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第二大懸空寺 被譽為“西平莫高窟” 門票免費卻少有遊客!

由 機東林 釋出於 休閒

  青海省省會西寧,是一座有著2100多年曆史的高原古城,作為古代“絲綢之路”南線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境內遺存著大量歷史遺蹟,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莫過於坐落在城北海拔2400多米北山上的北禪寺。因北山遠眺似土臺樓閣,故又名土樓山,而北禪寺也因此被稱作“土樓觀”。

  土樓觀的歷史與“絲綢之路”南線和西寧地區佛教的興衰有著緊密的聯絡。據北涼時期(397年)的《十三州志》記載:“魏明帝五年,佛教盛行於鄯州(今西寧),有信徒作龕於土樓山斷巖之間、藻井繪畫、雕牆故壁、建築寺閣棧道,信徒登山朝拜,盛行一時。”

  整個道觀佔地面積101畝,由山門、牌坊、奎星閣、呂祖殿、鬥母殿、三教堂、無量殿、福寧樓、三寶殿、靈宮殿等殿宇構成,建築群背倚北山紅砂岩天然斷層,西臨湟水河,上載危巖,下臨深谷,由西向東依山勢而建,顯得格外壯觀。

  土樓觀內殿宇建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根據現存壁畫、藻井的花卉山水圖案來判斷,具有典型的漢、藏佛教藝術風格,應為晚唐和宋元時期的遺蹟。漫步其間,楹聯匾額隨處可見,內容大多與佛道儒相關,堪稱“絲綢之路”南線一顆璀璨的藝術明珠。

  王母大殿是土樓觀的主殿,也是青海省的道教活動中心之一。相傳青海是西王母的主要活動區域,而西寧相傳是西王母的顯靈聖地,因此土樓觀內主要供奉西王母。每年重陽節期間,寺廟都會張燈結綵,舉行隆重的慶祝活動,吸引著眾多省內外信眾前往朝拜祈福。

  土樓觀最大的看點,是懸崖峭壁間由棧道相連的殿宇和洞窟。由於土樓山的紫紅色砂岩含有石膏和芒硝層,在長期的雨水、風化等外力作用下,岩層向裡凹進,形成大小不等的洞穴,被當地人稱為“九窟十八洞”。洞窟之間由懸空架設的棧道迴廊連線,結構精巧奇妙,素有“中國第二大懸空寺”之稱。

  北魏明帝時期,僧人在山崖間的這些洞窟中雕刻佛像、佛龕,並在藻井窟壁上繪製壁畫,一些洞窟中的隋唐壁畫至今仍儲存完好,被專家學者譽為“西平莫高窟”。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因歲月風化、年久失修,大部分石窟建築已瀕臨倒塌,遊客目前只能遠遠地觀賞。

  在北山中部還有兩尊高達30多米的“露天金剛”佛像,被當地群眾稱為“閃佛”,意為從山中閃出來的佛像。它們本是兩座突出的山崖,經歷千萬年的風雨剝蝕,形成如此奇特的地貌。魏晉南朝時期,佛教信徒將它們雕琢成兩尊金剛佛像,其中西面的一尊,如今已被風化得辨不清面目。

  每當煙雨濛濛,山上的殿宇樓閣在雲霧中時隱時現,由此得名“北山煙雨”,並被評為“西寧八景”之一。清代詩人朱向若曾題寫了一首“北斗山威重,孤高路自通。鐸聲雲窟裡,梵宇洞中天。簾掛三秋雨,窗開八面風。登臨憑一覽,多少俗心空。”將土樓觀的風景描繪得頗為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