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是一種歷史的記憶,
鄉愁是一種文脈的傳承;
鄉愁是一種史蹟的保護,
鄉愁是一種精神的家園。
在閩西漳平西北部的崇山峻嶺中,有這樣一個曾經是中國最小的古縣治——寧洋縣古城,它給世人留下了濃濃的鄉愁,留住了滄桑歲月的印痕。寧洋古城——它就是如今的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漳平市雙洋鎮。
雙洋古鎮地處大田、永安、新羅、漳平等四縣(市、區)的交通要衝,群山環抱,地勢平坦,水系豐富,物產豐饒。明朝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置寧洋縣,直至1956年7月國務院頒令撤縣改鄉,存史3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曾轄4區25鄉。因此,雙洋古鎮上溯幾千年,歷史久遠,文化源長,古韻深厚,鄉愁濃濃。
雙洋古鎮三面環水,石坑溪、元當溪猶如兩條玉帶環鎮而過,溪水潺潺,清澈見底,流至東洋、西洋村尾合成寧洋溪,故而得名雙洋。寧洋溪由此穿峽擊灘,滾滾南奔,蜿蜒百餘里,匯入九龍江。據《寧洋縣誌》記載,寧洋縣城牆長1600米、高6米,由專門燒製的城磚壘起,城內修建有南門街、衙門街、青龍街、白虎街等4街10巷,以及文廟、武廟等。當時,市井繁華,商賈雲集,酒旗招搖,美食飄香,宦官往來,遊人畢至。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慕名此地群山俊秀,溪川險美,曾兩次到寧洋探險遊覽,併入駐寧洋縣城客棧三日,飽覽風光,品嚐美食,夜書遊記,留下了“程愈迫,則流愈急”的傳世名句。戰亂浴火,歷史變遷,溪水南去,景象難留。如今的寧洋古城,已經看不到舊時的城牆雄奇,看不到昔日衙門街等繁華市井,留下的只是一些古城牆斷磚遺址。現在我們還能看到的寧洋縣城尚存的一口大古井(青龍街)以及部分古小巷、古店鋪、古石碑和重修之後的文廟等,讓你尋回寧洋古城的一些記憶。
雙洋古鎮重修的四座風雨廊橋,再現了寧洋古城的歷史景觀,激起人們心中鄉愁的漣漪。“化龍橋”(寓意鯉魚躍龍門)位於東洋、西洋村尾,橫跨寧洋溪,始建於1673年,距今300多年,古時橋下建有碼頭,徐霞客兩次遊寧洋,均由“化龍橋”碼頭乘舟至九鵬溪。“青雲橋”(寓意學子青雲直上)原名玉江橋,始建於1599年,距今400多年,留有清代的石碑記載。“太平橋”(寓意平平安安)位於南門橫跨石坑溪,由城內通往城外,始建於1690年,距今300多年。“登瀛橋”(寓意心寬如大海)原名西洋橋橫跨元當溪,始建於1655年,距今300多年。這四座古廊橋共同的特點是橋墩用大石壘起呈船形,橋上木質柱式結構,可避風雨和休閒。數百年的風雨廊橋,與流淌的溪水訴說著雙洋古鎮風雨滄桑;夜晚或閒暇時常能看到不少人在廊橋吹拉彈唱,說古道今,不時地傳來陣陣掌聲、笑聲……
南門的麒麟山,樹木參天,鳥歡蟬鳴。半山的“圓覺塔”又稱“麟山塔”,塔高七層呈八角形白色,塔內安放佛像。“麟山塔”始建於1602年,已有400多年曆史,它是雙洋古鎮的重要歷史景觀,俯看著寧洋古城的興衰與變遷。
雙洋古鎮的古民居是遊客的重要看點,也是古鎮的建築瑰寶。東洋村、西洋村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東洋村還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鎮現有儲存的古民居70餘座,而東洋村就佔了28座,不僅數量居多,而且儲存較完好,比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吳氏學堂”“怡慶堂”“善慶堂”“景德堂”“成德堂”“聚德堂”等。這些古民居大都始建於清代,有200多年的歷史,建築面積2000至3000平方米,建築古樸,風格迥異,木刻石雕,彩繪泥塑,功能完備,古韻書香。“境幽雅室宜藏書,月白風清好吟詩”“大勝靠德,小勝靠智”等吳氏學堂的耕讀文化和以德經營理念的家訓,培養出不少的學子成才和促進家業的傳承,成為古鎮的典範。
當你到東洋村遊覽,你會看到眼前那一幢幢錯落有致、白牆黑瓦的古民居,與遠處的翠綠山景構成一幅幅白綠相間的醉美山水畫。夏季荷花盛開時,景色更加迷人,遊客趨之若鶩。2018年中央電視臺《記住鄉愁》欄目專題報道東洋村,目前,這裡正在打造3A級景區,使其成為古鎮的文旅名片、網紅打卡地。
當你遊覽了寧洋古縣治舊址、風雨廊橋、麟山塔、東洋古民居群等,你定然會尋到雙洋古鎮的縷縷鄉愁;如果你有幸觀看一場近百年曆史的雙洋漢劇、木偶戲,參與一次有數百年曆史的雙洋“火龍鬧元宵”活動等,你一定會更加感受到雙洋古鎮的悠悠文韻!
遊覽雙洋古鎮不僅可尋到古韻鄉愁,而且你還將感受到這裡革命歷史之厚重,紅色基因在傳承。這裡有朱德率領紅軍駐足的史蹟;這裡有紅九團攻打寧洋城的遺址;這裡有中村32位青年參加游擊隊的革命史載;這裡有革命烈士紀念碑和44位烈士陵園;這裡有將要開放的“紅四軍思想政治工作紀念館”……
重拾寧洋古縣治的記憶,尋回雙洋古鎮抹不去的鄉愁。寧洋古縣治,曾經是中國最小的縣城,但它已成為歷史;如今的雙洋古鎮又有了中國最小的動車站,正在續寫新時代的華麗篇章!
正可謂:
寧洋舊址四百年,
麟山白塔看變遷。
雙洋古鎮攬勝景,
風雨廊橋話心甜。
龍巖全媒體新聞中心、閩西日報新媒體中心聯合出品
作者:陳壽南 文/圖
編輯:餘雅麗
檢查:羅愛萍
稽核:蔡添高
監製:林琳
版權歸閩西日報社所有,轉載時請註明“來源:閩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