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之後生態保護成效顯著,野生動物種類越來越豐富。但是出現了新的問題,那就是‘人獸矛盾’。”2022年全國兩會期間,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這一問題,備受社會關注。
三江源國家公園於2016年3月試點建設、2021年10月正式設立,是中國第一批國家公園之一,也是中國面積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國家公園。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在理論學習基礎上,深入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人獸衝突調查研究”“野生動物與家畜爭食草場補償”等難題列入重點調研選題,探尋牧民如何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與動物和諧共存。
“‘人獸衝突’作為一個由來已久的全球性問題,已成為全球生態保護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難題。”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湘國坦言,由於三江源國家公園是世界上食物鏈最完整的地區之一,也是大型食肉動物分佈較廣的區域,“人獸衝突”較為突出,他們希望透過自身探索,為其他同類地區在減輕或緩解人獸衝突造成損失方面提供可供借鑑的“三江源經驗”。
為了調研“人獸衝突”現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調研組近日到“長江源頭第一鄉”索加鄉、雪豹分佈最廣的昂賽鄉走訪,與牧民、鄉政府工作人員、森林公安座談,實地檢視被棕熊破壞的“冬窩子”(牧民冬季定居點——記者注)。
“這些地方生態保護得最好,也是野生動物和牧民最易發生爭端的地區。”陪同調研的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孫立軍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索加鄉頻頻“熊出沒”,昂賽鄉近年監測到99只雪豹、17只金錢豹。而國家公園並非“無人區”,在19.07萬平方公里的園區內,生活著牧業人口11.42萬人。
“在牧區的‘人獸衝突’中,對人傷害最嚴重的動物是棕熊。”孫立軍說,他的手機裡儲存著一名牧民近日發給他的一些“棕熊闖家”影片。影片裡一頭成年棕熊帶著兩頭幼年棕熊在牧民的房屋中翻找食物,成年熊直立時和人一樣高,棕熊離開時還咬死了在門外咆哮的藏獒。
棕熊在動物中智商較高,與牧民“鬥爭經驗”豐富。索加鄉的牧民和幹部反映,當地的“防熊示範戶”曾嘗試過用鐵皮圍擋阻止棕熊進入,但棕熊一爪子就能拉開鐵皮;瑪多縣的牧民用釘板設定隔離帶,棕熊挖洞鑽進屋或爬到房頂上進屋……
參與調研的動物學家介紹,當動物很輕鬆地獲得食物時,就不會下大功夫透過其他方式再尋找食物。棕熊闖入“冬窩子”也正是如此。三江源的牧民有四季輪牧的習慣,從“冬窩子”轉場到夏季牧場時,會將酥油、色拉油、面、糖留在“冬窩子”。棕熊循味而來,在人類社會獲取食物比從大自然中“簡單得多”,而且都是高熱量食物。
不僅是大型食肉動物,隨著生態系統持續好轉,食草動物的增加也帶來新的問題。據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統計,三江源草地植被覆蓋率達到了69.48%,聞名世界的代表性物種藏羚羊從保護初期的不足兩萬只如今增長到7萬隻左右,藏野驢也增長到3.6萬隻左右。食草類野生動物數量不斷增加,侵佔了有限的牧草資源,出現野生動物與家畜爭食草場的問題,給牧民帶來經濟損失。
調研團隊首先達成的共識是,應客觀地認識“人獸衝突”。孫立軍解釋說,“人獸衝突”是翻譯過來的詞彙,“聽起來人和野生動物矛盾激烈”,實質上指的是“野生動物對人、人類財產造成的一種傷害或損失”。他表示,這種矛盾是人類出現後長期存在的,專家的觀點是“永遠無法杜絕”,因為這是一個不斷平衡的過程,“要麼就把那些野生動物‘全殺死’,要麼人類全搬出來”,但即使人類搬離之後動物還是會靠近更外圍的人類,“人與動物之間的距離是相對的”,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
在索加鄉,調研團隊專門前去檢視去年設定的20座“移動防熊屋”的效果,這是近年的技防舉措之一。
“移動防熊屋”是帶有輪胎的鐵皮屋,屋底離地面1米左右,窗戶在晚上也可以用鐵皮封上,並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探照燈,牧民在最易發生危險的轉場期間可以拖上防熊屋,如果遇到“熊出沒”,可進屋避險。
索加鄉的牧民向調研人員反映“移動防熊屋”效果很好,缺點是沒有制動系統。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認為,如再加裝制動系統成本將上升,局裡計劃為每個村莊配備一臺吊車,由牧民負責運營,在轉場期間託運“移動防熊屋”。
三江源國家公園的主責主業是生態保護,而單純依靠管理局各園區的人力很難實現全覆蓋。在試點建立期間,三江源國家公園建立生態管護公益崗位機制,園區內共有超過1.7萬名牧民持證上崗,成為拿工資的生態管護員,負責撿拾垃圾、巡護山水、保護野生動植物。
在調研中,調研組發現生態管護員的作用近年來更為凸顯。以防熊為例,生態管護員與國家公園管理部門、鄉政府等機構工作人員,向牧民宣傳防熊知識,同時勸導牧民不要存放垃圾、不要在“冬窩子”存放食物。
在黃河源園區,3142名生態管護員進一步轉化為網路管理員,承擔生態管護、基層黨建、精準扶貧、維護穩定、民族團結進步建立、精神文明建設6項職能,最大化發揮生態管護員的作用,推進牧民從“單一養殖、生態看護”向“生態生產生活良性迴圈”過渡,開啟了藏區社會治理新模式。
為了向遭受野生動物侵害的牧民提供幫扶,青海省印發《青海省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失保險賠償試點方案》。上個月,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宣佈繼續向三江源國家公園捐贈生態管護員意外傷害保險,並將保費由每人32元提高到48元,加上財政配套的96元,生態管護員年保費將達到每人144元。在保持每人兩萬元意外醫療保險不變的同時,意外傷害保險賠付最多可達50萬元,比過去增加了20萬元。
有人曾提出對三江源野生動物進行“有償狩獵”,以控制野生動物數量。孫立軍說,目前三江源野生動物種群遠未恢復,現在野生動物季節性聚集和牧民的季節性放牧存在矛盾,相信隨著多方合力,一定可以找到人與自然的最佳平衡點,“三江源足夠大,容得下萬千生靈”。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耿學清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