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陪讀15年:“助自閉症孫子就業”,為何接納性的愛最為難得?

奶奶陪讀15年:“助自閉症孫子就業”,為何接納性的愛最為難得?

廣東一位徐奶奶(72歲)陪讀15年助自閉症孫子就業的事情觸發輿論關注,按照徐奶奶的說法,孫子在4歲多的時候,她就帶著四處看病,如今她19歲的孫子仍是一名自閉症患者。但是在徐奶奶的培養和教育下,孫子不僅順利從技校畢業,還獲得服裝廠的正式工作,而且在藝術方面也有成就,曾獲得鋼琴與吉他十級證書。

只是有必要說明的是,直到現在孫子即便獲得服裝廠的正式工作,徐奶奶依然需要跟著孫子適應工作流程。從某種層面上而言徐奶奶已經成為孫子適應生活的“扶手”,但是就徐奶奶的夙願而言,應該還是時刻希望孫子能早日獨立生活。

要知道就徐奶奶接受採訪的狀態來講是比較樂觀的,以至於她談到孫子的症狀及15年來的不易時就像在說“別人家的故事”。徐奶奶說:“只有我們(家長)接納自己的孩子,這個社會才會接納我們的孩子”。言外之意,比起治癒自閉症本身,接納的力量更為重要。

實際上徐奶奶的話也反向揭開無法迴避的現實問題:“很多家長在面對自閉症孩子時並沒有足夠耐心,甚至會認為是家門不幸”。以至於很多時候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只能無奈地被邊緣化,並且最先從家裡開始。

所以徐奶奶希望所有患自閉症的孩子都能像自己的孫子一樣,成功走入社會,有尊嚴地生活,大概算是為“接納性的愛”拓展生長空間。因為對於多數自閉症患者來講是不可治癒的,所以就徐奶奶的孫子這種情況,完全可歸為“愛的奇蹟”。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徐奶奶已經72歲,雖然採訪中並沒有提及孩子的父母,但是從長遠來看,徐奶奶的孫子註定是需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雖然在服裝廠裡他列印個衣服牌子,需要一個月時間才能熟練,但是對於“獨立擔當”這件事而言卻充滿意義。

可雖然說親緣間的愛總是“無條件”的,但要是想做到“接納性的愛”卻並不容易。就以徐奶奶來講,她以為孫子有鼻子、有耳朵,那麼聾啞人能做的事他就能做到,可後來發現“不是那麼容易”。

據此而言徐奶奶在孫子成長的過程中,應該也是有過絕望時刻,只不過看著孫子的向上成長,她才會逐漸的理性起來、樂觀起來。這方面從徐奶奶談論孫子症狀發作的輕描淡寫語態中可得知。

平心而論,“嚴重的時候抽動”、“稍微站下來就要睡到地上”、“夜裡一個小時哭一次”,這些親歷的場景再回首時,徐奶奶竟然能平靜地講出來,就說明她已經完全接納孫子的人生,也徹底接納自己的遭遇。

另外世俗意義上“愛的指向”總是偏重完美,以至於很多關係的構建就變成“完美結合”。這使得絕大多數情況下“愛被前提化”,也就是“你是什麼樣子”或“你成為什麼樣子”才可能觸發被愛,而“你要不是對方認可的樣子”就不會被愛。

在這個“愛的邏輯裡”即便是“親緣之愛”也不能倖免。最常見的“愛的指向”就是“強人所難”,也就是被愛的人如果不是對方希望看到的樣子或希望成為的樣子,就可能受到懲罰或拋棄。以自閉症孩子來講,不少父母在孩子久治不愈後,便會認為那是孩子的命運,最終走向放棄。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徐奶奶的孫子算不幸中有萬幸的自閉症患者。正因為他有個有愛而耐心的奶奶,並且家庭條件允許他學鋼琴、學吉他以及有時間和精力陪伴他成長,他才能在不同於常人的情況下“活成他自己”。

與此同時在看待和麵對天生的不幸時,唯有“接納性的愛”才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就以“奶奶陪讀15年助自閉症孫子就業”這事來講,或許孫子永遠不會以世俗的尺度審視徐奶奶的悲苦,但是隻要他沒有放棄自己,大概徐奶奶也算此生無憾。

靈魂是天空,身體是大地,靈魂和身體是我們拓展自由的基石,是上天賜予我們的聖物。但是對於身體來講,上天在賜予我們的時候也不總是完美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接納性的愛”的浸潤,很可能就會讓靈魂也受到挫傷,直至成為悲苦的盒子。

河水走了,橋還在;日子走了,我還在。這或許是徐奶奶之於孫子最大的存在。以至於就算非虛構的報道有明確的敘事目的,但回到故事本身卻也很是震撼人心,足以讓更多自閉症孩子的家長認識到什麼是“接納性的愛”。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85 字。

轉載請註明: 奶奶陪讀15年:“助自閉症孫子就業”,為何接納性的愛最為難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