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泡魚兒 的行攝江湖,點贊上方關注,每天與你分享旅行路上不一樣的風景。
探秘秦嶺,今天繼續。從留壩縣江口鎮往太白方向繼續前行,經過磨坪村時,當地朋友介紹說,這裡藏了著一個很少有外人知道的神秘古村落——許家山。不就是一個古村嗎?難道還會有什麼特別之處?
許家山是磨坪村所轄的一個村民小組,也是陝南漢中最北邊的一個村子了——從這裡順著244國道繼續往北走,便到了秦嶺以北的寶雞太白地界。
從244國道進入許家山的唯一入口,是一條橫跨紅巖河的吊橋。因為很少有人走這座吊橋,又無人打理,橋上的木板多處斷裂,走在上面生怕一腳踩空,跌落河谷。
許家山隱藏在深山裡,不通公路。要想去許家山,只能步行,從眼前這座叫鷹嘴崖的夾縫之間的一條步行小道才能走進村裡
路邊柴垛上斜靠著一輛永久牌腳踏車——這可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普通家庭渴望的“三大件”之一啊。
過了前面那個柴垛之後就是一條岔路口,記得一定要走右邊這條小路。我們開始順著左邊這條看上去應該是大路的路走的,結果路走錯了,打電話問當地人,才又折身往回返。這一去一回,至少浪費了半個小時。
順著小路越往前走,路越窄,看上去完全沒有人走過的痕跡。金黃色的落葉鋪滿了整條小路,厚厚的一層,踩在上面軟綿綿的,就像是鋪了一層金色的地毯。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路邊小溪潺潺,讓人不由得想起《桃花源記》中的風景。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拐過幾道山樑之後,我們終於找到了藏在深山之中的許家山。
許家山就藏在一個小山坳裡。從空中俯瞰,21間屋舍被層層梯田包裹著,大多呈現出北方三合院式的半圍合院落佈局,房舍之間有小路相連,錯落有致。回看圖片時,同行小夥伴說,這個古村落的形狀不就是一隻魚的形狀嗎?難道其中有著什麼不為人知的奧秘?21處傳統舊民居星羅棋佈散落在百餘畝土地上。
村頭的山茱萸紅了,落得滿地都是。很奇怪,這可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啊,竟然就這麼任其爛在枝頭。
走進村子,家家戶戶房門緊鎖,看不到一個村民,人都去哪了?
村口三間完全不同建築風格的房舍。左邊是陝南地區最常見的“一字式”民居風格,而中間房舍的人字屋脊可以明顯看到關中平原民居的特徵,最右邊的紅磚房則是現代農村建築的風格。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秦嶺山脈的阻隔,造就了陝西南北迥異的文明。與陝北、關中相比,氣候溫和的陝南漢中已經是實際意義上的南方了。
仔細觀察村中老屋發現,“封火牆”、“燕子口”,這些都是典型的關中建築風格。為什麼這座神秘的關中古村,會出現在陝南大山之中?
推開一戶柴門半開的人家,屋裡沒人,院子裡曬著核桃、香菇和玉米、柿餅。
退出小院,總算遇到一位老人,一口的關中土話,完全聽不懂她說的是什麼。
連比帶劃,總算弄明白了老人的意思,敢情是要我到她家去看看。正是曬秋季節,一位村民正在院子裡忙著晾曬玉米。村民說,這破房子有啥好看的,今天是第二撥人來這拍照了。以前說是要開發旅遊,不知道為啥現在一點動靜都沒有了。按照村裡人的說法,到許家山原來是要修一條水泥路的——前幾年有位老闆準備投資5000萬來開發許家山,不知道為什麼路只修到吊橋那裡,老闆就跑了路。
在另外一個三合院裡,張大爺和他的老伴正在忙活著。與張大爺一聊天才得知,這個村裡的沒有姓許的,全都姓張。我問,這個村子不是叫許家山嗎?為什麼都姓張?
據張大爺介紹,許家山的來歷確實與“許”姓有關。大概是在清朝時期,一戶姓許的人家為了躲避戰亂和災荒,從關中平原往秦嶺方向一路“南逃”,最後在這個四面環山的幽靜之地紮下了根,開墾土地,辛勤勞作,最終成了一處世外桃源。
後來,老許家因為膝下無子而斷了香火,便招了一名張姓上門女婿。隨著張姓人家的繁衍生息,村中張姓族人越來越多,同治年間還出了一名叫張貢的進士,在村裡還保留了一塊朝廷親授的“長髮其祥”牌匾。現在,村中的張姓後人已經是張貢的第九代子孫了。
走遍整個村子,我們一共只看到六位老人。年輕人都已經離開這裡,遠走高飛了,而這些七、八十歲的老人依然選擇堅守在這裡。
眼前的這座古村,清新淳樸,沒有一絲的喧囂。我們打趣地說,村頭這間牛棚要是改成一間“牛欄咖啡”,一定“文藝範兒”十足。可是,我心中不由得隱隱擔心,如果數年之後許家山真要是被開發了,是否“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也未可知了……
留住老屋、保護古村,是鄉村振興的根脈和靈魂。你覺得像許家山這樣的古村有開發旅遊的價值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