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會 健康 | 陽光“有毒”

時令一過端午,盛夏的氣息就撲面而至。天上的太陽,一下子就開足馬力,盡情炙烤大地。望著窗外明晃晃的陽光,我有時會條件反射般地感到一股灼熱,這或許就是曬傷的印記吧。

七夕會 健康 | 陽光“有毒”

幾年前到祖國的寶島訪學,期間曾到墾丁遊玩。我們租了一輛機車,歡快地騎行在海岸線上,沿途的大洋風光美不勝收,直讓人大呼過癮。然而,我忽視了一個很基本的問題——防曬。墾丁地屬熱帶氣候,三面環海,陽光異常強烈。遊玩過程中,我自恃不怕曬黑,因而沒有采取防曬措施,還美其名曰要把皮膚曬成古銅色。一整天下來,以T恤袖口為界,手臂就變得黑白分明瞭。到了第二天早上,裸露在外的皮膚開始變得通紅,還伴有火辣辣的灼燒感——原來是曬傷了。由於身體抱恙,匆匆結束了那趟旅程,玩得也不盡興。回到住處,又是塗蘆薈膠,又是吃消炎藥,折騰了好些日子,皮膚的疼痛感才得以消除。至於膚色完全恢復正常,那是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從此之後,我就對炎炎烈日多了幾分敬畏,該防曬的時候一點也不敢偷工減料。這段經歷讓我深深地記住了:陽光有毒,且曬且小心——陽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會導致其釋放組胺、激肽等炎症介質,進而灼傷皮膚。

世人對於陽光的感受,大抵是親切的。陽光,驅散陰霾,帶來光明。尤其是在嚴寒季節裡,“冉冉晨霧重,暉暉冬日微”,自帶幾許撫慰人心的力量。但凡事過猶不及,太過強烈的陽光卻會帶來“切膚之痛”。詩聖杜甫也不由感嘆:“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人們看待事物常常帶有偏見,只見一面,難以完整認識。陽光如此,其他事物亦然。譬如提起颱風,大家的第一感受往往深惡痛絕,祈禱各地“結界”發威,把它推得遠遠的。但颱風也並非一無是處,在熱浪滾滾的夏日,颱風也會帶來豐沛的降水,緩解酷暑的侵襲。事物皆有利弊兩面,端看人們如何認知與取捨。常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不也是這種辯證法的生動運用嗎?記得我當年考研,由於跨地區、跨學校、跨專業,入學成績非常糟糕,但這反而激發了我的鬥志,並最終成功逆襲。這段經歷於我而言彌足珍貴。閩南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不也是在一個個逆境中,積蓄起不斷拼搏的力量,從而到達成功的彼岸嗎?

事無絕對,關鍵還在於如何趨利避害,把握其中的分寸與尺度。平素裡溫暖的陽光可能變成帶毒的烈日,嬌豔的鮮花也可能自帶扎人的毒刺。在感受美好的同時,可別忘了潛藏的危機。只有把握好“度”,才能更好地享受陽光、享受生活。(葉小杰)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71 字。

轉載請註明: 七夕會 健康 | 陽光“有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