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冬日來桃鄉打卡咖啡館,這樣“也行”

由 圖門耘 釋出於 休閒

初雪靜靜地落在玻璃窗前,屋外一片潔白;屋內咖啡香氣縈繞,三兩好友相聚度過閒暇的午後時光——平谷區山東莊鎮桃棚村的“也行”咖啡館在朋友圈悄然走紅,到此打卡成為冬日溫暖的小確幸。咖啡館“十一”期間開始營業,無論是下雨還是下雪,總能座無虛席。一間開在山鄉的咖啡館也能火?近日,記者走進“也行”,探尋鄉創背後的故事。

農房變身咖啡館

山間的風帶著寒意,剛下過雨的村子晨霧朦朧,桃棚村的瀝青路被沖刷得溼潤整潔,路邊有觀賞菊點綴,大幅的龍貓牆繪讓整個村子更有活力。

山東莊鎮桃棚村被評為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有著濃厚的紅色歷史文化背景,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也是平谷第一面黨旗升起的地方,村子周邊更是生態景區環繞。

“村裡開一間咖啡館,挺新奇的,有時候村口的停車場車都滿了。”桃棚村黨支部書記符寶森介紹。

沿著“之”字型的小路向上走去,就是“也行”咖啡館。院子門口的山楂樹掛滿了紅紅的果實,好像在歡迎客人到來。原木門、白色圍牆、乾淨透亮的玻璃窗彰顯著咖啡館主人的品位,站在院中視野開闊,四周高山林地一覽無餘。

“我們愛旅行,也愛住民宿。走過許多地方,最終還是被桃棚村吸引,這裡的群山森林、花鳥蟲鳴,舒緩的生活節奏,或是村裡淳樸的民風,都剛好符合我們心中理想生活的模樣。”咖啡館女主人林麗告訴記者,“修整院子的時候,特意保留了梨樹、山楂樹,沒想到真的可以結出很多果子,我們會把梨汁熬成棒棒糖,拿來跟客人一起分享,這種感覺特別美好。”

男主人葉國峰熱愛咖啡,也擅長木工活,這間咖啡小屋原本是他們家的廚房。屋子裡大到櫃子、吧檯,小到餐具、擺件都有出自他手的作品,實用且精細。夫妻二人都從事設計行業,屋內收集的一器一物都帶著旅行的記憶,他們對生活與美的追求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中。

今年因為疫情的影響,他們居家辦公的時間特別長,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我們的朋友也經常來家裡做客,在聊天中萌生出了將廚房改造成咖啡館的想法,覺得這樣也行。沒想到從試營業開始,客人就沒斷過。”林麗笑著說,“下雪那天,和來自北京城區的朋友聊到深夜,送他們出門的時候,靜靜的村莊,天空飄著雪,那情景真是令人難忘。”

為鄉村旅遊賦能

夫妻二人來自祖國一南一北,有一個不到三歲的兒子,自三年前在桃棚村租下這套房子,他們一直在努力打造一個溫馨、舒適的環境,希望生活節奏能夠慢下來,多些時間陪伴家人和享受生活,讓孩子在自然環境中慢慢長大。院內的樹屋就是葉國峰為孩子親手製作的。

“院子裡的滑梯,孩子一來就愛上了。喝杯咖啡、跟朋友聊聊天,不得不感嘆這裡真的有種魔力。”網友如此評價。

咖啡館開業時間不長,回頭客不少,工作日需要提前預約的,“到週末來玩的人比較多,很多客人都是去景區逛一逛,再來這裡歇歇腳。”林麗說。

“咖啡館這麼吸引人,這對村子來說是件好事,給遊客提供了一個新的遊玩打卡地,也帶動了周邊旅遊,提高了村子名氣,讓更多人瞭解桃棚村。”符寶森說,咖啡館為村子帶來了活力和創造力,不同的理念和文化創意為鄉村旅遊賦能,村裡新添的動漫壁畫就是受到小兩口的啟發而創作的,吸引了很多遊客到此拍照。

未來發展讓人期待

“魚子山草莓即將迎來成熟季,用時令的新鮮水果可以製作草莓蛋糕。”林麗說。“也行”咖啡館追求個性化的風格,尋求差異化的特色經營,咖啡種類不多,但樣樣都精心鑽研調配,名稱為“不確定”的甜品,讓人萌生出對未知驚喜的期待。

“每次做的甜品數量有限,做什麼也都不確定,客人來了要想吃特定口味,要看運氣。”夫妻二人對食材質量的把控、製作,懷著嚴謹的態度,對產品精雕細琢,不斷追求極致和專注。咖啡館獲得眾多網友好評是對夫妻二人最大的鼓舞,“小屋接待能力有限,我們準備再租一處民房,延續現在的風格將咖啡館擴建一下。”兩人對於在桃棚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

“鄉村創業還是要能引來人、留住人,桃棚村也儘可能地鼓勵和支援有想法的創業者,把區裡好的政策及時傳達給大家。村委會則是牽線搭橋的保障人,讓村裡每一個經營主體都不孤立。”符寶森說道。

俗話說“栽下梧桐樹,自有鳳凰來”。鄉創起始於情懷,致力於鄉村振興,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催生出大批獨具特色的休閒旅遊產品,成為鄉村發展的核心引擎。那些選擇鄉村創業的人將創新的力量注入鄉村發展之中,巧妙地將藝術味、生活味、鄉土味融合在一起,讓鄉村文化“再生”,為鄉村拉來了更多活力,讓美麗鄉村發展成美麗經濟。

夫妻二人分工明確,葉國峰負責製作咖啡,林麗忙著招呼店內客人。李嫣然 攝

初雪和樹屋。 受訪者供圖

“也行”咖啡配上“不確定”甜點。受訪者供圖

桃棚村村民手繪的動漫牆畫。李嫣然 攝

來源:平谷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