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制服和註冊分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執行。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水墨長城”系列制服裝備首次發放,而“霞光紅”首次裝扮延慶賽區工作人員,由此延慶正式步入北京冬奧會節奏。
“水墨長城”邁出第一步
延慶制服和註冊分中心是負責延慶賽區工作人員、志願者、技術官員制服發放以及註冊證件的制發、啟用、問題處理等工作的非競賽場館,是延慶賽區首個正式執行的冬奧場館。
場館執行團隊從9月3日開始進駐八達嶺國際會展中心場館辦公,12月1日進行搜爆鎖閉,是北京冬奧會第一個鎖閉執行的場館。經過前幾天場館內部的證件製作、發放和制服裝備發放的流程演練測試,從今天開始延慶制服和註冊分中心正式對外開放執行。
今天上午10時整,上個月剛剛結束雪橇世界盃測試賽的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執行團隊的工作人員來到延慶制服和註冊分中心,經過測溫掃碼、安檢、身份驗證等環節,在志願者的介紹引領下,分別來到註冊中心辦理領取註冊證件,並進行現場啟用。隨後,他們來到制服發放中心,憑藉身份註冊卡經過登記、現場試穿,在不同的領取臺領到一套輕便保暖、美觀舒適的制服裝備,著名的“水墨長城”盡顯在他們身上。
整個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舉行期間,延慶制服和註冊分中心預計將為延慶賽區2個競賽場館、4個非競賽場館發放身份註冊卡約2萬張,領取制服人數4000餘人,發放各類制服裝備約7.12萬件。
“霞光紅”繪出流動風景
冬奧制服裝備供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工作人員、技術官員及志願者穿著使用,包含服裝、鞋品、配件三類。冬奧制服裝備的外觀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冬奧會核心圖形的雪山圖景。
作為制服設計師,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賀陽表示,制服將中國傳統山水畫與冬奧會核心圖形“賽區山形”完美融合,在體現中國文化特徵與內涵基礎上加入科技創新,使其兼具輕便保暖等功能。藍色制服主要服務於志願者,紅色制服服務於技術官員和工作人員,只是色彩細節不同。
這一次首先發放的是工作人員制服,因此“霞光紅”非常搶眼。賀陽介紹,“霞光紅”取自北京冬季初升的太陽與霞光,是溫暖與希望的象徵,與黑白灰相配,有冬季白雪冰封中點綴柿紅色的美好吉祥寓意,展現了工作人員的實幹和熱情。而且,黑與紅也曾是中國古代祭祀天地的服裝色彩,是最高等級的禮儀色彩,表達出中國作為衣冠大國所具有的禮儀與文明。
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賀陽也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制服設計師,2008年盛夏,承載靈動祥雲圖案、搭配清爽色調的夏奧制服,成為許多國人關於奧運的永恆記憶。從夏奧到冬奧,奧運制服既要一脈相承,冬奧制服上衣的灰色水墨意象,源自於冬奧色彩中的長城灰,而長城灰正是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色彩延展而來,連線了北京夏奧與冬奧,體現雙奧之城的風采。這一次“水墨長城”必將成為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場的流動風景線。
透過科學的材料選擇和穿搭,北京冬奧會制服達到了既防風保暖又透氣透溼、輕便舒適的需求平衡。制服填充絮料選擇擁有國內專利技術的多層結構新型保暖絮片,並根據冬奧的使用環境進行針對性改良,滿足寒冷環境的保暖需求。
冬奧會的感覺瞬間迸發
“你還別說,感覺就是不一樣,有一種冬奧會的感覺,一瞬間就迸發了出來。”剛穿上最新制服的工作人員發出如此感慨。
之前所有的測試賽、訓練周、測試活動等等,工作人員們都沒有這種感覺,只有今天穿上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制服,才讓自己真的進入到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節奏了,而延慶賽區走在了前列。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場館主任林晉文是第一位領取制服裝備的工作人員,他說:“穿上這套裝備,非常激動,冬奧會一步步臨近。我覺得衣服很輕便,很保暖,設計很新穎,也很醒目。”
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體育競賽執行協調員王超說:“試衣的時候就比較合身,符合人性化設計。我感覺非常驕傲,北京冬奧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迎接北京冬奧會。拿到這套制服裝備,感覺北京冬奧會真的來了,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愛,我們準備好了。”
現場據負責人介紹,延慶制服和註冊分中心有近4000餘人次的制服發放任務,延慶制服和註冊中心秉承首站式服務理念,在確保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設計製作了制服裝備領取清單、測量參考示意圖等。這些細節工作的設計初衷,一方面是為了提升領取人的體驗感,另一方面也是儘可能地為志願者們減輕工作負擔。
按照奧運賽事慣例,延慶制服和註冊中心編纂了制服穿著與護理手冊,上面詳細地介紹了制服品類、穿著規範、穿著時間和注意事項,按照這些制服政策規範穿著制服也是冬奧和冬殘奧參與者們的一份重要義務。延慶制服和註冊中心執行團隊制服發放經理王逸行說:“我對我們流線設計、物流排程、制服發放安排都非常有信心,這也是第一天,整個團隊狀態都非常好,而且我非常期待冬奧會賽場上看到我們的制服。在我們發放制服的場館執行的第一天,我看到這麼多為北京冬奧會服務的人員來領取制服裝備,我能感受到他們喜悅的心情,感覺冬奧會近在眼前。相信在不久的賽時,當數以萬計的志願者、工作人員、技術官員身著統一的制服步入奧運賽場,將是冬奧賽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孔寧 劉平
編輯 王瓊
流程編輯 劉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