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鋪路石應知否,五卅槍聲黃浦潮!”,
這是我國著名的書法家沈鵬所寫,簡簡單單的兩句話便將其對於那些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們深深的崇敬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他不僅僅是一位詩人,他最為世人所稱道的還是他的書法作品,他尤其擅長
行書和草書
,他的作品也大多被世人所喜愛,也曾多次拿到海外展覽,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貢獻了一份力量。
可是,世人對於他的評價卻是褒貶不一,喜愛他的人認為他的詩歌書法無一不精,是一位名垂青史,值得後人仰望的書法大家。
可是同樣也有人對他抱有質疑的態度,他們認為沈鵬的書法在外人看來自然是無一不精,可是與顏真卿、王羲之這樣的書法大家相比,他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而我國另一位赫赫有名的書法家邱振中便直言不諱地表示:與大家相提並論,沈鵬還不夠格!那麼,沈鵬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是才華橫溢,還是徒有其表?
愛國學生,與國同行
沈鵬生於1931年的江蘇,也就是在這一年,震驚全國的九一八事變就此爆發,一時間,舉國人民都陷入惶惶不安的狀態。他自幼便生長在這樣一個艱難的環境中,氣性與思想自然不能與如今生於太平盛世的人相提並論。
也是因為受到戰爭的影響,他對於這些橫行霸道的侵略者們深惡痛絕,雖然如今的沈鵬以書法聞名於世,可是一開始他則是以一位愛國詩人的身份出現在大眾的眼前。
在他十八歲時,就已經發表了數首詩歌,以此來表達自己對於那些奮不顧身的忠義之士們滿滿的崇敬,他也希望藉此呼籲人民們燃起對祖國的眷戀,不要再對侵略者們俯首稱臣,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華夏兒女的祖國,絕不是他國的殖民地。
沉迷書法,佳作倍出
在中國迎來解放以後,沈鵬就將重心轉移到書法上。
古人就曾說道,書法是修身養性的最好工具。沈鵬傾心於行書和草書,這兩種書法看似潦草簡單,實則深奧無比,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練習才能略懂一二,有不少人便是因為學習書法的過程過於艱苦,只能半途而廢,白白浪費了金錢和時間。
可是沈鵬截然不同,他所定下的目標絕不會食言,為了學好書法,他翻遍了名書古藏,希望從中學習到古人的智慧。
而辛苦努力對於他來說也是必不可少的,他手上的墨跡幾乎從未乾過,在他人看來艱苦無比的練習,在沈鵬看來卻是樂在其中,因為他是真心實意喜歡書法,早已學會苦中作樂,正如莊子所言:
子非魚,安之魚之樂也?
而他的努力也沒有白白浪費,他從一開始的無名小卒,到之後的書法大家,全憑自己的不懈努力。
他從未做過過多的宣傳,他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自己的作品有朝一日一定能夠得到他人的賞識。正如其所料,他的作品在中國廣為流傳,人們一開始大多抱以欣賞的態度,對他的作品讚歎不已。
同時他的書法也在國外多次展出,外國人對其也是多加讚賞,可以說,他為推動祖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天才庸才?難以評判
可是,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也有不少人對其提出了質疑。
他們認為沈鵬的水平與行外人相比自然是有著天壤之別,可是他遠遠擔當不起“書法大師”這一名號,他的作品也遭到他人的詬病,
這些人認為他不過是個“跳樑小醜”而已,絕非他人口中的“書法大師”
,
同是書法家的邱振中更是毫不避諱地說道:沈鵬還不夠格
,造成這一局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作品不夠大氣。
行草最講究的便是形態飄逸,神態超脫,可是沈鵬的作品與那些著名的書法大師相比還是遠遠不及的,他的作品在行內人看來有些拘謹,無法完美地展現出行草的灑脫不羈,儘管他的的確確是一個優秀的書法家,可是距離“大師”這一稱呼還是有些距離。
讓他們對沈鵬心生不滿的還有一個原因,那便是
媒體對沈鵬的過度吹捧
,大部分書法家都是抱著
與世無爭的想法進入這個圈子
,他們並不想追求名利,只是一群真心喜愛書法的普通人。
可是在
沈鵬出名以後,為了博取關注度媒體難免會誇大其詞
,這也造成了世人對於書法的誤後,這也直接導致原本平靜無波的圈子逐漸變成魚龍混雜的是非之地,因此造成了他們與沈鵬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
而沈鵬對他人的評價則抱有毫不在意的態度,在他看來,自己走自己的路,道不同,不相為謀。
既然想法不盡相同,那麼也沒有必要強迫他人接受自己,只要自己問心無悔就好了。直至現在,世人依舊爭執不斷,但是正如同武則天死後所立下的一座無字碑,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夠公正正確地評價他,能評價他的只有他自己。
小結:
哪怕是對沈鵬持有質疑的人來說,他們也無法否認沈鵬的作品值得他人的稱讚,他的書法水平也值得世人崇拜。
可是要我們完全公正地評價一個人,世界上恐怕沒有人能做到,我們有足夠的理由去懷疑一個人,也有足夠的理由去追尋一個人。
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導致我們永遠無法足夠平等地評價他,更何況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我們無法看透一個人的內在,自然無法徹頭徹尾地評判他。
因此對於沈鵬的書法水平,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自然是遠遠不及的,可是他是否能被稱作書法大師,這一點對於我們來說永遠無法瞭解。我們對他這樣實力高超的書法家也只能做到努力追逐,縮短我們與他之間的差距便已經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