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乞丐向財主討飯,為何請秀才去財主家墳地轉一圈,這裡有秘密

在歷朝歷代,乞丐都屢見不鮮,他們走街串巷乞討為生,雖然外人看起來乞丐都可憐兮兮,但實際上乞丐有不少也過得滋潤。比如,有些乞丐有乞討的小妙招,還經常和大財主打交道,但人們不知道這些乞丐還需要帶著秀才去墳地裡轉一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清朝乞丐向財主討飯,為何請秀才去財主家墳地轉一圈,這裡有秘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清朝時期,北京城是天子腳下,很多王侯貝勒和達官貴人,也全都居住在北京城裡,故此,北京城裡有錢人就特別多,於是就吸引了周邊乞丐到北京城乞討謀生。當時,北京通州一帶乞丐就很多,而且還成立了好幾個所謂的“丐幫”,他們有組織,有紀律,有規律地乞討,但可惜這些乞丐卻都收穫不多,反而是那些不守規矩的乞丐更加的受歡迎,比如當時的乞丐王大嘴就是例子。

清朝乞丐向財主討飯,為何請秀才去財主家墳地轉一圈,這裡有秘密

王大嘴是山西人,在老通州乞討已經十多年,雖然他也曾加入了“丐幫”,但是不喜歡被約束和管著,於是就脫離了“丐幫”獨自乞討。在一開始的時候,王大嘴也沒有什麼好路子,通常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年冬天下大雪還差點被餓死。後來,王大嘴碰到一個機會,趕上當地一個地主過壽,結果請來唱小曲的人臨時有事要走,於是就讓路過的王大嘴頂替,可沒想到王大嘴竟然唱的頭頭是道,最後還得到了地主的賞錢。

清朝乞丐向財主討飯,為何請秀才去財主家墳地轉一圈,這裡有秘密

後來,人們才知道王大嘴會唱蓮花落,也就是一種山西地區獨有的民間小調。史料記載,蓮花落最早出現在宋代,因此也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但不過一直到清朝時期才開始流行。蓮花落的表演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單人,即單曲表演,通常是說唱故事;也可以多人,即彩唱,通常3-4人,也有旦角和丑角之分。最關鍵的是,蓮花落的曲詞也靈活多變,並沒有固定的格式,只要朗朗上口,便於傳播和容易理解即可,因此在民間社會蓮花落也十分受歡迎。

清朝乞丐向財主討飯,為何請秀才去財主家墳地轉一圈,這裡有秘密

自從王大嘴唱了蓮花落之後,他就驚奇發現這項技藝居然比乞討還賺錢,於是王大嘴一知道誰家辦事了,就趕忙過去湊個熱鬧,並且還會找機會唱上幾句。久而久之,王大嘴也成了眾人皆知的乞丐,他會唱蓮花落的本事也讓其他乞丐羨慕不已。不過,王大嘴沒讀過書,因此他唱的小曲都是老掉牙的,比如財主過壽,他就只會唱:“古往今來有仙君,讓我唱段長壽人,古有彭祖八百壽,宋有天波佘太君”,如果是結婚,他就會唱:“說起梁山伯,再唱祝英臺,牛郎織女戀,張生愛鶯鶯”。在當時人看來,這些都顯得很俗氣,沒有創新不吸引人。

清朝乞丐向財主討飯,為何請秀才去財主家墳地轉一圈,這裡有秘密

王大嘴苦於自己沒文采,寫不出更好的蓮花落曲詞,於是就花了一筆錢找了個年輕秀才,讓秀才幫他寫曲詞。秀才喝墨水長大的,隨便寫一寫都能王大嘴唱得更好,不過王大嘴還是不滿意。一天,王大嘴和秀才就開始商量怎麼能寫得獨一無二,於是王大嘴靈機一動,將秀才帶到了城外的一片墳地裡,他們轉悠來轉悠去,凡是有墓碑的都讓秀才仔細看,並記錄在白紙上。一開始,人們也都十分納悶,不知道王大嘴帶著秀才在墳地找什麼,後來才知道他們別有用心。

自從王大嘴和秀才從墳地裡回來,他再到財主家唱蓮花落的時候就不一樣了,曲詞都是以前不曾聽過的,不僅旁人聽得津津有味,就連財主自己都流淚了。原來,王大嘴和秀才在墳地裡摸清了當地財主的家庭背景,起碼知道了他們家祖上三代的名號,於是就將他們都寫進了曲詞中一通誇獎和讚美,因此財主聽得感激涕零,想不到還有人會誇獎他們祖上美好品德。

清朝乞丐向財主討飯,為何請秀才去財主家墳地轉一圈,這裡有秘密

就這樣,王大嘴和秀才通力合作,為當時能叫得上名號的人都定製了一套蓮花落,一有什麼事情他就去唱一段,不僅能得到主人家的賞錢,還能獲得一個好名聲。久而久之,王大嘴也就擺脫了乞丐的命運,成為了當時著名的蓮花落唱曲家,並且還將這一技藝傳承給子孫後代。

參考資料:

《中國乞丐大揭秘》作者:程剛 ,出版社:吉林攝影出版社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29 字。

轉載請註明: 清朝乞丐向財主討飯,為何請秀才去財主家墳地轉一圈,這裡有秘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