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阿克蘇10月1日電 題:小饢餅托起大民生 新疆產業惠民成效顯現
中新網記者 李雪峰 田雨昊
“我在這裡承包了五個饢坑,每個月能收入七八千元(人民幣,下同),走路過來上班只要十多分鐘,每天還能按時接送孩子上下學。”近日,在新疆阿克蘇饢產業園,39歲的吐尼薩汗·喀德爾對中新網記者說。
打饢師傅用饢針在面坯上扎出氣孔,以便饢餅受熱均勻。饢針形狀各異,花紋也各不相同。 田雨昊 攝
“我以前主要工作就是在家帶孩子,同時經營著一家超市,但由於客流少,每個月的收入還不夠家用零花。”吐尼薩汗說,現在上班收入穩定,也不耽誤照顧孩子,同時由於遊客增多,家裡超市生意也好了很多,她笑稱自己的生活因饢而變。
打饢師傅在成型的饢餅上撒芝麻。根據口味不同,饢的表面可以撒葡萄乾、花生米、豌豆等各種配料。 田雨昊 攝
當地像吐尼薩汗一樣的人並非少數。產業園區總經理艾斯卡爾表示,產業園成立一年多來,不少民眾“搖身一變”成為“上班族”。目前配有600多個饢坑,每日產饢高達100餘萬個,年銷量達3.6億個,年銷售額達9.2億元,直接帶動就業6800餘人。
打饢師傅將饢餅反貼在饢枕(饢託)上,再貼入饢坑坑壁進行烤制。 田雨昊 攝
他介紹,產業園目前生產包括洋蔥饢、芝麻饢、瓜子饢、辣椒饢、玫瑰花醬饢等在內的數十種產品,集產品生產加工、食品檢驗、包裝、銷售、配送為一體,已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遊客在這裡既可以參觀體驗打饢過程,品嚐烤饢美味,還能瞭解饢的歷史和文化。
打饢師傅在饢坑灑水防止饢餅烤糊,同時也可防止饢從饢坑壁上脫落。 田雨昊 攝
“寧可三日無肉,不可一日無饢。”這是新疆人對饢熱愛的真實寫照。近年來,新疆提出大力發展饢產業,“使其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效抓手之一”“使小饢餅成為大產業,托起大民生”,把饢產業作為帶動就業、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新疆全區已建成各類饢產業園區63個、專業生產加工企業510餘家、經營性饢坑3萬餘個,吸納就業人員11.3萬人,產品銷往全國31個省區市及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等國家。
饢餅烤熟後,因溫度高,打饢師傅使用饢鉤和小鏟子將饢餅取出。 田雨昊 攝
在和田縣現代農業產業園饢產業園,20歲的乃西木丁·努日才來工作不久。他對中新網記者說,之前工作不穩定,收入低而且累,看到饢產業園招工資訊後就前來報名。目前跟著師傅學習打饢技術,每個月能有三四千元收入。公司包吃住,但他一般只在中午回到宿舍休息,晚上還是選擇回到鎮上不遠的家中。
饢不僅在當地售賣,還透過電商平臺銷往各地。圖為工人將饢真空包裝。 田雨昊 攝 新疆阿克蘇饢產業園目前已成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門前直徑3米的饢模型十分搶眼。 田雨昊 攝 阿克蘇饢產業園進行標準化管理,每個麵糰都需經過稱重。 田雨昊 攝 打饢師傅將麵糰製作成饢餅面坯。 田雨昊 攝
公司董事長杜軍談到在和田縣創辦饢產業園和其他相關企業的感受時表示,相比其他許多省市區,國家對在新疆創辦企業支援力度更大,可以享受到更大的政策紅利和資源紅利。目的就是把富民與興疆有效結合,讓人民安居樂業,實現新疆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