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陽穀縣壽張鎮:廢棄坑塘“變身”亮麗景點

由 都超英 釋出於 休閒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鍾偉 通訊員 白淑敏

水草豐美,幾羽燕子低飛戲水,寬闊的湖面波光粼粼,在落日的輝映下分外迷人。

6月14日傍晚,記者來到陽穀縣壽張鎮冀王村,頓時被這裡的美景深深吸引。

誰也不會想到,這裡曾經是垃圾成堆的廢棄坑塘,一到夏天臭氣燻人,蠅蟲滿天飛。兩年前,冀王村投入近20萬元,對坑塘進行了清淤擴容、垃圾清理和綠化美化,蓄水成湖,在湖邊鋪設花磚,又將南側的3處空閒宅基改造成獨具特色的“口袋公園”,使原先人人躲著走的臭水坑變成了村裡最聚人氣的小公園。該村黨支部書記冀承康介紹說,他們將治理好的坑塘承包給了有能力、有責任心的村民養魚,把坑塘變為魚塘,“既滿足了村民休閒娛樂的需求,又給村集體帶來經濟效益,還保證了坑塘治理的長效性,一舉三得。”

冀承康口中的坑塘,有個美麗的名字——喬納金湖。“喬納金是一個蘋果品種的名字。”冀承康解釋說,冀王村素有“水果之鄉”的美稱,全村240公頃耕地,光果樹就有133公頃。為彰顯地方產業特色,他們以蘋果品種命名了街巷、坑塘。此外,冀王村在村外修建了百餘米長的空中棧道,漫步其上,整個果園盡收眼底。如今,一湖一園一橋,成為冀王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吸引了周邊群眾到此遊玩。

小小坑塘關乎生態民生。近年來,壽張鎮抓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契機,對廢棄坑塘改造工作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同時安排專項獎補資金給予支援,號召各村因地制宜將廢棄坑塘充分利用起來,打造村莊“新地標”,滿足群眾休閒娛樂要求。

該鎮組織人員深入全鎮67個村莊,現場勘測村內坑塘,根據坑塘位置、功能、水源條件、改造價值、生態效應等因素,按照生產型、生活型、生產生活型三種定位,對應不同治理標準,宜漁則漁、宜遊則遊、漁遊結合,分類制訂生態治理方案。

截至目前,壽張鎮已整治廢棄坑塘30餘個。經過綜合整治,以往“藏汙納垢”的坑塘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池池碧波盪漾的清水,或魚翔淺底,或蓮葉田田,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

請關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