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我們常說的“老天爺”,到底是佛教,還是道教中人!

由 雋寶霞 釋出於 休閒

"天"、"老天爺"這個概念已經根植在每個中國人心中,在遇到一些事件我們發出"天啊!""我的老天爺啊!"這類的感嘆,以此來強調自己的情感。在面對自己覺得不合理但是確實發生了的事情,例如好人得了絕症而壞人活的好好地,常常會說"老天爺真是瞎了眼!""沒天理啊!"在遇見開心或者幸運的事情時又會說"感謝老天!""蒼天有眼吶!"在人們心中,"老天爺"是非常複雜的意向。

我們發現在西方社會,人們也會這樣感嘆"oh god!"與中國非常相似,那麼東西方兩種老天爺的內涵是相同的嗎?

其實所謂的"老天爺"有兩種內涵,一種是具體的,指的是某一個明確的任務或者事物;另一種是抽象的,有很多不同的形態和理解,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們分別討論。
第一種是具體有明確指代物件的,但這種指代物件也有很多,我們來挑最典型的兩個說。首先,就是指昊天上帝,他是中國神話傳說中天上的主神,周王朝至高神,也是儒家學說裡認為的"天帝",後來隨著儒術獨尊,歷代王朝便沿用了這一說法。
儒家經典《尚書·堯典》:"肆類於上帝,禋於六宗,望于山川,遍於群神。"同樣在《論語》中也有對應記載《論語·堯曰》:"敢詔告於皇皇后帝"。而《通典·禮典》中則有更明確的解釋:"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之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第一種被廣泛承認的天帝就是昊天大帝,第二種是我們現代人更為熟悉的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的概念其實出現的比較晚,直到唐代,各帝王所祭祀的天帝都是"昊天",玉皇大帝的概念還未出現。
真正的玉皇大帝被官方承認是在北宋宋真宗時期,真宗為了東封西祀做了一系列準備工作,其中就包括將宇宙具象化,創造出一個玉皇大帝的形象。真宗親自造玉皇大帝像,並將其尊為自家祖先祭祀,甚至幾番上聖號,最終成了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看這一長串,就知道真宗的重視程度。

後來雖然北宋滅亡,但是百姓們仍然將玉皇大帝當做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形神來拜,使得"天公""老天爺"藉由玉帝這個神的形象延續了下去。在此基礎上民間衍生了許多的傳說,逐漸豐滿著玉皇大帝這個神的形象。

到了明清時期,玉皇大帝的身份也有了新的說法。歐陽飛根據民間傳說並加以潤色所寫的民間神話小說《諸神傳奇》中有寫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個寨主,名叫張友人又稱張百忍。他德才兼備,被下凡的神仙選中,後來也被所有神仙認同,推為了至高玉皇大帝。
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中也明確說玉帝是姓張,但是名倒是沒有提及。後來在《封神演義》成書並在民間廣泛傳播後,更是有了姜子牙封神,張友人撿漏的說法,更具有戲劇性。不過這幾種說法也僅僅是藝術作品,只是民間傳說,玉皇大帝在道教作品中並沒有所謂凡人身份的說法。

第二種抽象的表達,也有很多種說法。著名的戲劇《感天動地竇娥冤》就有在遭受不公時對天的控訴。"看起來老天爺不辨愚賢;良善家為什麼遭此天譴?","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這就表現了人們給天附加的一種特質,就是公平、懲惡揚善,也就是所謂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至公,至正,至明。這和我們的認識是差不多的,以墨子為代表的墨家學說也提出"天志"以賞善罰惡。
但是道家卻有不同的認識,老莊認為道生天地,認為所謂的天道就是自然,否定了天的神學性。荀子也相似,並有更詳細的闡述,以天為自然,所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主張"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對"錯人而思天"。

所以結合兩個層面來看,中國所謂的"天"和"老天爺"與西方的含義是很不同的。我們的天還帶有人民樸素的願望,甚至於對一個好官員的稱讚也是"青天大老爺"。
中國的具象化的神,不管是昊天大帝還是玉皇大帝都被賦予了人的特質,會犯錯、會有七情六慾,甚至於在很多的民間傳說裡,神仙還遠不如凡人來的逍遙快活。

其實不論是儒教還是道教,或者是民間傳說,老天爺從來就不是冷冰冰的,他是一種權威的化身,也是能處理天下一切事物的,人們希望有這樣一個能夠擁有最高權力來維護公平正義的人,同時也希望當神犯錯的時候,情理法可以凌駕於神之上。人們常常對天感嘆,實際上是將自己樸素的情感訴諸於鬼神。
所以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最好的至高神形象,或許有廣泛的外在表現,但內在卻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