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舍離》中的一句話,只有短短的25個字,精闢且直擊心靈深處
第一次聽到“斷舍離”,以為是一個佛學的名詞。大概和“愛別離”、“求不得”一樣,屬於“人生七苦”那一掛。後來看到書才知道,這是日本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提出的一種“人生整理觀念”,它已經在日本盛行多年了。
山下英子的《斷舍離》原著2009年出版,2013年起開始被引進中國,至今已經有七年時間。“斷舍離”這三個字,如今已經滲透我們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無數次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場合,被人反覆提及。運用範圍之廣,早已超出了它原來描述的範圍。
而這一本書,之所以至今仍能高懸各大書籍網站排行榜的前列。只是因為這書中的25字精髓:無能為力的事,當斷;生命中無緣的人,當舍;心中煩鬱執念,當離。
一、《斷舍離》中的人生哲學
日本雜物管理師山下英子的這本著作,自初版被引進國內以來,十年間累計重印七十餘次,銷售量超過兩百萬冊。書中透過一種家居整理的辦法,啟發個人對人生的管理態度。思路奇特,非常有新意。
斷舍離這三個字,斷的意思:斷絕購買那些奢侈而不實用的東西的慾望。舍,就是捨棄那些對自己全然無用的,或者已經破爛不堪用的東西。離,就是離開對物品的執念。
人類是有貪慾的,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貪婪的慾望有時候會變成“購物狂”。讓我們經常會購買過多的物品,或者是一直覬覦那些昂貴的奢侈品。
人生整理的關鍵,就是要斷絕這類不恰當的慾望。花掉半年、一年的工資,去買一件不適用的貂皮大衣,或者是名牌包包。如果它明顯超出了你的消費能力,就應該“斷”絕這個念頭。
舍,就是指對於你生活中那些已經用舊用破,再也不適用的東西說“拜拜”。就像和無緣的人說再見一樣,留下它們除了影響房間的整潔,也沒有什麼好處,畢竟“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最後是對於那些自己一直想要,卻又得不到的東西,應該放下執念。俗語有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比如:你一直想要一個限量版的名牌手袋,可是它就是沒有怎麼辦呢?你應該選擇不想它、離開它。而不是想方設法,託人花重金去購買。
在現實生活中,當你遇到別的事情時,也是這樣。對於一個自己求而不得的東西,絕對不要“加重砝碼”去追求,而是應該瀟灑放手,選擇“遠離”它們。
因為隨著年歲增大,你漸漸就會明白:畢竟我們“求不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根本不值得為它們浪費我們寶貴的時間。
這本書就是教人怎麼擺脫物慾的控制,絕對不要做物品的奴隸,我們應該好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二、“人生整理”是通往成功之路的關鍵
先前閱讀了《獨立宣言》起草者、美國開國元勳之一的富蘭克林的自傳,他在書中提到自己成功的幾點成功經驗,其中一條就是:秩序。
他平時喜歡收拾整理房間,每天安排好工作日程表,從不讓自己的辦公桌變得亂糟糟。並且他不飲酒,不過量飲食,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得井井有條。
富蘭克林雖然沒有接觸過“斷舍離”的思想,但是他自創的一套生活管理經驗,與後世的山下英子不謀而合。比如在“斷”這一方面,他主張節儉,除非於人於己有利,否則絕不亂花錢。
在“舍”這一方面,他的做法就是經常清潔自身的房間。絕不讓多餘的東西佔據自己的空間。在他旅行的途中,他也會拋棄大量對他無用的東西。
在“離”這一方面,富蘭克林做得最好的就是控制自己的各種慾望。對於一些非常喜歡的事,只要認為對自身沒有好處,他也儘量少做或者不做。
富蘭克林年輕的時候其實是一個比較風流的男人,他從前當過印刷廠排字工。為了謀生,他一直在外漂泊。曾經與一名女子定情,可是在外面他又與朋友的妻子有染。後來,他非常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成功地控制了不恰當的慾望。
除了富蘭克林,現實中許多名人也喜歡透過整理物品來認識自己,順便替自己打開了“靈感”的大門。同時,如白巖松等人,也提出過類似的理念。
學會“斷舍離”,可以幫助你在整理家務時,正確地斷絕過分的慾望,扔掉無用的東西,放棄一些得不到的念頭。更高效率地收拾好房間,同時能幫助自己清醒地認識自己。
《斷舍離》是一本小書,理解起來非常容易。因此有一些人粗略地翻了翻,就認為已經窺得了書中的全部奧秘。但是,事實上它除了是一本講物品整理的書,當中還包含著一些哲理。
日本人做事比較細緻,日本文化喜歡把一切看似簡單的東西上升至“道”的高度。比如中國唐人有飲茶的習慣,傳到了日本,就被弄成了“茶道”,而日本的武術則叫“空道手”。而“斷舍離”其實也是一種“道”,是講人生的整理之“道”。
透過一種“道”的形式,讓一切的行為變得都具有儀式感。人們用慎重的態度去對待事和物,一旦有了“儀式”,就等於有了“承諾”。然後這種“承諾”就會反過來會影響到人的大腦,變相催促你去完成某一項工作。
結語
書上常說,中國是一個禮儀之邦。這就是說,在古代,中國人是非常講究“儀式感”的。這種儀式可以外化我們心中的信念,鼓勵我們一直堅持自己的本心,輕鬆地走上人生的坦途。
後來,中國人不那麼注重儀式了,但是這點卻被日本人活學活用,成就了茶道、花道、劍道等各種道。如今,它們又透過《斷舍離》這種整理人生之道,傳回了中國。
學會了 “斷舍離”,可以幫助我們斷絕無能為力,舍卻命中無緣,離開憂慮煩惱,直達快樂智慧的彼岸。一本人生整理的書,卻給人讀出了禪學的味道,無怪能在中國暢銷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