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到國外,如何正確、優雅地給小費

由 鹹春葉 釋出於 休閒


在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比較盛行小費文化。小費在英文中是“Tips”,流傳最廣泛的說法是,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倫敦,在入口處擺了個碗,碗中間立個“To Insure Prompt Service”(保證服務及時)牌子,顧客們只要將零錢放入其中,就會得到迅速周到的服務(看來原來服務也就那麼回事)。


快到碗裡來的消費模式,得到了顧客們的接受,在英國餐飲圈傳播,久而久之變成了西方國家約定俗成的文化習慣。在歐洲某些國家的餐廳裡,小費已經被“強制”寫進了消費賬單(“service charge”的字樣,類似國內的茶水費、開瓶費),就沒必要額外再給小費了。如果是在收銀臺用卡結賬時,刷卡機上出現一個“Gratuity”的字樣,讓你“自助”往裡輸金額的。那其實這也是讓你輸小費的意思,只不過換了個更高階的詞眼罷了。


在阿拉伯國家一般不用給小費,餐廳結賬的時候,他們會給你拿來一個夾子,裡面夾著賬單。當你把錢放在裡面,他會把找零夾在裡面。你可以選擇把錢全帶走,或有選擇性地留下些作為小費(給小費全看心情)。在沒有小費文化的國家,如到日本旅行時,給小費會被視為意外之財。在亞洲多數國家給小費,服務員或商家會感到非常驚訝,有時候還會追出門來,以為你忘了拿找錢或是給錯了數目(民風淳樸)。當然,如果你在美國餐廳吃完飯,只給桌上留5%的小費。餐館領班經理也會追出來,理由則恰恰相反“出了什麼事,這是人乾的事嗎?”

到底給多少小費合適,要怎樣給呢?(還是以腐朽的美利堅為例)

在機場或酒店,當人幫你拿行李的時候,每件行李通常給1到2美金小費以示感謝。代客停車,每輛車也是1到2美金,意思意思。計程車司機小費為你消費總額的15%左右,如果幫你拿行李,再多給一點吧。餐廳服務生也是消費總額的15%,但在快餐廳,你不必付小費(都自助了,要給也打賞自己吧)。還有就是賓館服務,幫你每天打掃房間的那位,通常給1到5美金。但付小費時,還是要注意:第一、她們通常只會拿你放在床頭櫃上的零錢,不會拿其他的地方(不然會被認為是偷竊)。第二、給她們的小費盡量不要是硬幣,因為硬幣通常是給乞丐的。最後,不要在小費上面放置東西,錢被壓住,代表你真的不想給,不想給,不想給,她們也不會主動去拿……(只會詛咒你,下次不要睡這張床)

小費文化如果無處不在,倒也未必就是好事。有老外就振聾發聵“ No tipping in China, like in Paradise.” 在中國沒有小費,像在天堂一樣。這個也不難理解,對於好的服務付點小費是表達心意,可遇到糟糕的服務,為什麼我還要被道德綁架付小費呢?

凱瑞·塞格瑞的《美國的小費社會史》書中介紹,美國內戰後,開始受歐洲的小費文化影響。當時就引發了廣泛的社會爭議,認為這種貴族的“階級意識”,刻畫出一群需要靠人慈悲過日子的工人階級,有背美國自由平等的祖訓。據康奈爾大學酒店管理學院的邁克爾教授研究,2013年美國“小費經濟”大約是400億美元,佔一名服務員收入的58%,一名調酒師收入的52%,一名脫衣舞娘收入的44%(還是很多的)。

1904年喬治亞州成立了“美國反小費聯盟”,竟號召了10萬名會員。1909年華盛頓州成為透過反小費法律的第一個州,後來又有五個州響應,但是很少執行(1918年,有一百名服務員因在反小費人士的湯裡下毒而被捕!可怕的服務員)。到了1926年,每個州的反小費法都被廢除了。

1922年,美國小費禮儀專磚家艾米莉·博斯特推薦的小費標準是10%。到了20世紀中期,15%是平均或上限。近年來15%已經變成小費“底線”,20%已成為“新常態”。

《信用卡》資料顯示,美國給小費最慷慨的族群,是住在東北部的共和黨人,在餐廳用餐時刷簽帳金融卡和信用卡,通常給到20%的小費;而民主黨、南方人和現金使用者則是15%。

美國服務業人員如保姆和送貨員,有很多都是沒有證件的非法移民,他們更偏好現金交易。不但自己不用報稅,僱主也可以少繳稅。因此小費制度在美國根深蒂固,無現金社會可能永無指望。

賬單的大小決定了小費的多少,本意是想讓服務員更有動力,去鼓勵顧客多消費。而消費額的高低和所需的服務勞動力之間,其實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無論服務質量如何,顧客通常都會給固定相同百分比的小費。不給小費,拿不到好的服務是真的;給了小費,卻不見得拿到好的服務,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