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時期,中國北方地區出現了許多塢堡,連淮河流域都有。塢堡是什麼,怎麼會大量出現?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塢堡又名塢壁,一般是建在有危險,但是守衛容易的山谷之中,屬於民間自創的軍事防禦建築。因為它既可以防止盜賊的搶掠,也可以防止遊牧民族的騷擾。
從戰國時期結束到西漢前期,這段時間天氣一直很溫暖。但是這種溫暖天氣卻持續了將近七百多年,據推算,那個時期的溫度比現在還要高1-4.5攝氏度左右。然而,到了東漢,氣溫又開始下降。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個寒冷期,這個寒冷期又持續了六百多年。這個時期的氣溫要比我們的平均氣溫低1至2攝氏度。直到唐代初期,氣溫才有所回升。
魏晉時期的溫度究竟低到什麼地步呢?現在的遼東灣地區、旅順、大連的海域是不結冰的,但是在東晉的冬天,這裡竟然結冰了!氣候由溫暖轉向寒冷,變化過於劇烈,一些自然災害就會發生。中原農耕區的種植業和北方遊牧區的畜牧業必定會因氣候的變化而受到影響。氣候轉冷以後,秋冬季節的霜雪天氣增多,草木枯萎的時間會提前,畜牧業產量下降。並且,天氣變冷,旱災、蝗災頻頻發生,農作物會發生大規模減產。一來二去,饑荒、農民起義的現象又會發生,中原百姓生活民不聊生。之所以說那是一場神秘的天災,是因為沒人知道它形成的原因,甚至當時全球氣候都變冷了。
魏晉時期,自然災害與頻繁的戰爭在北方地區經常出現。漢族人能離開北方的都離開了,沒離開的人就修築塢堡,藏身塢堡之中。一般都是以宗族、鄉黨為基礎,在固定區域聚居。其實,陶潛的《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原型應該就是塢堡。
從某種角度上講,塢堡可以保護流離失所的漢族人。在經濟上依靠塢堡,漢族人可以自給自足,在軍事上,漢族人可進行自我保護。在這裡,人們安居樂業。而且,由於塢堡的存在,讓歷經五胡之亂的漢族依然是民族的主力。如果當初,漢族人沒有發明塢堡,那麼長江以北地區可能就沒有漢族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