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正倉院展

原標題:走近正倉院展

走近正倉院展

《鳥毛立女》屏風之一。  資料圖片

走近正倉院展

螺鈿紫檀五絃琵琶。  資料圖片

走近正倉院展

正倉院。  資料圖片

每當楓葉初紅時,文博愛好者和歷史文化研究者會從世界各地前往日本古都奈良。每年舉辦17天的正倉院展是日本最著名的文化盛事之一,至今已經延續了72年。置身公元7至8世紀的傳世文物間,人們不僅能領略奈良時代日本文化和技術的精華,也能體會到中國、日本乃至亞洲地區藝術交流的盛景。

漂洋過海的古風遺韻

正倉院建立於8世紀的奈良時代,位於東大寺佛殿西北,原是東大寺的寶物殿。奈良時代的日本深受中國唐文化影響,聖武天皇傾心於唐文化,曾派遣大量遣唐使、學問僧前往中國,帶回豐富的唐代寶物。天皇逝世後,光明皇后分多次將寶物悉數奉納給東大寺,成為正倉院文物的由來。

正倉院中的藏品主體為聖武天皇的遺愛之物,包含服飾、傢俱、樂器、文書、藥品等,總數達9000件之多,其中400餘件由中國漂洋過海傳至日本。除了大量精緻的唐代寶物以外,藏品中還有從波斯、新羅等國經由長安傳入日本的文物,以及奈良時代日本工匠模仿唐物所製成的工藝品。

依託絲綢之路貿易的興盛,盛唐時期的中國“文物制度流傳廣播,北逾大漠,南暨交趾,東至日本,西極中亞”。東西方的物資在此交易,思想在此碰撞,新的工藝、技術不斷融合創新,在長安城中大放異彩。

建成後的1300多年裡,正倉院一直是皇家寶庫,院藏文物幾乎秘不示人。從1946年起,正倉院每年在秋高氣爽的10月下旬“開封”兩週曝晾藏品,挑選約60件文物在奈良國立博物館展出。

在數千件正倉院藏品中,螺鈿紫檀五絃琵琶被譽為“寶藏中的寶藏”。這把琵琶是世界上唯一一件中國唐代五絃琵琶傳世品,造型優美、線條流暢,將唐代的螺鈿鑲嵌技術發揮到極致:紫檀木質的背面通身鑲嵌著鳥蝶、花卉、雲形等,極為瑰麗工巧;花心和葉心間塗有紅碧粉彩並描有金線,其上覆以深淺不一的琥珀,晶瑩剔透、光華四射;琵琶面板則鑲嵌著胡人騎駱駝彈奏琵琶的圖案,男子神態專注,駱駝轉頸相對,如同知音。自1956年首次展出以來,螺鈿紫檀五絃琵琶僅出展9次,大批慕名而來的參觀者在它面前流連忘返,遙想五絃琵琶“秋風拂松疏韻落”“隴水凍咽流不得”的美妙音色。

2019年的第七十一回正倉院展被當地媒體稱為“史上最強正倉院展”。這次展覽不僅展出了螺鈿紫檀五絃琵琶,還包括六扇《鳥毛立女》屏風等重量級展品。六扇屏風是唐代較為常見的樣式,唐詩中有“六曲連環接翠帷”等記載。這組《鳥毛立女》是唯一存世的7至8世紀紙本屏風,每扇繪一盛裝仕女,或坐或立於樹下石間,姿態嫻雅雍容。屏風少數細部殘存有貼敷鳥類羽毛的痕跡,因此推測畫像中大量使用鳥羽貼敷裝飾。

這套屏風的形制與已出土的唐代墓室壁畫相似,仕女的髮型、妝容和服飾也均為盛唐常見樣式,起初被認為是唐代舶來品。然而,後世研究者發現,無論是屏風的畫風差異還是殘存的鳥羽來源,都更傾向於是奈良時代的工匠模仿唐物所制,或是在畫稿東渡日本後由當地工匠加工而成。《鳥毛立女》屏風也因此成為7至8世紀中日文化交流的確證之一。

封存記憶的“時間膠囊”

正倉院展每年僅持續兩週多,參展的近60件文物一經展出,數年之內不再展示。這種近乎嚴苛的輪替出展制度為正倉院展平添了幾分“一期一會”的儀式感,這是出於實際的文物保護考慮。

正倉院的院藏中有大量木質文物、絲綢、紙張等,比一般的金屬、陶瓷、玉石文物更為“嬌貴”。不同於往往殘損不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修復的出土文物,這些脆弱的珍寶曆經1200多年,仍能以較為完整的形態儲存至今。第七十回正倉院展的展品之一唐繡線鞋以麻布織成鞋底,鞋身繡有紅色花鳥紋錦,鞋頭綴飾刺繡花朵,至今仍保持著良好的形狀和色澤,參觀者能清晰地看到鞋身上的紋飾,很難將它和千年古物聯絡在一起。

這其中的奧秘在於正倉院得天獨厚的儲存條件。這個外表樸素的校倉建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倉庫,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正倉院南北長33米、東西寬9.4米、高14米,下端懸空2.7米,如同一座巨大的吊腳樓,有效隔絕了溼氣和蟲蛀。四壁由橫截面為三角形的巨木壘成,穩定抗震,夏日木材膨脹隔溼,冬日冷縮通風。倉庫中儲藏寶物的箱櫃也是特製的有腿“唐櫃”,進一步隔絕了可能來自地板的溼氣。

與此同時,正倉院還遵循了嚴格的“敕封”制度。文物平時秘不示人,只有天皇下達開封敕令才能開啟門鎖、清點晾曬。從正倉院建成直到明治時代的1000多年間,庫門僅開啟過12次。在文物儲存條件不甚發達的年代,正倉院如同“時間膠囊”一般靜靜地封存著來自盛唐的記憶。20世紀50年代以後,日本政府在正倉院東南、西南建造了鋼筋水泥構築的東、西寶庫,設有完善的溫度、溼度控制裝置。

除完善的儲藏條件外,一代代文物保護工作者的守護傳承更是文物能夠儲存至今的原因。據歷史文獻記載,正倉院的文物修復從江戶時代後期開始,明治時代後逐漸正規化。第七十一回正倉院展專門設立了“寶物的守護”主題展區,藉助畫卷、影像和實物介紹文物的分類、研究和修復工作。展覽內容從寶物到保護寶物之人,令參觀者不僅能領略傳承千年的文化之美,也可略知其背後的故事。

大眾參與的文化盛事

2018年第七十回正倉院展期間,我曾前往奈良觀展。尚未踏入博物館,便被嘉年華一般濃郁的氛圍感染:日本各大電視臺滾動播放正倉院展特別節目和觀展資訊,《讀賣新聞》專門推出特刊介紹展覽中的重點文物和相關看點,京都通往奈良的鐵路沿線各站張貼著大幅展出海報。

博物館門口則排起整齊的長隊,隊伍中有三五成群身穿制服的中學生、白髮蒼蒼而精神矍鑠的老人,也有不少來自中國、韓國甚至歐美國家的遊客。奈良市常住人口約36萬,而每年秋天正倉院展接待的參觀者就超過20萬人次。短短兩週多的文物展成為人人參與的文化盛事,讓這個以旅遊業見長的古都愈發熱鬧。

在等待入場的間隙,身後穿著素色和服的老婦人向我搭話。得知我從中國來,她向我展示厚厚的筆記本:“今年是我看正倉院展的第二十二年,每次展出我都會參觀好幾次。”錯落有致的貼畫搭配整齊的手記,不同的字跡有的流麗,有的瀟灑,有些則稚嫩可愛,“這是我們全家的參觀手賬,每年這個時候一起來看正倉院展,是我家的傳統。希望有一天能和家人一起,去文物的來源地看看”。

2020年7月,正倉院推出特展“復興正倉院寶物”,展出近百件文物還原品。研究者將現代科技融合傳統工藝,高度還原了螺鈿紫檀五絃琵琶、醉胡王面、赤地唐花文錦等文物,讓更多人見到寶物1200多年前的樣貌。其中五絃琵琶的還原就花費了8年時間,參觀者在近距離欣賞的同時還能聽到用復原品彈奏的音樂。

2020年,改版後的正倉院官方網站上線,全面開放了藏品、文書檢索資料庫,文博愛好者可以隨時瀏覽文物的高畫質影象。工作人員如何點檢、運輸、修復文物的場景也用攝像機記錄下來上傳至社交網站。“這是博物館重新思考的好機會。不應該總想著回到過去,而是應該考慮如何改變,才能做出更符合未來情況的展覽,”正倉院展策展人、奈良國立博物館學藝部部長內藤榮說。(莊雪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42 字。

轉載請註明: 走近正倉院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