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大運河繁華盛景

再現大運河繁華盛景

北宋景德鎮窯影青釉抱鞠童俑
馮樹風攝

再現大運河繁華盛景

金代磁州窯白釉黑花罐
馮樹風攝

再現大運河繁華盛景

隋唐大運河柳孜遺址復原
淮北市博物館供圖

大運河是聞名遐邇的世界文化遺產。作為中國大運河考古重大成果,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的發掘,為確認通濟渠的流經路線提供了有力證明。

這個名列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遺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

淮北市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古稱相邑、相城,有著4000年建城史和豐富的文化遺存。

近日,筆者來到淮北市博物館(隋唐大運河博物館),聆聽這座古城歷史變遷的故事,探尋隋唐大運河的繁華遺蹟。

勾勒相城古今

淮北地區歷史文化悠久。早在7000多年前,先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早期文化遺存。4000年前,商湯十一世祖相土建城於相山南麓。春秋時期,相城為宋國別都。秦和西漢為郡治所在,東漢為沛國國都。隋唐時期,大運河通濟渠段流經濉溪柳孜鎮。

淮北市博物館創建於1976年,館名為郭沫若題寫。2004年9月新館開館,佔地面積40餘畝,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2009年,為推進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淮北市博物館加掛“隋唐大運河博物館”館名。

遠遠看去,淮北市博物館如一艘乘風破浪的航船。“這座建築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設計,將運河文化與淮北煤文化巧妙結合在一起。”淮北市博物館館長鬍均介紹,建築西部層層疊壓的造型,寓意淮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也象徵著地下埋藏的豐富煤礦資源。

淮北市博物館館藏文物1萬餘件,年代跨度從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石山孜文化直至近現代,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件(套)。隋唐大運河淮北柳孜遺址出土的文物,佔到了館藏文物的70%以上。展廳面積6000餘平方米,包括古相遺珍、漢畫像石、運河遺韻、盛世流光、柳孜盛景等固定展廳和兩個臨時展廳。古相遺珍廳以文物勾勒出淮北地區從新石器時代到漢代的歷史,漢畫像石廳展示了獨具特色的漢畫像石精品,運河遺韻、盛世流光、柳孜盛景3個展廳皆以大運河為主題,透過文物展示、遺址復原、木雕、塑像、繪畫等多種形式,再現了隋唐大運河的繁華盛景。

述說運河繁榮

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煬帝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下令開掘貫通南北的大運河。運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餘杭(今杭州),全長2700公里,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和江南河四段,連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運河的使用歷經隋、唐、宋三代,史稱隋唐大運河。

淮北市濉溪縣境內的柳孜遺址,位於通濟渠中段。通濟渠起於河南滎澤,至江蘇盱眙入淮河,全長1300餘里。在隋唐大運河的歷史中,通濟渠起到了“半天下之財富,並山澤之百貨,悉由此路而進”的樞紐作用。

運河遺韻展廳復原了柳孜遺址。散落的船板、瓷器、鐵釜和石碇,讓人感覺彷彿回到了遺址發掘現場。

在1999年柳孜遺址的第一次考古發掘中,除了發現石構建築物遺蹟和大量瓷器等文物,還出土了8艘唐代沉船,這在考古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展廳裡陳列著一艘唐代貨船,出土時船頭缺損,只留下部分船身,連尾部拖舵總長12.6米。

“別小看這個像大掃把一樣的尾舵,它在中國造船史上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胡均說,這種尾舵是原始手握舵到北宋時期垂直轉向舵的過渡型舵,實物為首次發現,被古船研究專家稱為“淮北舵”,在船舶操縱器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地位。

展廳四周環繞著金黃色的木雕壁畫,生動展現了隋唐運河開鑿、巡遊、漕運、碼頭的場景。這幅作品出自“木雕之鄉”浙江東陽,長52米、高2.6米,分為6個板塊,場面宏大、氣勢恢弘,刻畫人物多達900人。

壁畫第一板塊展示了通濟渠的流經路線。第二板塊是運河開鑿畫面。第三板塊刻畫了隋煬帝沿運河南遊盛景,其所乘龍舟猶如水上宮殿,隨行船隻數千艘,浩蕩迤邐200餘里。第四、第五、第六板塊分別是漕運繁忙圖、碼頭繁忙圖、市井繁榮圖。從畫面中可以看到,運河上舳艫相繼,碼頭邊車馬喧闐,沿岸街道縱橫、店鋪林立。“隋唐大運河的開通,解決了糧食北運、軍力輸送等問題,大大促進了當時經濟社會的發展。”胡均說。

匯聚名窯珍品

“咱大運河遺址發掘的寶貝還有哪些?”“多的是!你看看這尊北宋景德鎮窯影青釉抱鞠童俑。”

在胡均指引下,走進盛世流光展廳,看到一尊小巧可愛的瓷俑。它表現了一個頭圓體胖的孩童,雙腿盤坐,雙手環抱一隻鞠球,頭戴瓜皮帽,微向後仰,挺鼻,長耳,細長眉眼,小嘴帶笑。瓷俑呈淺豆青色,青中透白,白裡閃青,恰如唐代詩人杜甫《麗人行》中的名句“肌理細膩骨肉勻”。

“瓷俑抱的這隻球,能夠看到3個正面、2個側面,與宋代十二片皮砌成鞠殼的記載非常相似。這種形象的瓷器出現,說明宋代時蹴鞠運動很普及。”胡均說。

大運河使商品流通、技術交流更加便捷,極大地刺激了古代制瓷業的發展。柳孜遺址出土了大量瓷器,涵蓋國內幾十座著名窯場的產品。盛世流光廳展示了這批瓷器中的精品,它們縱跨隋唐宋金,橫跨東西南北,代表了中國古代瓷器生產的較高水平,體現了大運河開放包容、網路四方的功能。

唐鞏縣窯三彩獅子抱柱、越窯青釉執壺、邢窯白釉碗、壽州窯黃釉缸、宋景德鎮窯青白釉瓜稜花插、吉州窯綠釉刻花枕、建窯兔毫盞……各色各樣的瓷器流光溢彩,令人目不暇接。

在一件金代磁州窯白釉黑花罐前,筆者駐足欣賞。罐身白釉地上以黑彩繪花草紋,草葉波捲纏綿,線條清瘦,構圖疏密有致,給人以特別的美感。

胡均說,唐代開始在陶瓷上裝飾花鳥蟲魚類紋樣,到宋代隨著花鳥畫的發展,這類紋樣變得十分流行,體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生活情趣。

飽覽漢畫像石

“漢畫像石是我館的特色館藏之一。”胡均告訴筆者,淮北出土的漢代畫像石數量眾多,內容豐富,基本涉及了國內漢代畫像石的所有型別,如石棺墓畫像石、石墓畫像石、石祠畫像石、石闕畫像石,題材包括神話傳說、歷史典故、社會生活、宗教信仰等,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部分畫像石採用立體透視雕刻技法,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貌。

此前,透過線上展示的《石之韻——淮北市博物館館藏漢畫像石拓片展》,筆者已經初步領略了漢畫像石的風采。而當真正走進展廳,還是被這些雕刻精美、氣勢雄壯的畫像石所震撼。

東漢西王母、蹶張、青龍抱鼓石畫像石是一件難得的精品。畫像分為正面上部立面、下部弧面和側面三部分。正面上部立面雕刻著一名蹶張武士,下部弧面雕有一隻身生雙翼的白虎。側面有上、中、下三層,上層刻畫了西王母端坐在崑崙之墟的天柱上,侍童、九尾狐以及建木環列四周,這是漢代人嚮往的神仙世界。中層為狩獵圖,右一人縱馬張弓追逐一隻狂奔的鹿,左一人持畢待捕。下層是車馬出行圖,右面一輛急馳的軺車,輿上豎車蓋,馭者和主人坐在車上,車前一導騎,左邊一小吏持笏相迎。“畫像石上的內容,既是對當時社會生活的生動寫照,又是對墓主人死後昇天的嚮往和追求,反映了漢代人的生死觀和精神世界。”胡均說。

洪山漢代畫像石祠引起了筆者的注意。石祠由前後蓋頂石、左右兩塊抱鼓石形壁石、後龕左右側壁石、後壁石以及兩塊基石組成,是一種新的漢代祠堂建築形制,這在全國為首次發現,是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瑰寶。

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科知識普及教育基地,近年來,淮北市博物館開展了“我們的節日”文化主題活動、非遺技藝體驗、“送展進基層”“文物知識進校園”系列活動,每年接待觀眾30多萬人次,影響力越來越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25 字。

轉載請註明: 再現大運河繁華盛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