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的中國實踐

綠水青山的中國實踐

位於昆明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的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會場。本報記者 何欣禹攝

綠水青山的中國實踐

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哈尼梯田裡的稻穀成熟,一派豐收景象。陸 忠攝(人民圖片)

綠水青山的中國實踐

三江源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卓乃湖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在給藏羚羊幼仔餵奶。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攝

10月11日至15日,202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即COP15)在雲南昆明舉行。大會期間,舉辦了生態文明論壇,其中一個主題分論壇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理念到實踐”。在這場關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國際性會議中,聚焦中國的“兩山理論”,旨在探討“兩山理論”的轉化機制和路徑選擇,為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協同提供解決方案。

生物多樣性關係人類福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兩山”理論的實踐中,我們是怎樣保護生物多樣性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又是如何增進人類福祉的?在COP15大會現場,本報記者聽到許多鮮活的故事。

國家公園的積極探索

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腹地,常住人口3000多人。

在國家公園建立之初,鄉民們的去留曾讓決策者頗費考量。

北京大學教授、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創始人呂植說:“通常認為,人是造成破壞的一個原因,所以在三江源國家級保護區最初成立的時候,也是希望把核心區的人全部移到外面去。但移民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工程,若處理不好,對民生的影響非常大。”

世居於此的昂賽鄉村民與野生動物友好相處、彼此相依,已成為自然生態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最終,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採取了將原住民留在核心區內的做法,在保護區內力爭兼顧保護與發展。

國家公園試點成立後,整個昂賽鄉畜牧業的規模控制在3萬頭左右。

“5年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我們最重要的一條經驗就是始終堅持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實施‘一戶一崗’的管護,讓牧民在保護生態的同時也能過上好日子。”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王湘國說。

昂賽鄉村民才仁尼瑪就是其中一員。“一戶一崗”公益崗位不僅讓他獲得了穩定的收入,還有了更多觀察認識自然的機會。如今,他可以透過糞便、腳印分辨出不同的野生動物甚至大型貓科動物雪豹的行蹤。

才仁尼瑪的身份不止這一個,他還是當地極受歡迎的自然體驗嚮導。2019年,公園管理局向昂賽鄉授予“自然體驗”特許經營權,為這裡的牧民家庭增加了新的生計。以合作社為主體,牧民經過培訓可擔任自然體驗嚮導、司機並作為接待家庭,帶領自然體驗者觀察記錄雪豹等珍稀野生動物。

“我國率先在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中將履行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與保護工作結合在一起,以多種方式進行了真正的生態產業化,使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在部分國家公園相關區域實現了主流化,三江源就是很好的例證。”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蘇楊在大會發言中說。

2021年10月12日,三江源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昂賽鄉的牧民們依舊和野生動物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生態農業高效增收

在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境內,層層相疊的梯田絢爛奪目,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紛至沓來。在這如詩如畫的梯田稻背後,是保護生物多樣性帶來的饋贈。

“一般的水稻品種種植3-5年就會退化淘汰,但這裡的水稻品種連續種植百年而經久不衰。”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說:“經過我們研究,其中的奧秘就在於當地保持了較好的生態環境、保持了較好的生物多樣性。經過長期發展,水稻品種具有遺傳多樣性特徵,有助於產生品質優秀的大米。”

保護和利用農業生物多樣性,是助力山區農民實現減貧目標的重要途徑。

“除了遺傳多樣性,還能利用物種多樣性相互耦合的原理,讓中藥材迴歸山野林中,不使用農藥化肥。這樣一來,藥材不僅質量好,且不與糧食蔬菜爭地,助力山區群眾減貧效果顯著。”朱有勇說。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國際生態系統管理夥伴計劃主任張林秀也分享了中國雲南的案例。她表示,在雲南省麗江市的寶山石頭城,山坡陡峭、災害頻發、經濟相對落後,但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當地透過對村民進行技術培訓,對傳統土特品種進行收集並與市場對接,實現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祝良帶領團隊專注於羊肚菌資源的收集保藏和創制利用。雲南地形地貌複雜,海拔高差懸殊,立體氣候顯著,土壤型別各異,雨熱同季,為真菌繁衍提供了優越條件,形成了海內外聞名的“真菌王國”。在收集的8920餘株細株中,楊祝良團隊篩選出“昆植1號”和“昆植2號”等高產種質30餘株;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將大田種植的成菇率提高了20%-30%,將種植週期由過去的120天-180天縮短至60天-100天。2017年至2021年,示範種植1.96萬畝,實現純收入1.92億元。羊肚菌的成功栽培,既發展了經濟,又保護了野生資源。

典型地區的示範作用

“過去一些人可能認為,環境保護會阻礙經濟發展。但據我們的調查,現在超過50%的公眾認為保護環境會帶來很多新的經濟機會,前景會越來越好,如果要在環境和發展之間做出選擇,絕大部分人都要綠水青山。”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所長張永生表示,過去10年,有80%的中國人認為生態環境有所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明顯提升了中國的發展質量和人民福祉。

“2017年10月,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那邦鎮那邦溼地出現了一隻鸛嘴翡翠。”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楊曉君說。那一次,這隻在中國僅分佈於雲南的鳥類,在那邦溼地停留了197天,吸引了近3000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好者。“這些吃住在那邦鎮的‘鳥友’,至少帶來了50萬元的經濟效益。小小的一隻鳥,為當地帶來了50萬元的收入,不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最好證明嗎?”楊曉君說。

良好的生態環境,既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說,自2017年以來,生態環境部共命名了362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13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2021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模式與典型案例,總結形成了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工作、生態加複合產業、生態市場、生態金融、生態補償等8種轉化模式,這些都為實現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協同提供了重要參考。(本報記者 何欣禹)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10月20日 第12 版)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555 字。

轉載請註明: 綠水青山的中國實踐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