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志 | Yotel回到“膠囊酒店”始源地

商業志 | Yotel回到“膠囊酒店”始源地

觀點網莉莉去紐約市中心旅遊,走進時代廣場附近一家酒店,廣告牌是藍紫色燈光的“yotel”。

花費摺合約2000元人民幣在自助機器上辦理入住後,透明玻璃窗內一隻約3米高的機械臂在儲存行李,給過小費、到達房間後,機器人服務員優伯特(yobot)會送上需要的食品飲料。

在電動智慧床上躺了會兒,莉莉覺得房間很小,走到公共休息區。和她一樣的年輕人在看書、聊天、辦公,玩了一會兒後,她想,晚上或許可以去酒店裡的健身房和酒吧看看。

明天,她只需要5分鐘車程就能到時代廣場,再坐兩個小時能到新澤西州,交通很方便。

這是英國品牌Yotel集團一條重要產品線,yotel酒店,主打城市中心微型輕奢居住,擁有獨特的機器人禮賓服務。

就在7月25號,yotel集團官網訊息顯示,將在日本東京最理想和最具活力的社群之一“銀座”(Ginza)開設yotel酒店,步行15分鐘就能到重要交通樞紐東京車站。

這是yotel的日本首店,也是亞洲第五家店,將於2024年開業。

小小空間

2020年,莉莉在土耳其伊斯坦布林機場等待轉機,因為下一班航班等待時間太久,便走進一家機場酒店——yotelair,這也是歐洲最大的機場酒店,能提供456間客房。

同樣藍紫色的條形燈光下,她在自助機上完成登記入住,用大約670元人民幣在電動智慧床上休息了4個小時。除了床和迷你衛生間,要想活動,只能走出客房去公共空間。

睡好後離開酒店,出門就是機場出發層,順利值機。

2022年透過旅遊住宿機構實時查詢,住一整晚大約需要1900元人民幣。因為可以按4個小時起步預約,入住率可能超過100%。

這是Yotel集團旗下另一條產品線,通常位於機場和繁忙的交通樞紐,轉機換乘的人需要休息時,會想起這類酒店。

空間小、智慧化、舒適、相對不貴,這是消費者給yotel酒店的評價標籤。這也是2006年創始人西蒙(simon woodroff)在一次飛行後,想給旅客提供的入住體驗。

那時,西蒙坐飛機被升為頭等艙,他在飛機艙內小小空間裡睡了一個好覺。他感受到,如此有限的空間,經過精巧設計,同樣能帶來高階、舒適的感受。

後來,他和團隊聘請專業機艙設計師建造出第一個仿客艙房間,可以自助入住,房型創新,結合了很多無線充電、電動智慧床等黑科技。

2007年,第一家yotel在倫敦開業,而後更多yotel酒店在全球佈局。截至目前,官網顯示已能被訪問的有22處。

2017年,全球最大酒店集團之一starwood喜達屋出資2.5億美元與yotel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回到日本

這種客艙式設計同樣借鑑了日本“膠囊艙”概念。

1979年,著名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把建築從外形到內部都設計成堆疊排齊的艙體。這在80年代房地產飛速發展、地價頗高的日本,極大地提高了空間使用效率。

日本對於廉價的休息處需求非常大,“打工人”加班晚一點回去就沒有電車,打車非常貴,所以需要一個乾淨便宜的地方暫時休息一晚。

據瞭解,按照東京計程車標準計價方式,根據車型大小,乘車起價一般為580日元(32.3rmb)、600日元(33.5rmb)、660日元(36.8rmb)不等,晚23:00時至清晨05:00時間費用加收30%。也就是說,50多塊打車在北京能跑十多公里,在東京只能跑3公里。

東京新宿一般旅館價格大概是1000人民幣左右一晚,但是膠囊旅館可以便宜到200人民幣一晚。所以,如果北京酒店平均價格按照300元一晚來算,膠囊旅館最多收費80元。

打車不如住宿,對於日本的年輕人來說,便宜、舒適、方便臨時歇腳的地方非常重要。從這一點來看,yotel廉價高效的基因似乎非常適合日本。

但yotel也同樣注重智慧化和舒適體驗,從消費者目前的評價來看,價格並不低廉,只是相較而言的低價。

雖然空間使用效率高,但位於關鍵熱門地段,或許在盈利上更需平衡。

Yotel目前在東京新設的酒店,擁有244間客房,同樣提供標配的機器人禮賓服務、電動智慧床等等。

YOTEL執行長Hubert Viriot認為,作為集團旗艦產品,YOTEL Tokyo將成為在日本推廣品牌的墊腳石,這是一個對YOTEL具有戰略重要性的市場。

商業志 | 傳統正在被改變,變化與融合中的商業發展史。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709 字。

轉載請註明: 商業志 | Yotel回到“膠囊酒店”始源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