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寫紅樓人物,對林黛玉最為偏愛,文筆細節之間處處顯示其對林妹妹的“寵溺”,比如第3回“林黛玉進賈府”,可謂是此書開篇之大關節,賈母、王熙鳳、賈寶玉、邢王夫人、迎探惜三春,均在此回出場。
曹公詳細描繪了榮國府諸人的穿著服飾,言語行為,即便是對榮國府僕人,曹公也不吝筆墨地稱“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的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初進榮國府大門,記“門前列坐著幾個華冠麗服之人”,曹公刻畫這些主子、奴才,均用的是尋常筆法,或寫服飾,或寫言行,唯獨對林黛玉,則更多是在描繪她的神韻。
細心的讀者會發現,縱覽第三回“林黛玉進賈府”,全回並沒有提到林黛玉的衣裳服飾,而更多是在描繪林黛玉的心理,比如剛棄舟登岸之時,林黛玉心裡想的是:“母親曾說過,她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她近日所見的這幾個三等的僕婦,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況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
再如其後林黛玉前去拜訪賈政,賈政外出不在家,王夫人接待了黛玉,期間在座位選擇上,又有林黛玉的一段心理描寫:王夫人卻坐在西邊下首,亦是半舊青緞靠背坐褥,見黛玉來了,王夫人便往東讓,心中料定這是賈政之為,因見挨炕一溜三張椅子上也搭著半舊的彈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
第3回還有很多此類的黛玉心理描寫,筆者此不贅述了。曹雪芹的筆力深厚就在於此,他很清楚自己要塑造的每一個人物的特點是什麼,比如王熙鳳,她是榮國府管家,為人世俗爽利,所以就側重描寫王熙鳳穿金戴銀,身量苗條,體格風騷,出場便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與鳳姐人設的鋪墊具有重要作用。
反觀林黛玉,曹公著實要塑造她的智商與情商,所以乾脆拋棄服飾和容貌描寫,直接透過林黛玉的心理活動,來告訴讀者——林黛玉雖年僅七歲,可心思之深沉、為人之謹慎,絲毫不遜色於一個成年人,如此一般,林黛玉“心較比干多一竅”的高智商女子的人設便顯現在讀者面前,此敘事筆法,絕妙至極。
除此之外,林黛玉的人格魅力被曹公描繪到了極致,筆者僅以“吃茶”一事作為例子,來進行詳細分析:
林黛玉飯後吃茶之情節
林黛玉初來賈府,很多規矩、禮數都需要慢慢磨合,而飯後吃茶這件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林黛玉在自家飯後飲茶的規矩與賈家不同,由此產生一件小趣事,且看原文:
當日林如海教女以惜福養身、雲飯後務待飯粒咽盡,過了一時再吃茶,方不傷脾胃。今黛玉見了這裡許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不得不隨的,少不得一一的改過來,因而接過茶,早有人捧過漱盂來,黛玉也照樣漱了口,然後盥手畢,又捧上茶來,方是吃的茶。——第3回
簡單來說,林黛玉在姑蘇自己家的時候,都是飯後過一段時間再喝茶,這樣對腸胃好,所以林黛玉在賈家,剛吃完後就捧上茶來,黛玉有些尷尬,到底喝還是不喝?結果黛玉觀察其他人,發現這個茶只是用來漱口的,不是喝的,於是模仿著其他姊妹們漱口,然後再喝其後端上來的飲用茶。
這個情節很瑣碎,很多讀者都是一眼看過,並未覺得其中有什麼異樣,最多就是覺得林黛玉很聰明,知道模仿迎探惜三春,看她們怎麼做,自己跟著怎麼做,如此而已,但筆者私認為,黛玉吃茶這個情節著實大有分析的空間。
林黛玉性格中的“慎”與“狂”相矛盾
從林黛玉進賈府開始,便小心謹慎,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多走一步路,生怕被人嘲笑;其後飯後飲漱口茶,若是尋常人,恐怕早就一飲而盡了,哪裡管他是不是漱口茶,但林黛玉偏偏注意到了,並且小心謹慎地模仿其他姊妹的做法,這些行為模式背後其實蘊藏著黛玉的自卑心理!
林黛玉在姑蘇的物質生活肯定是不如在賈府的,因此她初進賈府之時,心態上的自卑感並不異於“劉姥姥進大觀園”,只是劉姥姥本是粗人,不在乎被嘲笑,但林黛玉卻很在乎這一點,她不願被人嘲笑是個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所以異常刻意地觀察、注意,以便讓自己的行為符合賈府的規矩。
我們身邊並不乏這樣自卑的人,因為自卑,所以沒有自信,每做一件事之前,總是戰戰兢兢,看別人怎麼做,自己也跟著去做,生怕會出醜,這一點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可問題在於,林黛玉性格中又有“狂傲”的成分在,似乎與這一份“自卑”相矛盾。比如第7回,周瑞家的奉命給林黛玉送宮花,林黛玉見最後一個才給自己送宮花,便責備周瑞家的: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給我!
再如第18回,元妃省親,命令賈府眾姊妹們做歌功頌德的應制詩,林黛玉見無法好好施展才幹,於是“胡亂”做了一首五言律,只是應景而已,即便是元妃命令,林黛玉也敢“胡亂作詩”,敷衍一番,可見黛玉骨子裡是有傲氣的。
言之到此,諸君應該也能感覺出問題所在了,林黛玉到底是自卑?還是狂傲呢?為何她能同時兼備這兩種性格。
曹雪芹以中庸之道刻畫完美的林黛玉
筆者認為,曹雪芹是按照“完美”的形象來打造林黛玉的,因此,她的自卑,更多是像“謹慎”,她的“狂傲”,則更多像是“清高自許”,不落俗套!
現實中的人要做到這一點是很難的,狂傲之人,往往會滋生居高臨下之感,以致於被這種優越感毀掉;自卑之人,則往往裹足不前,行事戰戰兢兢,難成大事,而林黛玉,完美將此兩種品格化為謹慎和清高,與儒家的中庸之道,不謀而合。
《論語》中曾有一個故事: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翻譯過來是:子貢問孔子,師與商這兩個人誰更賢明些?孔子回答:師過於賢明瞭,商則離賢明還有些距離。子貢又問:老師您的意思是,師這個人比商更賢明是嗎?孔子回答:非也,超過和沒有達到,都是一樣的。
筆者認為就好比吃飯,你的飯量是一定的,你只能吃二兩的飯,如果強行讓你吃三兩,必然會撐壞腸胃;但如果只給你一兩飯,又會吃不飽,過猶不及,正是此意。
曹雪芹無疑將林黛玉的性格與中庸之道相結合,她雖自卑,卻能將這種自卑“中庸化”,將原本貶義的自卑性格變成“謹慎”,幫助自己小心處理好初入賈府的各種禮數問題;同時林黛玉雖然狂傲,卻又將這種狂傲中庸化,變成人人喜歡的“真性情”,以致於到了後期賈寶玉、薛寶釵,乃至眾多丫環們,都喜歡跟林黛玉相處。(林黛玉前期曾因未處理好狂傲的個性,以致目無下塵,園中下人多不喜與她玩笑。)
所以,一個小小的吃茶情節,卻能透露出林黛玉異於常人之處,包括脂硯齋批語也歎服:觀此則知黛玉平生之心思過人。
可嘆過慧易夭,林黛玉太過聰明,反而墮入了“巧者勞而智者憂”的命運漩渦之中,她早已悟透自己和寶玉之悲劇結局(第32回黛玉之嘆),以致於心神憂慮,最終淚盡而亡,只能為之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