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Ailuola shikusiyuan

埃洛拉石窟寺院

Cave Temples at Ellora

印度中世紀的石窟和石鑿寺院綜合建築。分屬印度三大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而以印度教為主。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奧蘭加巴德城西北約 25 公里處。埃洛拉石窟群坐東朝西,綿延近兩公里。自南至北 1~12 窟為佛教石窟,開鑿於 7~8 世紀;13~29 窟為印度教石窟,開鑿於 7~9 世紀;30~34窟為耆那教石窟,開鑿於 8~10 世紀,年代最晚,規模最小。佛教諸窟中以僧院式石窟為多,佛殿式石窟較少,除多臂菩薩像及女性雕像反映了當時佛教中的密宗色彩外,並無重大研究價值。因此埃洛拉石窟寺院主要是指其印度教石窟。埃洛拉石窟在中世紀後期逐漸荒廢,但石鑿寺院結構仍基本完整,19 世紀以後逐步修復清理。

印度教石窟中以第 16 窟的蓋拉薩那陀寺最為著名。該寺為供奉印度教主神溼婆的廟宇,開鑿於 8世紀後期,主建者是當地的拉什特拉庫塔王朝的國王克里希那一世(757~783)。據印度教神話,蓋拉薩為溼婆神居住的神山。全部工程首先是鑿空山崖,分離出一塊後部高 30 米,全長 80 米,寬 33 米的巨石以後,再在其上雕鑿出門廳、前殿、主殿、寺塔等各種建築結構,最後在結構表面雕以神像、浮雕和其他裝飾。實際上是在一塊石料上雕鑿出來的寺廟,在世界建築中獨具一格。蓋拉薩那陀寺的主殿按印度教寺院慣例,為方形廳堂,廳堂後部連線寺塔,塔呈方錐形,塔頂為覆缽或寶珠狀。主殿及寺塔部分長 50 米,高 29.5 米,寬 32 米,是全寺建築、雕刻的精華。主殿前有前殿和門廳,前殿兩邊鑿刻一對獨立的巨柱。整個寺廟雕飾豐富,在眾多的雕刻中,最著名的是表現羅波那神搖撼蓋拉薩山和表現溼婆神話故事的浮雕,以及主殿底層外部作為頂託全寺的象群雕刻等,它們在表現動作、情態和印度本土風貌上都極富特色。蓋拉薩那陀寺早期壁畫已無存,現在所見殘跡是 9 世紀以後之作,基本繼承了阿旃陀石窟壁畫的傳統。除蓋拉薩那陀寺外,印度教石窟中的第 14、15、21 和 29 窟雕飾也很精美,其中第 29 窟為簡單的方形單層廳堂,內、外各列石柱和樑架刻有男女神像、浮雕和各種花草圖案,充分顯示了印度教藝術的華麗風格。(崔連仲)

文字來自:來源:《中國大百科全書・考古學・正文・A》

圖片來自:浪人浪語的部落格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72 字。

轉載請註明: 考古學・埃洛拉石窟寺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