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的這首千古名作讓人情不自禁的想到了陽關。如果你喜歡歷史,熱愛歷史,那麼到了敦煌一定要去看看,走在裡面彷彿穿越回到了千年。
驅車開始了西北之行。此行要過草原,走沙漠,穿越戈壁無人區,又是我一個人開車,感覺還是具有一定挑戰性的。我們的路線是從 昆明 出發,經四川 、甘肅 、青海 、陝西 、重慶,然後從貴州返回昆明 。
第一站我們到達的是四川省西昌市,西昌是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攀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川滇結合處的重要城市。
西昌 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有漢、彝、回、藏等28個民族,以漢族人口居多。
提起陽關,我想大家都不陌生。
陽關,位於敦煌市西南70公里,因在玉門關之南而得名。陽關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又是絲綢之路南道的重要關隘,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昔日的陽關城,作為關口,曾穿行過商人、士兵等等,這裡不僅是一個地名,更是有著太多的歷史。歷史的久遠使關城烽燧少有遺存,要數儲存比較完整的是以古董灘北側墩山頂上的這道烽燧。烽燧旁有碑廊長亭,亭南有“陽關故址”石碑,古董灘上有一片綠林,再能看見的只有黃沙紅土了。
在陽關裡還看到部分道具,散佈在遼闊的荒漠上,沙漠的風聲在四周呼嘯,這一刻往事越千年。太多的惜別在這裡發生,太多的故事在這裡上演......
如今的陽關,已不再是王維筆下“西出陽關無故人”的荒涼之地,它已成為敦煌的絲路名關,人類的文化遺產。
“但有農田處,無不種葡萄”,現在的陽關所在地已經成為一個柳綠花紅、葡萄串串的好地方,每到收穫時節,陽關古道上果實累累,都是新鮮誘人的葡萄。這個時候來陽關,你還可以體驗一把親手摘葡萄的樂趣。
一夜之間消失的石油小鎮,究竟隱藏了什麼秘密?
來了很多次,還是沒有發現~
在距離敦煌不到兩小時的車程,有一座廢棄的城市,從曾經的繁華一時到逐漸沒落,到最後變成一座空城,這就是阿克塞石油小鎮。
關於石油小鎮有很多傳說,有人說是因為遇到某種神秘事件導致石油小鎮一夜之間消失,有人說是因為資源開採過度所以整座城搬遷......各種各樣的聲音更讓石油小鎮多了一層疑雲,但是這種神秘的色彩賦予了石油小鎮不一樣的魅力。
曾一度被人遺忘的石油小鎮,因為《九層妖塔》這部電影,變成了西北環線旅行必打卡的旅遊景點,如果喜歡復古懷舊風格的,這裡是一個不錯的打卡地。
走在小鎮的街道上,一片荒涼,電影裡的畫面又一度浮現在腦裡。在這裡可以看到各種廢墟建築,幼兒園、學校、俱樂部、工廠、縣政府等,無不在暗示著昔日的繁華熱鬧,破敗的建築和風吹過揚起的沙土灰塵,不禁聯想到那些撲朔迷離的神秘事件。
這座廢棄的石油小鎮,雖滿目瘡痍,但斑駁的牆體,殘垣斷壁的廠區,鏽跡斑斑的車站......都可以作為拍照取景很好的地方。在這裡,建議配上一些運動風、戶外探險風、朋克風...會和場景比較搭,也能拍出一些超酷的照片。
“你是風兒我是沙,
纏纏綿綿繞天涯”
......
每次來到鳴沙山,耳邊就不禁迎來這首熟悉的歌兒~
比起熙熙攘攘的景區,我更喜歡自由行走的沙漠。望著綿延不絕的沙丘,才能體會到詩句裡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裡的蒼涼、、遼闊和無垠。
鳴沙山位於敦煌市南郊五公里的鳴沙山北麓,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整個山體由細米粒狀的沙子積聚而成,並且由紅、黃、綠、黑、白五色組成。狂風起時,沙山會發出巨大的聲響,輕風吹拂時,又似管絃絲樂,所以得名鳴沙山。人若從山上滑,腳下的沙子也會有響聲,而爬過沙山的腳印,第二天痕跡全無,這就是鳴沙山的神奇之處。
如果要看月牙泉的全貌,就要爬上沙頂,但不要想著看似很短的一段路,爬到沙頂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但爬下來你會發現一點都不容易,爬一會就氣喘哈哈哈。不過呢,景區在這方面也會想得很周到,設計了一個登山棧道
靜靜地坐在柔軟的沙子上,看著遠方的燈光也一點點亮起來,看著眼前這一片星星燈火,交雜著橙黃溫暖的燈火,每分每秒都閃著微光。很喜歡每一個璀璨絢麗的地方,有時候真的覺得很奇妙,我們可能會因為一個地方,一城燈火,那段關於它的片刻記憶會在瑣碎的記憶中變得深刻。
來到鳴沙山,也不要錯過月牙泉邊的那片蘆葦蕩喲。藍色的天空,黃色的沙山為背景,隨手一拍都喜歡。微風吹來,蘆葦順勢起舞,在太陽餘暉下的蘆葦蕩特別迷人。
前幾次來沙漠,給自己搭配的都是紅色為主,覺得在沙漠紅色上鏡好看,但想不到這次換了黑色不規則連衣裙,搭配馬丁靴,竟然拍出了另一種特別喜歡的風格,而且黑色和沙子的顏色也很搭,隨便拍都好看。
提起酒泉瓜州縣,大家是否和我一樣首先會想到這裡的瓜真甜,所以每次從敦煌出來經過這裡都會去吃瓜。但這次和大家分享的是在瓜州戈壁灘上的兩個雕塑藝術品—大地之子和無界。
在荒涼的大漠中,有***雕像,靜靜地躺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就像熟睡的孩子一樣安靜地躺在母親的懷裡,這就是我們所見到的“大地之子”,是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雕塑系的系主任董書兵教授設計。
“大地之子”是一個趴著的嬰兒雕塑,身材胖胖的,臉圓圓的,看起來特別的可愛,也非常震撼,有一種莫名的視覺衝擊感。之前在網上看照片的時候就會覺得茫茫戈壁灘上有一個孩子趴在那裡很孤獨,但親眼看到的時候,又感受到嬰兒表情透露出來的和諧感,真的就像大地的孩子,那一刻就連這片戈壁也變得溫柔起來。
在離“大地之子”不遠處有另一棟建築,也是董書兵教授創作的“無界”。其創作靈感來自於莫高窟、榆林窟的唐代《經變畫》,把壁畫中的樓閣結合現代營造技術重現,用純白的鋼管,簡約的造型構架而成,遠遠看去,白色的一棟鏤空建築在戈壁中如夢如幻,很像是傳說中的“海市蜃樓”。
在藍天下,白色的無界在安靜的戈壁灘上更顯壯觀,與荒漠的顏色形成強烈的對比。由於光線和風力的作用,雕塑在大漠中的影像每一刻都會不同,美得有點不真實。
在茫茫戈壁上出現的這兩座雕塑,為這荒涼的大漠增添了不少生機,很幸運有機會看到這兩個藝術品,也很開心國內的現代藝術能在戈壁上發展起來。如果有機會,你們要來看看這個大漠上的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