛剛做好的手工糖葫蘆和糖畫,來到橋西曆史文化街區的天陽·D32商業街區的攤位上,插好自己做的糖葫蘆和糖畫,等待客人光顧。

終於告別街頭“打游擊”,拱宸橋頭這個糖葫蘆糖畫攤位,背後故事好暖

攤位裝飾得古色古香,跟橋西曆史文化街區的風格很協調。攤位上放著一塊印有售價和收錢二維碼的板。

一對情侶路過,女孩想要糖葫蘆。

“多少一串?”小夥子問。

“8塊。”譚阿姨答。

女孩拿了一串,小夥子掃了掃碼,走了。

“有了攤位,免費的,終於可以安心賣了。”譚阿姨開心地跟小時新聞記者說。

免費的?沒錯,譚阿姨的攤位與邊上的都不同,是拱墅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拱宸橋中隊、橋西社群和天陽·D32商場多方溝通後定下來給譚阿姨和老伴的。

終於告別街頭“打游擊”,拱宸橋頭這個糖葫蘆糖畫攤位,背後故事好暖

坐輪椅的老人

想靠手藝貼補家用

此前,譚阿姨和老伴都是城管執法人員的“老熟人”,經常在拱宸橋頭跟城管執法人員“打游擊”。

說起這個,譚阿姨挺無奈。

今年63歲的譚阿姨是湖南人,原本在老家種地。兒女大了後都來了杭州,自從有了孫輩,兩人就從老家過來幫忙帶孩子。

天有不測風雲,65歲的老伴早些年身體出了狀況,下肢不能動彈,平時只能坐著輪椅出門。“家裡花銷靠他們(兒子女兒),他看病也要花錢。”譚阿姨說。老伴不認命,想找點事情做做,貼補家用。

因為老一輩有做糖葫蘆和糖畫的傳統手藝,老人從小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學會了製作糖葫蘆和糖畫的技藝。於是,兩人在家做了糖葫蘆和糖畫,就帶著來到拱宸橋邊兜售。

終於告別街頭“打游擊”,拱宸橋頭這個糖葫蘆糖畫攤位,背後故事好暖

“那一帶遊客很多,生意不錯。”譚阿姨說。起先,他倆並不知道不能在街上隨意賣糖葫蘆,被城管執法人員巡邏時撞見後才知道這是不允許的。

街頭“打游擊”

不是長久之計

根據《無證無照經營查處辦法》第十三條規定“從事無照經營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相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處罰。法律、行政法規對無照經營的處罰沒有明確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拱宸橋中隊執法人員每次撞見老人,都會向老人宣講相關法律法規,勸導老人不要再進行無證經營活動,“但我們經過多次勸導後效果不顯著。”拱宸橋中隊的中隊長盛徽說,“我們發現一次就勸導一次,老人卻說‘旁邊店鋪能賣,我也能賣’,但別人是有證經營的。”

老人說得激動時,面紅耳赤,還伴有抽搐。盛徽見狀,沒有采取強制措施,而是想辦法安撫老人情緒,並想了解一下老人這麼犟的緣由。

這一問,譚阿姨便道出了家裡的境遇,“我們知道了糖葫蘆不允許隨便賣,但是勸不住他,怕他激動了,病又發作……”

終於告別街頭“打游擊”,拱宸橋頭這個糖葫蘆糖畫攤位,背後故事好暖

為了更好地解決此事,盛徽聯絡了文瀾社群,進一步瞭解譚阿姨家的情況。“我們去了他們家,一家五口住在70平方米的房子裡,家中陳設簡單,只有一些生活必備品。”

怎樣才能幫到老人,又不跟法律法規背道而馳?“老人就想在熱熱鬧鬧的拱宸橋頭做生意,我們想那就聯絡下橋西社群,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攤位吧。”盛徽告訴小時新聞記者。

古色古香的攤位

多方幫著終於辦起來了

經過多方溝通協調,橋西社群終於在天陽·D32商業街區為譚阿姨和老伴物色到了一個固定攤位。考慮到家庭原因,這個攤位由商場免費提供。

終於告別街頭“打游擊”,拱宸橋頭這個糖葫蘆糖畫攤位,背後故事好暖

得知這個好訊息後,譚阿姨和老伴都很高興,讓孩子幫忙精心設計裝飾了攤位。不太會說話的老人,還製作了一面感謝錦旗送到了拱宸橋中隊。

老伴身體不太好,這段時間回了老家,擺攤的事就落到了譚阿姨一個人身上。每逢雙休日,她在家做完糖葫蘆和糖畫,就會出來。

“週末出來玩的人應該挺多,所以特意多做了一些糖葫蘆。”譚阿姨跟小時新聞記者說,“做糖畫時間比較長,要花八九個小時哩,糖葫蘆3個小時左右,這些全是我早上做的,所以出門時間就耽誤了點。”

到傍晚,攤位上還有6串糖葫蘆沒賣掉。“我做的糖葫蘆不會放過夜賣,等會兒還賣不掉,我就扔了。時間長了,吃了對身體不好。”

“在這裡,可能賺不了多少錢,但我可以有點事做,心裡就很開心。”譚阿姨笑著說。

譚阿姨說了,糖葫蘆什麼時候賣完,她就什麼時候回家,大家如果去橋西曆史街區玩,可以順便去阿姨的攤位找她聊聊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王柯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75 字。

轉載請註明: 終於告別街頭“打游擊”,拱宸橋頭這個糖葫蘆糖畫攤位,背後故事好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