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秋|德國 :阿爾卑斯秋天偶遇一場“趕牛下山”儀式

賞秋|德國 :阿爾卑斯秋天偶遇一場“趕牛下山”儀式

阿爾卑斯高山牧場偶遇牛群 攝影/汪磊

歐洲的炎夏終於熬過去了,前幾天,連著下了好幾場雨。俗話說“春雨貴如油”,但是對這個夏天的歐洲來說,這時候的秋雨更像是救命雨一樣,格外金貴。但秋雨一來,再加上幾陣風,溫度就一下子降了下來,早上出門經常凍個哆嗦。讓人又為即將到來的冬天犯愁。前天看個報道,說因為天然氣危機,中國的電熱毯成了歐洲人民抗冬的搶手貨,也不禁啞然。但不得不說,歐洲的秋天是真的來了,雖然這也是一年裡歐洲最美的時候。我的思緒一下子就回到了那年的秋天,阿爾卑斯山上的牛兒這時候也該下山了吧?真希望還有機會去看看吶。

牧民每年五六月份趕牛上山

九十月份再接牛下山

長久以來,產自阿爾卑斯地區的牛奶都是高品質的代表。此前我對這樣的宣傳總是半信半疑,因為下意識地覺得很多奶牛應該都是圈養的,要是真散養在山上,阿爾卑斯地區那麼大,牛兒走遠了上哪找去?後來來了德國,在所在小鎮附近的山坡上也見到不少用網或籬笆圍起來的山坡牧場,但通常來說範圍都不大,所以想當然覺得大概阿爾卑斯山的牛也應該是一樣的操作。直到某年的秋天和故友結伴去國王湖旅行,在山麓上發現牛群真的是散落在遼闊的草場上的,也就是在那次,機緣巧合下在山下的小鎮遇上了趕牛下山的儀式,從此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按照悠久的傳統,阿爾卑斯山周邊的牧民在夏天(通常是五六月的時候)把牛趕上山,等到九十月份的時候在把牛接下山——這麼做也是有深刻的自然因素的。因為阿爾卑斯地區相對比較高的緯度和海拔,使得這裡的冬天相對比較漫長。正常年份來說,11月就會下雪,一直到來年的三四月才會進入春天。因此山谷間寶貴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需要用來種植農作物,而有限的牧場也通常會用作過冬飼料的儲備地。因此,主要位於林木線以上的阿爾卑斯山夏季牧場對於阿爾卑斯山的畜牧業就有了格外重要的意義。這樣的傳統,自新石器時代起就已經形成了。

每年夏天的時候,牧民們會將牛群趕到山上的牧場,但牛群並不一定整個夏季都停留在一個地方,而是隨著季節向更高的草場遷移。等牛群在最高的草場將草吃完的時候,之前它們吃過的牧場已經又長了新草,牛群就會慢慢邊吃草邊下山,直到九十月的時候被趕回山下的村莊。

牛群散養不丟的文化符號

阿爾卑斯山上的牛鈴

山上散養的牛之所以不丟,是因為牛群並不是完全散養的。牧民們在高山牧場都會搭建木棚,牛群白天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吃草,晚上則需要回到牛棚。因為牧民們會在晚上和清晨各擠一次牛奶,如此迴圈往復。而白天的時候,牧民通常會在牛群裡最強壯的母牛的脖子上掛上一個牛鈴,這樣,即便牛群走遠了,牧民們也會循著聲音確定大致的方位。說起牛鈴,這絕對可以算是阿爾卑斯地區獨特的文化符號之一了。

牛鈴的直徑從5釐米到32釐米,重量從幾百克到10公斤不等。如果加上純皮鈴帶,最重的牛鈴可達十四五公斤。傳統制作工藝是,工匠們先將鐵皮燒紅後用手工進行打製,然後將接縫焊起來即可。牛鈴聲音的高低取決於鈴鐺下沿的寬窄,若下沿寬,鈴聲較渾厚,下沿窄則較清脆,由於各家的手法不同,鐵皮薄厚也有差異,因而“聽音辨牛”就有了技術基礎。通常,工匠們會在牛鈴上雕刻各種圖案,寬大的牛鈴帶上也裝飾有圖案。所以大多數牛鈴早已成了阿爾卑斯地區的特色禮品,受到各國遊客的喜愛。傳統上,最頂級的牛鈴產自奧地利,是用一種被稱作火沁燒銅的工藝製作的,該技法作為獨門秘籍,都是世代相傳,絕不外傳。用這種方法制作的牛鈴三個一組,甚至能產生美妙的和聲,過耳不忘。通常,也只有牛群的頭牛才有資格佩戴。

賞秋|德國 :阿爾卑斯秋天偶遇一場“趕牛下山”儀式

攝影/汪磊

舉行儀式時頭牛會被裝飾一新

如今已成為吸引遊客的活動

到了每年將奶牛趕下山的時節,牧人們會將奶牛中的頭牛(通常也是夏季產奶最多的牛)裝飾一新,頭戴高聳的頭飾或花環。牧人們也會身著傳統服飾,在牛鈴聲中慢悠悠地把牛趕下山。村民們會在村口吹響阿爾卑斯長號,或用其他特色樂器演奏歡快的曲目,熱烈歡迎他們回家。

牛兒們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前來圍觀的遊客也充滿了好奇,經常會走兩步就停下來觀望一番,牧人也不會刻意催促,對看新奇的遊客來說,這反而更是拍照的好機會。總之大家都會很有耐心地等著,這一過程看著極其的解壓。

通常,在村中心的廣場上,村民們還會搭建各種小吃攤和遊藝設施,有時候還會舉辦一些有意思的比賽專案:比如比賽牛鈴的音質。參賽者會用一根木棍挑起兩個牛鈴,像挑著扁擔一樣來回晃動,根據鈴聲的音質評獎。

趕牛下山,這項本為常規操作的活動卻能演化成阿爾卑斯山地區秋季的傳統節日,吸引眾多遊人遠道而來。

文/汪磊(現居德國)

編輯/王靜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36 字。

轉載請註明: 賞秋|德國 :阿爾卑斯秋天偶遇一場“趕牛下山”儀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