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汪丹
在上世紀50年代,北京工業版圖中曾有“一黑一白”之說,“一黑”指首鋼,與其並肩的“一白”便是京棉。作為當時的新興支柱產業,棉紡織業打一出道,便是妥妥的C位。根據首都戰略發展的需要,金字招牌京棉歷經發展、轉型、重組,最後退出歷史舞臺。如今,京棉舊址作為工業遺存轉型文創園,再度“C位出道”。人們徜徉其中,既可感受其華麗轉身,更可汲取其騰籠換鳥、再立潮頭的改革勇氣。
(1)首都工業戰線上的新軍
1954年8月,北京東郊一望無際的青紗帳中,一座嶄新的工廠拔地而起。深灰色的高大廠房擁有5萬紗錠、1千多臺織布機,廠房外,三三兩兩的建築工人正在修建庭院花池。這裡,便是即將正式開工投產的國營北京第一棉紡織廠。這座棉紡織廠一年生產的紗布,可滿足近千萬人的需要。
京棉一廠的建廠速度不一般:從1953年3月開始設計,1954年4月就進入了試車生產階段。當時,有著30多年紡織業工作經驗的總工程師李憲章感嘆道,建設一座同樣規模的紡織廠,即便在國外也得三五年,京棉一廠“簡直是個奇蹟”。
這個奇蹟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創造的。
京棉一廠籌建處主任楊慧潔告訴本報記者,建廠過程中曾委託青島梭管廠代制一批紗管。誰都知道,對於一個生產管理已上軌道的工廠來說,當它的生產任務已經排好時,額外加貨是很麻煩的事,更何況這批紗管的規格與該廠現有產品不同,連工具都需要重新設計製造。但一聽說是支援北京的工業建設,青島梭管廠欣然接受了這批緊急訂貨,並且按期趕製出來。
其他兄弟廠也紛紛伸出援手:缺乏工具,天津的棉紡廠把自用工具調配進京;沒有組織管理經驗,西北的棉紡廠傳授經驗;需要技術力量,上海和青島的棉紡廠送來大批工程技術人員,為北京培訓工人。
1954年的京棉一廠。葉祖興攝
1954年8月14日《北京日報》2版,《首都工業戰線上的新軍》
繼京棉一廠之後,規模更大的國營北京第二棉紡織廠、國營北京第三棉紡織廠相繼建成。其中,京棉三廠的產品品種除“京棉”牌白布和細布以外,還有本市從來沒有大批生產過的紗嗶嘰、紗直貢,適合印染成各種色布、花布,可供市民做春秋裝或冬裝。
1957年5月25日《北京日報》1版,《國棉三廠今天開工》
1953年到1957年,新中國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重點是發展工業。在首都城市區域規劃中,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紡織工業必不可少。這3個新建棉紡織廠形成了北京現代紡織工業的雛形。自此,印有“京棉”字樣、比五福布還要細密的平紋細布,開始一卡車一卡車運往城裡。
(2)產業鏈成型躋身全國前列
北京興建現代化棉紡織廠的時期,也是全國工業快速發展的時期。1956年,全國紡織工業系統有13個工廠動工興建,其中棉紡廠就有9個,佔據大半江山。這些工廠建成以後,過去紡織工業基礎薄弱的城市,如北京、鄭州等地,均形成了規模巨大的紡織工業區。(1956年4月11日《北京日報》1版,《紡織系統今年將興建十三個工廠》)
國內工業對於紡織業的重視,除了為滿足老百姓的生活需要之外,也是對多年來紡織業積弱的抗爭。1956年,上海市工商業聯合會副主任委員榮毅仁向記者描述了新中國成立前國內紡織業的窘境,“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黃浦江裡停滿了美國兵艦,美國貨像海潮一樣地湧來,我們的棉紡廠用的大部分是美國棉花,中國的工業破產,農村破產。”上海尚且如此,其他城市更不必提。
而新中國用6年時間扭轉了局面。農村土地改革讓棉花產量快速提高,中國的紗廠不再依靠外國的棉花。隨著紡織行業新工廠的出現,北京也逐步由一個古老的消費城市轉變為生產城市。
1955年,北京市工業勞動模範崔淑琴在示範先進包粗紗法。李晞攝
1957年4月,中紡公司北京採購供應站的統計資料顯示,北京不再只是一個棉布消費城市,隨著外銷市場的開啟,京棉的銷售版圖已擴充套件到16個省,其中淺線呢、毛藍粗布和特字普魯褥面等產品最為走俏,頗受消費者喜愛。
1957年4月28日《北京日報》1版,《北京布銷到十六省》
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到上世紀60年代初期,北京紡織工業已成氣候,棉、毛紡織生產水平躋身國內前列,產品大量出口,成為創匯大戶。1963年,北京紡織行業舉辦了一次質量評比,結果顯示,北京生產的棉布和精紡毛織品分別有88%和96%以上是一等品;在全市21種主要紡織品中,有7種達到國內優質產品水平。
20世紀60年代,京棉三廠的全國先進生產者梁小鳳。王一波攝
這些變化說明:北京紡織工業經歷了一個由極不完整到比較完整,紡織品品種由少到多,質量由低到高的發展過程,已今非昔比。
1963年11月14日《北京日報》2版,《北京建成比較完整的紡織工業系統》
(3)京棉巨輪開啟產業轉型之旅
到1979年時,與京西十里鋼城遙遙相對的京東,已是綿延數里的“紡織城”。朝陽八里莊是京東“紡織城”的中心,紡織研究所、京棉一廠、京棉二廠、京棉三廠等都在這裡。這一年,北京產品在全國紡織工業名牌產品評比會上位居前三,其中,冰山牌漂白的確良榮獲了金牌產品的稱號。全市紡織工業一年上繳的利稅,佔全市財政收入的10%。(1979年9月21日《北京日報》3版,《漫步京東“紡織城”》)
1979年北京展銷會上,京棉三廠生產的京棉牌純棉寬幅平布亮相。
優秀的成績掀起市場上的“棉紡熱”,但首都工業需要更最佳化的發展。1981年,北京市工業系統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適合首都特點的輕紡工業。具備“首都特點”的棉紡織產業,首要的就是提高產品質量,增加花色品種,不斷豐富首都市場。據市紡織局統計,當年1—7月試製新產品38種,生產的新花色、新品種達6206種。棉紗一等一級品率、精紡毛織品和毛線入庫一等品率、絲織品一等品率,與1980年同期相比均有提高。
1981年8月20日《北京日報》1版,《大力發展適合首都特點的輕紡工業》
1982年《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中明確,北京的工業建設規模要嚴加控制,工業發展主要依靠技術進步。
京棉二廠論規模曾是“中國之最”,論反應也最快。該廠迅速做出調整,將生產“三高一難”,即高檔次、高質量、高附加值、有一定生產難度的產品定為目標,並且率先實現按國際質量標準組織生產,讓國際上備受歡迎的“無接頭紗”首次在中國“落了戶”。
1994年10月10日《北京日報》1版,《京棉二廠搶先一步一步登天》
上世紀90年代,京棉一廠生產的高階府綢、京棉二廠生產“銅亭”牌純棉精梳紗聞名全國,另外還有“景山”牌棉紗、“燈籠”牌氨綸紗、“珍珠”牌坯布等產品在國際紡織製造業名列前茅。
隨著改革開放的繼續深入,北京作為首都在上世紀80年代就摸索實踐的工業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有了更明確的思路。
北京紡織城所在地原來是地廣人稀的東郊,但隨著城市化的擴充套件,已成為人口密集區,顯然不再適合設定工廠。按照北京工業佈局的新規劃,1997年京棉一廠、二廠、三廠整合為北京京棉集團,廠房設在順義。從此,八里莊一帶不再有紡織車間的機器轟鳴聲,取而代之的是鑫帝大廈、華堂商場等商業設施,北京紡織業進入了世紀之交的轉型期。
順應時代之變,北京仍在與時俱進。
1998年北京市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將“以紡織行業棉紡壓錠減員增效為突破口,推動工業的調整和發展”作為國企解困的思路。當年4月13日,北京棉紡集團首批一萬錠落後細紗機,當著各有關部門監銷員的面,被倒入轉爐紅通通的爐膛中……此舉打響了京城壓縮棉紡紗錠的“第一炮”,拉開了以紡織為突破口,實現國有企業脫困與改革目標攻堅戰的序幕。
1998年4月14日《北京日報》1版,《壓縮紗錠“第一炮”打響》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沿市場化方向深入推進,京棉巨輪透過兼併、轉移、破產等途徑,開啟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之旅。先是北京印染廠、紡織機械廠,而後是京棉一廠、京棉三廠,最後,盛極一時的京棉二廠也在2006年進行改革重組。
(4)“老紡織”轉身文創再立潮頭
2008年8月,一則“京棉二廠老廠址要建文化創意產業園”的訊息引發人們關注。原本京棉二廠的土地也計劃像京棉一廠、三廠那樣進行房地產開發,一次性收益頗豐,怎麼突然改變主意了呢?
京棉集團將目光投向文創產業,與當時工業遺存資源保護和再利用愈加受到重視有關。
2004年北京總規第五次修編後,明確北京是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國際城市。工業資源與文化創意產業的結合,與首都功能定位相符。2007年11月,北京市工促局、規劃委、文物局聯合釋出了《北京市保護利用工業資源,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指導意見》,探討建立工業遺產的評價標準和認定機制,對其進行保護。(2008年1月23日《北京日報》5版,《工業遺蹟將登文保名錄》)
北京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透露,改建文化創意產業園,一方面可以保護工業文化遺存,延續城市歷史記憶;另一方面可實現產業升級,獲得長期收益。
2011年9月,佔地面積相當於半個798園區的原京棉二廠重新開放,變身為容納125家優質創意企業、年產值100億元的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開園儀式現場,大螢幕上密密麻麻排列著來頭不小的入駐企業LOGO:昌榮傳播公司、東方風行集團、安世亞太科技公司、華策影視公司……高階產業、國際化、總部型,是這些入駐企業的特色。
2011年9月19日《北京日報》3版,《京棉二廠舊址變身創意產業園》
201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將紡織業列入北京市堅決淘汰產業範圍,“紡織”既不適應北京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也與北京城市戰略定位不相符。2016年,北京紡織印染、服裝加工生產業態全面轉出北京地區。它們所屬的老國企北京紡織控股,也宣佈更名為時尚控股,走上了一條時尚之路。
2016年7月30日《北京日報》1版,《老紡織踏上新時尚路》
搶先一步,便是不一樣的天地。在“老紡織”紛紛退場的同時,京棉二廠已憑藉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再度“C位出道”,成為老舊廠房華麗轉身的典範。它既是新興的創業和創意園區,也是北京城市文化的新景觀。2015年10月,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從全市百餘家園區中脫穎而出,入選北京市首批4個“市級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這意味著它在政策先行先試、資金優先扶持、搭建服務平臺、最佳化人才服務、保障專案審批等方面將獲得更加有力的支援。
2016年,由京棉二廠舊址改建的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新貌。鄧偉攝
2018年10月,來自20個國家23家媒體的記者來到朝陽區,參觀轉型升級後的老舊廠房。在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京棉二廠老廠房改造成為46棟花園式低密度工作室的創意、近百家文化創意企業在這裡創造500億元年產值的成績,讓外國記者讚歎不已。他們紛紛表示,要把中國經驗帶回自己的國家。
2018年10月11日《北京日報》5版,《外媒記者點贊“老廠房新故事”》
隨著北京打造全國文化中心,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多老舊廠房再利用的故事在北京上演。“東有萊錦,西有永樂”——這個“永樂”指的是位於豐臺區造甲街的永樂文智園,其前身是京棉二廠分廠。昔日的老廠房,如今已成為一個集文創中心、全智慧路演中心、辦公、文化書店、文化產品交流展示、創意工作室、品牌商鋪、特色餐飲、休閒健身等於一體的融合功能空間,建築面積超2萬平方米。從位置上看,永樂文智園與豐臺火車站相距僅1.2公里,隨著豐臺站站城一體化發展,它將成為城南地區新的文化亮點。(2021年2月18日《北京日報》2版,《65歲老棉紡廠編織“文創夢”》)
紡織,曾是首都工業的一面旗幟,是新中國對外展示的視窗。當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它成為了北京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排頭兵。如今“老紡織”編織著新時代的“文創夢”,乘上東風,再立潮頭。
資料來源:京報集團圖文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