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藏之行(十一),阿陸摩梭人古村裡見聞
這個社會是浮躁的,我們不僅要克服內心的浮躁,更要不停地修正浮躁的社會對我們內心的影響,以及一個變得浮躁人的心!活著,改變世界的美很難,如能發現世界的美也不錯。人總在不停地追問著生命的意義,生命就生命,實則毫無意義,也正因如此,人才可以選擇自由的活法,卻不是有意義的活著。好比旅行,已經成了大多數人的對現實生活叛逃的出路,然而並沒有因為旅行而改變什麼。我喜歡旅行,喜歡沒有目的的旅行,就像去閱讀一本厚重的末知世界故事書,故事裡的人和事和末知的知識,讓眼裡的世界變得多彩、更加飽滿,不斷修正著判斷是非對錯的尺度。世界變化太快,充滿著太多的變數,也許在一夜之間傾覆。我記錄著,真實地展現著,因為不知什麼時候是否還能再見,或者是再也不見!
摩梭人,一個很奇特的部落,只所以稱之為“摩梭人”而不是“摩梭族”,因為它是一個未被識別民族,在56個民族中並未有其民族族別身份。但是作為“東方母系氏族的最後一朵紅玫瑰”,在當今高文明的時代,仍保留著“男不娶女不嫁”,最古老的母系氏族體制和走婚習俗,無不讓人讚歎。雖然是母權制體系,但如今的摩梭人也存在與伴侶以正式婚禮結合的事實,只是與父系社會的一夫一妻(摩梭人稱為“一妻一夫”)關係有所不同,基本為招婿入贅,少有女方外嫁。
生活在瀘沽湖畔的摩梭人口並不多約萬餘人,主要集中在永寧壩子,阿陸摩梭人古村落是其中的一個代表。追究其源,不得提及一下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族群一直不停的在對外輸出和擴散著血緣,那就是古羌人!而瀘沽湖畔的摩梭人應是古羌人的後代,先祖為自鹽源南遷至瀘沽湖畔周邊居住的古羌人;再有一部分屬元代蒙古軍南征時候留下居住在雲南四川邊界一帶的蒙古人。後來雲南部分摩梭人被歸為納西族的支系是因為木府的興盛導致與周邊勢力融合所致。目前,在金沙江東部的雲南省寧蒗縣以及四川鹽源、木裡等縣的摩梭人約五萬餘人,有著自己的語言,但沒有文字,部落文化傳承在一代一代的“口頭傳承、口誦經”的基礎上編譯成漢文對照摩梭母語發音來記錄,實屬不易。
在母權體制下,沒有什麼比祖母更權威的,摩梭民居院落中(俗稱“木楞房”)的核心建築,祖母屋也成了傳統摩梭文化最為集中的體現。祖母屋——泛指現在的客廳,是接待朋友客人、議事、炊事、祭祀,祖母的起居室,是家庭活動的中心。屋後設夾壁用於儲存食物,屋右邊為家庭主婦的起居室,屋內上火鋪和下火鋪,上火鋪及下火鋪都設有神臺,火塘爐火不能熄滅,寓意生生不息。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分左柱、右柱,左柱為男柱,右柱為女柱。摩稜人在砍這兩棵柱子時必須用一棵樹,頂上一節為左柱,根底一節為右柱,寓意像一棵樹缺一不可家庭團結,茁壯成長。在舉行成丁禮時,在左柱旁舉行。
阿陸摩梭人古村落裡的木楞房建築結構一般為四合院形式或三坊一照壁,配上柴房、圍牆,就形成一個獨立的院落。院內分經堂、正房(祖母屋)、樓房(上層為花房、下層做雜物間和音廄)。正房一般為坐北勇南或坐西朝東,與樓房相時。上方為經堂,下方為毫廄,中間是院壩;樓房的二層分隔成若干介小單間,作為成年女子的臥室稱之為花養,樓下為雜物間。因房的四圍牆壁都是用兩丈多長的樹幹砍成方形後模排壘成,故稱“木楞房”。
世代摩梭人生活的地方在地理位置都是極度的封閉、貧寒的,一直以來,對外交往、變流非常的困難,所以馬幫在摩梭人生活中扮演了極度重要的角色,它的作用是物資交換、傳遞資訊、改善摩梭人生活等,摩梭男人們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經濟中擔負重要的角色,地理的閉塞,讓馬幫在部族生活中獲得極大的聲望和作用!馬幫最為突出的特徵就是他們的冒險精神!只要走上了馬幫路,就等於立了軍令狀,是死是活,是找錢發財還是血本無歸,全靠馬幫自己的運氣和能耐了。
在過去,眾所公認,能幹馬幫的都是些勇敢的人,是些意志堅定、能力高超的人。對要生存、要發展的馬幫來說,冒險並不僅僅是拿生命財產作孤注一擲,而是需要非凡的膽識、堅韌的毅力、勇敢的氣魄和卓越的智慧等等一系列美德。茶馬古道上的馬幫們身上正好體現了這些東西。俗話說:“行船走馬三分命”。而摩梭的女人則世代以種地、織布為生。農閒時,婦女們會在自家的屋簷下編織各類物件,她們被親切地稱為“摩梭織女”,相對於母系家庭,摩梭紡織是重要的勞動分配和收入來源;相對於走婚習俗,摩梭紡織彰顯了摩梭女性的獨立自主。隨著時代的前進,摩梭人這個族群面臨著種種困惑,但“ 勞動創造人類”摩梭紡織作為摩梭女性的一項重要勞動,更顯意義重大。
摩梭人幾乎全民信教,他們既信奉自己的原始宗教(達巴教)同時也信奉喇嘛教。達巴教因巫師達巴而得名,與麗江納西族的東巴教有密切聯絡,不過達巴教的發展比東巴教緩慢,其形態亦比東巴教原始,基本上保持著原始部落宗教的特徵,沒有系統的教義和經書,也無宗教組織和寺廟。生活在左所瀘沽湖地區的摩梭人基本信奉黑教也就是苯教,並在阿陸村建有雍中苯教寺院。
成人禮是摩梭人一項非常重要的禮式,摩梭人於13歲就視為成年,女性行穿裙禮,男性行穿褲禮。未行成人禮的兒童一律以麻布長衫遮身,成年後男女衣飾就有所不同。男女在13歲以前穿長衫、繫腰帶,13歲行成丁花後,男女皆穿金邊大襟衣,鈕釦喜用銀幣和彩珠,鈕釦在右邊,頸項中心有領釦,右肩胛骨旁有一副,右腋下有兩副,每副兩顆。女性的金邊衣內,還穿領和袖口為黃色或綠色的綢緞內衣。下穿百褶裙,裙布至少二丈四,多達三丈多,裙長至踝用各種綵線繡上花邊。
另,摩梭婦女還講究首飾,頭上加以犛牛尾做的假辮,尾上配有一大束彩絲線,以青黑為主,辮長4-5尺,挽成盤髻,配以彩珠串,彩絲束尾垂在左耳鬢,戴耳環,手鐲,腰繫紅花色帶,戴戒指,胸前配銀鏈,耳環戒指以銀質為多,手鐲有銀有玉;男子頭戴寬邊呢氈帽,上穿金邊大襟衣,繫腰帶,配腰刀,下穿寬腳褲,長統皮靴,褲腳折放在靴筒內,紮上彩絲帶。這與祖先是遊牧民族有關係,是古代牧民的遺風,與藏族來往多了以後,摩梭男子的服裝也就與藏族相似,有的也穿衝巴(即藏服)。成年後即有資格走婚,但一般在16歲後才開始走婚,不少摩梭女男更推遲至20歲後才首次走婚。
史上元時南征時,為有效控制與發展征服地區文化與經濟,元時在瀘沽湖地區立左所喇氏土司,土司轄下設“匠戶" 。匠戶的來源有二,一是蒙古在長期征伐過程中虜獲來的工匠以及被抑逼充當工匠的俘虜,另是從民間簽發來的手工工匠和並非工匠的普通百姓。主要製作兵器、馬幫器具、採鹽曬鹽、硝制羊毛氈服飾、種麻採麻織麻製作民族服飾......也有專門製作首飾的。從民國初時開始,隨著外來文明的進入,左所喇氏土司特別的邀請了大理白族銀器製作世家進入了自己的轄地,從那以後,摩梭民族服飾增加了一個不可或缺的內容一銀飾。無論是摩梭人在成丁禮時(女孩會被贈予銀手鐲一對,男孩會被贈予以銀製鞘的小刀一柄),還是神秘的走婚習俗裡,銀飾成為摩梭人最通行也是最有分量的“互贈禮品”。如今,摩梭傳統匠人手工銀器製品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品,極具收藏價值。
1943年,瀘沽湖地區還處於半原始的狀態,飽受文牘之苦的鹽源縣左所末代士司喇寶臣一方面為了與外界交流方便,另一方面希望把當時任西康省省長的劉文輝作為自己的靠山,他就請劉文輝幫忙物色一個知書達理的女子作為自己的妻子,在當時的雅安學校經過選拔,肖淑明如出 水芙蓉一般,脫穎而出。遠嫁瀘沽湖,在土司衙門裡當上“掌印夫人”。那年,肖淑明才16歲。可她年少志高,作為當時的“和親大使”,肖淑明執掌著摩梭土司的大印,管理著摩梭內部的事務,參與著摩梭部族的征戰。此外她還把自己從成都、雅安帶來的50本小學課本和一臺腳踏風琴運用起來,在當地發展教育,被當地人稱為之“當代王昭君”。
1950年,瀘沽湖地區和平解放,六年後宣佈廢除土司制度,解放後,肖淑明的丈夫喇寶臣當了縣政協副主席。西昌地區民族常務委員會副主任,1958年,喇寶臣調任四川省民族常務委 員會參事,直到1978年去世。但肖淑明就沒這麼幸運了,1959年,她被劃為“剝削階級”而被捕,開始了長達10年的牢獄生活。1987年,肖淑明被摘掉了“剝削階級”的帽子,恢復了名譽。雖然歷經幾十年的光陰洗禮,從漢區走到邊疆從淑女到王妃,從王妃到囚犯,從輝煌走向沒落,從少女走向中年,從中年走向老年。肖淑明歷經了榮華富貴、艱難坎坷、平淡安靜、充滿傳奇色彩的多彩人生。但是,肖淑明卻對瀘沽湖的山山水水充滿了深深的眷念。於是,她留在了瀘沽湖,分到了一塊土地,學習耕種,供養四個兒女讀書,成為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她曾感嘆:“人如三節草,不知哪節好。”一代傳奇,歸於平淡,也許這才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