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地區位於中美洲包括古巴(已有)、多明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海地、牙買加(已有)、巴貝多、安地卡及巴布達、阿魯巴、巴哈馬、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格瑞那達、瓜得羅普、馬提尼克、蒙特塞拉特、荷屬安的列斯群島、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波多黎各、聖文森及格瑞那丁群島、千里達及托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以及美屬維爾京群島。
大西洋西部的一個邊緣海。西部和南部與中美洲及南美洲相鄰,北面和東面以大、小安的列斯群島為界。其範圍定為:從尤卡坦半島的卡託切角起,按順時針方向,經尤卡坦海峽到古巴,再到伊斯帕尼奧拉(海地、多明尼加共和國)、波多黎各,經阿內加達海峽到小安的列斯,並沿這些群島的外緣到委內瑞拉的巴亞角的連線為界。尤卡坦海峽峽口的連線是加勒比海與墨西哥灣的分界線。加勒比海東西長約2735公里,南北寬在805-1287公里之間,總面積為275.4萬平方公里,容積為686萬立方公里,平均水深為2491米。現在所知的最大水深為7100米,位於開曼海溝。
中、南美洲的鋸齒形彎曲岸線,把本海區分成幾個主要水域:瓜地馬拉和宏都拉斯沿岸外方的宏都拉斯灣;巴拿馬近岸的莫斯基託灣;巴拿馬科隆附近的巴拿馬運河;巴拿馬和哥倫比亞邊境的達連灣;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委內瑞拉北部馬拉開波湖口外的委內瑞拉灣;以及委內瑞拉和特立尼達島之間的帕里亞灣。中美的多數河流都流入加勒比海,但南美的大部分河流都匯合於奧裡諾科河,並於西班牙港的正南流入大西洋。加勒比海的主要進出口是尤卡坦與古巴之間的尤卡坦海峽、古巴與伊斯帕尼奧拉之間的向風海峽、伊斯帕尼奧拉與波多黎之間的莫納海峽、維爾京群島與馬丁海峽之間的阿內加達海峽、以及多明尼加島以北的多明尼加海峽。各個海峽的水深都在1000米以深。
加勒比海盆被若干海脊分隔,使之海盆與海溝成交錯分佈。最北的尤卡坦海盆,水深約為5000米,北以220公里寬的尤卡坦海峽為界,南有開曼海脊與開曼海溝分隔開。該海脊從古巴直達中美近岸,其東部露出海面的就是開曼群島。開曼海溝相當狹窄,加勒比海的最大水深(7100米)就在這裡。再往南,有較寬的楔形尼加拉瓜海隆,把海溝與哥倫比亞海盆分開,牙買加島就在此海隆之上。哥倫比亞海盆深達3666米,與委內瑞拉海盆相連線,再往東就是北委內瑞拉海溝。但從伊斯帕尼奧拉往西,有貝阿塔海脊把哥倫比亞海盆與委內瑞拉海盆分開。委內瑞拉海盆水深為5058米,與狹窄而又彎曲的阿韋斯海隆相鄰接。
歷史
殖民前
前1世紀阿拉瓦人從今天的委內瑞拉登上了加勒比海南端的群島,他們慢慢地從南向北佔據了大多數島嶼。1500年後卡利勃人逐漸將阿拉瓦人驅逐走了,當克里斯托弗·哥倫布來到美洲時,阿拉瓦人居住大安的列斯群島和巴哈馬群島,而卡利勃人則佔據了小安的列斯群島。
殖民時期
1492年哥倫布首次在巴哈馬群島登上美洲,由於當地的印第安人對歐洲外來者所感興趣的財富不感興趣,因此他們雖然在加勒比海群島上殖民,但大多數人繼續航行到美洲大陸上去了。繼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後英國、荷蘭和法國都在這裡建立了殖民地。連丹麥和愛爾蘭都在這裡建立了殖民地。
16世紀加勒比海成為海盜的天堂。許多海盜甚至是由他們本國國王授權的,加勒比海上的眾多小島為他們提供了良好的躲藏地,而西班牙運送珠寶的艦隊是他們的主要攻擊物件。
獨立
大多數加勒比海島嶼在20世紀都獲得了自己的獨立。
加勒比海盜
1492年,航海家哥倫布率領3條西班牙探險船進入加勒比海,並在今天的海地拋下39個船員,由此拉開了海盜大戰的大幕。 加勒比海盜有“國營”和“私營”以及“公私合營”多種成分。伴隨著歐洲殖民列強瓜分新大陸,歐洲老牌海盜們感到將海盜行為合法化的機會來了。他們以冒險家的膽識,以國家的名義,紛紛揚帆起航奔向加勒比海。 英國人是以剿匪的名義打擊海盜,出於對西印度群島的野心和對西班牙海上勢力的擔憂,英國政府推出了本國海盜應憑政府頒發的私掠“許可證”,可隨意攻擊和搶劫西班牙貨船而不受法律約束的“政策”。加勒比海盜見證了新舊殖民帝國的交替。
加勒比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