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者吳卯斌在研究過程中發現,1條約250g的尖吻蝮(Deinagkistrodonacutus,俗稱五步蛇)因吞食1條重約150g的蛇之後,在地上翻滾不休,窒息而死。
Mittleman等在1976年發表一起在日本該蛇咬傷並引起腦出血致死的病例,之後的1985年,日本也有一起兒童被這種蛇咬傷導致腦出血死亡的案例,日本已經將此蛇列為毒蛇,並對它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也成功製造了血清。
這種蛇聽起來是不是有些可怕?其實它非常常見,很多朋友看到照片後一定會覺得眼熟,原來就是它呀~這種蛇就是我國分佈最廣的蛇之一——虎斑頸槽蛇(Rhabdophistigrinus),也被叫做虎斑遊蛇、野雞脖子、竹竿青、雞冠蛇等等。
它隸屬於遊蛇科頸槽蛇屬,主要分佈在東亞,具有三個亞種——中國亞種、日本亞種和臺灣亞種。
虎斑頸槽蛇體背面呈翠綠或草綠色,前段頸項區兩側有黑色與桔紅色斑塊相間,頸部正中有一較明顯的頸槽,枕部兩側有較大的黑色斑塊,間以紅色,身體後段桔紅斑不顯,只有方形黑斑。
虎斑頸槽蛇喜歡在田地、路邊,尤其是水邊活動,喜歡捕食蛙、蟾蜍、蝌蚪,偶爾也捕食魚、鳥類和鼠類。受驚或者發怒時,它的身體前半部分會豎起,頸部膨大變扁,身體呈S型彎曲。
攻擊姿勢的虎斑頸槽蛇,有些像眼鏡蛇
在我國也曾發生過多起虎斑頸槽蛇咬傷引發嚴重出血、休克的病例,不過一開始人們對這種蛇認識不是很清楚,所以沒有引起人重視,甚至有人還將它拿來玩弄甚至當寵物飼養。
後來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這種蛇不僅有毒,而且還是少見的雙毒腺毒蛇(也就是說它有兩種不同的毒腺)。
虎斑頸槽蛇的兩種腺體——杜氏腺和頸背腺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毒蛇與無毒蛇的區別就是毒蛇具有毒腺和毒牙(溝牙或者管牙)。虎斑頸槽蛇之所以被誤認為是無毒蛇,就因為其與眾不同的毒腺和毒牙。
達氏腺
一般毒蛇的毒液是由位於口腔上的特化腺體產生,再經導管到達毒牙而排出的。而虎斑頸槽蛇口腔內並未發現這種腺體。
它的毒腺是一種典型的分支管狀複合腺體,稱為杜氏腺(Duvernoy’sGland),牛青山等於1994年發現虎斑頸槽蛇具有杜氏腺。杜氏腺主要存在於遊蛇科動物中,是由法國著名的形態學家GeorgeLouisDuvernoy首次發現,故名。
杜氏腺
從杜氏腺所在位置及胚胎髮育的研究證實,該腺體與其他毒蛇的毒腺為同源腺體,分泌物也與前毒牙蛇類分泌的毒液具有同源性。
杜氏腺分泌物中含有很強的凝血酶原啟用物,該啟用物能夠使纖維蛋白原水平顯著降低,會導致纖維蛋白持續出血。所以被咬傷後,往往導致嚴重的出血症狀,嚴重的咬傷會出現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會引起腦出血、肺出血、休克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等症狀,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死亡。
科學家對虎斑頸槽蛇的毒性和產毒量進行了研究:
Saka等研究發現,達氏腺分泌物對小鼠的半致死量*(LD50)分別為:0.265mg/kg(IV,靜脈注射),7.4mg/kg(M,肌肉注射)以及9.2mg/kg(SC,皮下注射)。
而人們常說的毒蛇——五步蛇(尖吻蝮)的LD50約為10mg/kg(SC,皮下注射),而虎斑頸槽蛇靜脈LD50超過絕大多數蝰科毒蛇,也就是說單論毒性而言,虎斑頸槽蛇杜氏腺分泌物具有很高的致死性。
*半致死量是指在動物急性毒性試驗中,表示在規定時間內,透過指定感染途徑,使一定體重或年齡的某種動物半數死亡所需最小細菌數或毒素量。
研究發現,虎斑頸槽蛇的離體毒腺的平均產毒量為11.8mg,與蛇的體長和體重成正比。
這些資料表明,虎斑頸槽蛇雖然毒性較強,但是毒液含量低,如果全部注射在皮下或者肌肉,只能毒死體重1.3kg以下的動物,對人類說是並不致死。
但是如果全部注入靜脈,就能毒死44kg以下的動物,如果蛇的體型大,也可能毒死體型更大的人。
後毒牙遊蛇杜氏腺(ABC)與前溝牙毒蛇毒腺(DEF)比較
杜氏腺與一般的毒腺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常的毒腺具有大型的細胞外毒液儲存囊,可以儲存毒液;而杜氏腺排列緊密,沒有大的毒腺分泌管腔,所以排毒量較低。
2.大多毒蛇的毒腺都有排毒管與毒牙相連,可以將毒液直接注入毒牙中;杜氏腺的腺體開口位於上頜齒後方,分泌物透過一根導管流至口腔,而導管與後毒牙並不相連。
3.毒腺周圍有肌肉,可以收縮並將毒液注入到傷口中;而杜氏腺並無肌肉附著的腺體上,口腔內肌肉擠壓而使毒液排出毒腺並流入傷口。
毒牙
毒牙(Fang)是毒蛇的“武器”,可以將毒液注入獵物體內。
無毒蛇的頭骨,不具備毒牙
傳統的毒牙可以分成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