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農多吉和他的珠峰牛頭旅館

由 亓官天亦 釋出於 休閒

家住西藏自治區定日縣扎西宗鄉巴松村、今年57歲的藏族老農多吉“很牛”,早在35年前,他就跟著英國登山愛好者進入珠峰大本營,當起背夫兼嚮導,背運物資爬到珠峰海拔6800米的地方。

多吉說:“當時整個扎西宗沒有一家旅館,我就把他們帶到家裡,他們睡在床上,我們一家打地鋪。”

從定日縣到珠峰大本營有100多公里的路程。進入珠峰自然保護區,翻越加烏拉山口,會看到一片平坦的河谷地帶。5月的農田裡,青稞吐著嫩芽,成群的犛牛和綿羊在草地上覓食,悅耳的牛鈴聲舒緩傳來,珠峰冰川融化的雪水緩緩流淌在雜嘎河中,幾十棟藏式民居錯落在河灘上。“世外桃源”巴松村靜謐而神秘。

巴松村是距離珠峰大本營最近的村莊之一,在去往珠峰的必經之路上,是登山愛好者和遊客們歇腳、仰望珠峰最好的驛站。巴松村有54戶、299名村民,他們世代“抬頭看珠峰、低頭忙農活”,過著平淡而忙碌的生活,也一直在與貧窮較量。

從接待英國登山愛好者開始,多吉的第一個家庭旅館在混亂不堪的自家客廳里正式營業。他說:“當時遊覽珠峰的大部分是外國遊客,他們最鍾愛我家的犛牛肉,為了體現藏家特色,旅館取名為‘牛頭’。”

“隨著徒步探險和登山愛好者不斷增多,多餘的幾間房子都騰出來做客房了。”多吉回憶說,“牛頭旅館”開始了第二次升級改造,一家人和旅客共吃共住的局面不斷改變,各自有了自由的空間。

“後來,‘牛頭旅館’成為整個扎西宗第一個有電的旅館。”多吉有點驕傲地說。隨著到珠峰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多吉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裝修改造,增加了20個床位,還專門建了一間廚房。實現發動機供電,解決了用電問題。

這是“牛頭旅館”第三次升級改造,也是最重要的升級改造,旅館被當地有關部門評為“銅星家庭旅館”。

多吉的成功帶動了村民,巴松村的家庭旅館紛紛興起。

5年前,多吉對旅館進行了第四次升級改造。這次,“牛頭旅館”增加了面積,有40個床位,添加了液晶電視和熱水供應,同時在當地通訊部門支援下,實現了無線網路覆蓋。

巴松村這個偏僻的山谷小村莊現有14家家庭旅館,旅遊探險服務成為村民們收入的主要來源。

如今,“牛頭旅館”的茶几上貼著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二維碼,門口還有“三農金融服務點”標牌。“現在到這裡旅遊住宿,拿個手機或者刷卡就行了,我沒想到這裡的服務這麼方便。”來自上海的登山愛好者吳女士說。

每年5月至10月是珠峰景區的旅遊旺季,多吉的“牛頭旅館”1個月能接待三四百名遊客,年收入超過60萬元,旅館被認定升級為“銀星家庭旅館”。

靠著旅館的收入,多吉不僅將3個孩子養育大,全家還過上了小康生活。

距離老“牛頭旅館”不到100米的地方,一幢嶄新的三層小樓即將封頂。這是多吉投資500萬元建設的新“牛頭旅館”。新旅館仍舊是典型藏式風格,但使用了鋼筋水泥框架結構,全部是標準客房,設有獨立的盥洗室。

這是多吉對“牛頭旅館”的第五次升級改造。多吉的兒子、今年27歲的次仁甘丹已經挑起重擔,成為當地有名的致富能手。他前年結婚成家,開始負責“牛頭旅館”的對外經營工作。

“我要安心退休享福還需要一段時間,年輕人需要多磨鍊、多帶一帶。”多吉說,“我的人生信念和創業經驗要全盤教授給他。”

巴松村,這個遠離繁華世界的珠峰腳下的小村莊,已經於2017年全部脫貧。定日縣脫貧攻堅指揮部的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巴松村總收入389萬元,貧困發生率為零。2018年至2019年,西藏登山產業為山區群眾創收2193萬元,向地方納稅156萬元,帶動當地食宿、交通等行業創收713萬元。

文/普布扎西

編輯/王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