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蹦迪班長 (ID:MrDisco007),作者:Mr.Disco,頭圖來源:視覺中國
兩年前,何冰在演講《後浪》時曾語重心長地感嘆:
我們這一代人的想象力不足以想象你們的未來!
回頭再看,這個“媚青”經典作品雖有爭議,但這句話卻沒啥毛病。
比如以我有限的想象力,即便是累到腦細胞抽筋,也絕對想不到,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手負責的小學教材,竟會被罵上熱搜。
開啟微博,一看相關話題的標籤,#如何看待人教版數學教材插圖爭議# #被指插畫醜的人教版教材已使用多年#,就知這套教材大機率是翻車了,給眾多國人百無聊賴的隔離生活帶來了一個情緒出口。
瀏覽一番後,班長覺得這套教材被大眾罵醜,一點都不冤。
您看,這奔放的眼間距,詭異的小眼神,以及把八九歲的小學生畫成幾十歲老頭老太太的超現實表現主義手法,著實冒犯了大眾的常規審美,我也想不到會對未成年人帶來多正向的審美薰陶。
而且個別插圖更是令人詫異,說句“少兒不宜”並不為過。
不過有一說一,對插畫作者乃至相關單位的“辱華”指控,對“境外勢力滲透”的揣測,確實有些衝動了。
要知道,在被罵上熱搜之前,這套教材已經用了九年了。
但是,對於“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小學教材”“美育不應被忽視”的這些討論,無疑都屬於十分合理,且值得深入研究討論的衍生話題。
人和人的審美口味確實千差萬別,但小學教材理應有著相對穩定,尊重兒童心理的審美標準。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也可以在對比中得以直觀展現。
比如辱罵之中,有人翻出國外的小學課本,讓人感嘆教材居然可以這麼美。
有人翻出不同時代的國內語文教材進行對比,讓人感嘆我們的教材也曾美麗過。
相比數學,語文在小學教育中承擔的任務要多不少。除了肩負識字的基本目標,對於學生的語言表達、人文社科啟蒙、民族情感塑造乃至政治認知也起著重要作用。
也正因如此,翻看不同年代的小學語文教材,我們不僅可以看出時代審美的變遷,更可以得見時代主旋律的劇烈變化。從這些變化之中,我們可以看出,小學教材為何會在美醜之間左搖右擺,是插畫作者的問題,也是不同時代的社會心理問題。
它們雖是小學教材,連起來看,卻堪稱一部史詩。
1. 鬥爭
成長於90年代的少年們,擁有一個“其樂無窮”,那便是小霸王其樂無窮。
而成長於六七十年代的少年,擁有的“其樂無窮”更是多了兩個: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彼時,奮鬥二字,是中國民眾日常主題之一。而這個主題當然也貫穿小學教育之中——70年代的眼保健操開場白都是“為革命保護視力”,提醒孩子們,你們的身體不僅僅是自己的,也是革命事業的。
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當時的語文課本儘管面對的是小孩子,但字裡行間依然奔湧著革命熱血。
比如這套70年代的北京市小學語文課本,如今讀來可謂驚心動魄。
內容上,為了激發接班人們的戰鬥意志,談及過去,需苦大仇深,集中展現舊社會地主老財、黑心資本家的罪惡,窮人連糠窩窩都吃不上。說起現在,則展現翻身工農把歌唱,攜手建設社會主義的滿腔熱血。
即便課文主題是日常生活,也被勞動、戰鬥、運動這三大主題佔據。在這樣的指導之下,“愛”這個世界上最為動聽的詞彙,和兒童的個人情感生活無關,而是和他們的身體一起,都奉獻給了國家、偉人、工人、農民、軍人、生產勞動、革命事業。
插畫,有著鮮明的蘇式宣傳畫風格。不論男性女性,均身姿挺拔,說起話來充滿戰鬥精神,勞動起來不知何為疲倦,戰鬥起來無懼槍林彈雨。
這樣的插畫風格在當年發展得相當成熟,觀感陽光向上,質樸剛健,至今依然有其獨特的美學價值。
但整套教材下來都是這一個風格,未免有些單調。而且兒童的形象,也在按照成年革命鬥士的標準去塑造,忽視了兒童本身渴望關愛、渴望童趣的內心需求。
而課文中湧動的戰鬥指數,也從低年級到高年級逐漸增長。
由於篇幅所限,對於這套教材就不做過多敘述了。
2. 春風
70年代末,改革春風吹進神州大地後,鬥爭不再是民眾的生活主題。
到了80年代,幫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四有新人”,成為新時期語文教材的教育目標。彷彿只在一夜之間,小學語文課本便褪去了一切硝煙,迴歸平常。
但這種平常,依然有著深刻的意義。
人性的迴歸,是80年代思想界的一大主題。在興盛一時的人文主義思潮中,知識青年們發現“人該如何對抗異化、追求自由”是馬克思原著最吸引人的地方,他們將直麵人類慾望的弗洛伊德買到脫銷,他們見證了中國搖滾的誕生,跟著崔健第一次歌唱“我”而不是“我們”。
80年代由三聯出版的“新知文庫”
在對人教版數學教材的炮轟中,被網友讚譽為“最美語文教材”的語文教材,正是誕生自思想最為活躍的80年代。
史航回憶當年看大陸引進的第一部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時曾感慨:
我們之前在自己的國家裡鬥來鬥去,突然發現別的國家的人不用鬥來鬥去,於是會關心他們是怎麼生活的。不光人類,還關心天上的鳥怎們活著,海里的魚怎麼活著。知道了大自然更多的東西后,內耗的心思會弱些,起碼不至於更想把自己的領導打成右派,或者檢舉自己的隔壁是美國特務。
而80年代末的這套語文教材,同樣可以讓一代少年們獲得這種薰陶。
昔日被邊緣化的知識分子、文藝工作者重新獲得尊重。他們也可以為語文教材的編撰發光發熱。比如80年代的多版小學語文教材的封面、插畫,便出自藝術家武奎英之手。
由武奎英擔任全套封面設計的80年代語文教材
這套80年代末語文教材,武奎英擔任前4冊封面設計
儘管諸多插畫依然有著蘇式風格,但卻可以看出,日常的、自然的美得以迴歸。特別是1~4冊的封面,至今看來依然覺得清新脫俗。
這種給人留有想象空間的美感,在日後的語文教材封面上幾乎絕跡,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而教材插畫的主題,也在宏大敘事外豐富許多。表現愛的物件時,不再那麼遙不可及,不再那麼敵我分明。
愛的物件有了親人:
有了同學老師:
有了小動物:
有了大自然,有了日月星辰:
愛的來源和親身經歷息息相關,不再是一種超越年齡的歷史包袱、重大責任。
而學生們的身體,也不再被定義成被事業需要的工具,做晨間操只是為了自己:
必不可少的愛國主義教育,也少了許多口號式的灌輸,而是透過展現祖國山河的美,來薰陶這一代少年的內心。
這些新的變化,都與80年代的社會思潮有著直接關係:以人為本成了教育工作者們要考慮的課題,藝術家的地位也迴歸正常。
這或許也是多年以後,依然有人讚譽80年代教材最美的原因。
語文教材出現的新氣象,在90年代繼續湧現。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
——1993年3月7日,《春天的故事》歌詞在《深圳特區報》發表。
此時,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經歷短暫搖擺後,在1992年後得以繼續。85後的童年,也深受這個歷史程序的全方位影響。
而這一年4月,人教版語文課本再次改版。以時間推算,《我愛我家》賈圓圓的學弟學妹們,用的便是這套教材。
六年製版
五年製版
這套教材一直用到90年代末,甚至世紀初也有部分地區在使用,可以說是85後以及部分90初的集體回憶,班長用的也正是這一版語文教材。
而這般教材在插畫上最顯著的變化,便是告別了蘇式宣傳畫的寫實畫風,風格變得多元。
有色彩絢爛的水彩畫:
有略帶日系風格的漫畫:
還有大量觀感有如童書,富有童趣的插畫,都可以激發少年們的想象力,薰陶他們的審美。
而七個小矮人這種西方童話形象的出現,也可以說是文化日趨多元的縮影。
擁抱世界的同時,對於傳統文化美感的展現同樣沒有被這套教材忽視。中國風的插畫,在這套教材中佔比不低。
而對於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想象,從80年代就開始成為教材插畫的一大主題。林立的高壓電塔,賓士的列車,壯闊的大橋,先進的海上油田,都是波瀾壯闊歷史程序在小學課本中的縮影。
到了90年代,市場經濟建設更是成為最大的時代主題。在那個很多縣城連10層以上建築都不多見的年代,高樓大廈林立,交通網四通八達的現代化城市,成了國人對於美好未來的集體想象。而這種社會心理,在這一套小學課本上同樣有著投射:
以至於在這套90年代初的教材中,你能看到巨大飛船和懸掛式地鐵在城市上空穿梭,造型前衛的汽車在公路賓士,極具科幻感的社會主義賽博城市。
小學五年級課本,還對電腦進行了科普。主人公用的還是一臺DOS作業系統的電腦。而從文字描述上看,這不像是學電腦,倒像是一場人和人工智慧的戀愛,充滿對現代科技生活的憧憬。
回頭再看這套帶著一代人奔向新千年語文教材,就像朴樹唱得那樣:新世紀來得像夢一樣,讓我暖洋洋。
3. 美,是人的剛需
2000年以後,人教版語文課本歷經多次改版。
但就像是世紀初的國產動畫由於剛開始採用電腦製作,又過於追求產量和速度,經歷了明顯的審美滑坡一樣。
從《黑貓警長》到《藍貓淘氣3000問》,國產動畫在世紀初出現肉眼可辨的審美滑坡
這一時期的語文教材的插畫,特別是在封面的水準上,同樣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電腦處理的痕跡過重,失去了質感;顏色過於飽和濃豔,質感山寨。
可以說,小學教材美術水準的下滑,是早就發生了的事實。
《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插畫對比
只是在這經濟狂飆,全民追逐財富,不停地起高樓宴賓客的二十餘年裡,除了魯迅的多篇課文被砍之外,小學語文課本引起廣泛討論的話題並不多。關注封面、插畫是否足夠具有美感的人,更是寥寥無幾。
甚至直到現在,還有人覺得世紀初的語文教材最美,這顯然是情懷濾鏡使然,標準只是自己用過,沒有進行充分的對比再下結論。
著名畫家吳冠中曾經說過:“今天中國的文盲不多了,但美盲很多。”
這話雖然不好聽,但卻有其道理。我們全面掃除了文盲,極大程度上解決了貧窮,卻未能掃除美盲。
不知何為美,對於醜的感知同樣不會敏感,甚至“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
對於“美”的缺乏關注乃至無視,何止發生在教材領域。
孩子們看的電視動畫早就喪失了“中國學派”的風骨,我們看的網路電視劇早就充斥著過於豔俗而質感全無的佈景,我們家門口飯店超市的牌匾早就變得一刀切。
這種感知上的缺失,也是這套醜出新高度,卻用了長達9年的數學教材,直到現在才被罵上熱搜的原因之一。
所以小學教材可以變醜卻不被人發現,何嘗不是這個時代的特色?
不知何為美,也就不會對於美好事物的遠去乃至消失,產生感知、警覺。
以至於我們到今天才發現,80年代的課本已經足夠美了。以至於我們在這些年才發現,早在一百年前,我們的教育工作者、美術家們,就已經創造出尊重兒童的天性,關注兒童興趣點的教材了。
一個事實:80年代那批負責教材的藝術家,小時候用的正是這套教材
我們根本沒必要一味強調“推陳出新”,投入大量資源製造經不起時間考驗的垃圾,卻丟掉了本就足夠美的東西。
朱光潛先生說過:“人所以異於其他動物,就是在飲食男女之外還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
這句話,其實也告訴了我們該如何徹底避免醜教材的出現——
那些自認替孩子健康成長操碎了心的相關工作者,拿著放大鏡尋找一切可能拐跑下一代人價值觀的元素,怕他們變得不聽話,怕他們愛錯了物件,卻從來沒有擔心過他們會變得不辨美醜。他們過濾了一切不安分因素,卻唯獨放過了“醜”。
究其本質,是他們忘了孩子是需要被尊重、需要追求美的人。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蹦迪班長 (ID:MrDisco007),作者:Mr.Di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