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碧沙崗公園又到“海棠依舊”時,最老的一批海棠已有60多歲

由 希學英 釋出於 休閒

大河報·豫影片記者 劉瑞朝

(碧沙崗公園舊照)

是什麼花,讓蘇東坡晚上秉燭痴賞?是什麼花,遭遇了風吹雨打,讓李清照慨嘆著“綠肥紅瘦”?

答案是海棠花。馬上春分,百花盛開,桃花紅,杏花白,菜花黃,而海棠花,深紅或淺紅,欲放而未放,醞釀著一方春色。

鄭州市碧沙崗公園,又到了海棠花開紅如海的時節。大家未必知道,公園內年齡最大的海棠樹,已經60多歲了。從最初“多冢墓”的黃土崗,到埋葬北伐犧牲將士烈士陵園,再到碧沙崗公園,這裡是如何成為河南最具海棠特色的公園的?大河報•豫影片記者向您揭秘。

(雖然經歷“倒春寒”,園內部分海棠已經開放)

【過往】從黃土崗到碧沙崗 最初的海棠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所栽

往事如煙,百年一瞬。一百年

這片黃土崗,不同於黃泛區常見的那種沙崗。民國二十年重印刊本的《鄭縣誌》記載,“黃土岡,俗名猴岡,義未詳,在州西十里鋪外,乃梅山之北麓拖為岡者也……上多冢墓,惜五龍口曾經鑿斷……”

(鄭縣誌上對碧沙崗公園所在的黃土崗的介紹)

“岡”同“崗”。當時,人們還稱它為白沙崗。1928年春,馮雲祥將軍為紀念北伐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陣亡將士,在此地修建陵園。陵園建成後,命名為“碧沙崗”,意為“碧海丹心,血殷黃沙”。

無論是之前的黃土崗,還是後來的陵園,均沒有栽植海棠樹。碧沙崗公園相關負責人說,改為陵園後,裡面栽植了一批松柏,到目前基本接近100歲,即將晉升為“古樹”。當時還栽植了一些柿樹、桃樹等一些果樹。而這也契合了馮玉祥“植樹將軍”的傳說,有記載稱,當時馮玉祥曾要求部隊官兵在碧沙崗陵園內植樹,包括

(解放前曾作為陵園,碧沙崗公園供圖)

1956年,鄭州市人民政府將陵園改建為碧沙崗公園。1957年5月1日,碧沙崗公園正式向遊人開放。之後,碧沙崗公園一度改名為勞動公園,

建園伊始,園方就開始栽植海棠樹。不過,由於最初栽植的數量並不多,再加上沒有留下文獻資料,所以無法確定當時栽種的情形。

為此,大河報•豫影片記者輾轉聯絡上了當時在碧沙崗公園

“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後,碧沙崗公園後來又陸續種植了一些海棠。”上述人士說,不過,一直到2005年,鄭州市提出“綠城變花城”的口號後,碧沙崗公園開始擴大海棠種植面積,增加海棠種植數量,尤其近幾年來,無論是數量還是面積,都相比以前有很大提升,才形成了現在的規模。

(已經開放的海棠)

【發展】目前公園海棠已突破1萬株 預計下週進入盛花期

碧沙崗公園內的海棠,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一個過程。截至目前,海棠文化節已經成功舉辦了十二屆。而隨著海棠花的陸續盛開,第十三屆也將拉開大幕。

2009年3月21日,鄭州市首屆海棠文化節在碧沙崗公園舉行。當時,碧沙崗公園內的海棠有40多個品種,數量達到4000餘株。

到了第二屆海棠文化節,北美海棠李斯特、印第安茉莉等外來品種,吸引了不少遊客的關注。當年,海棠的種類增至48種,數量也增至5000餘株。碧沙崗公園也成為河南省種植海棠品種最多、數量最多的公園。

(碧沙崗公園一角)

到了2018年海棠文化節,碧沙崗公園內的海棠品種已增至60多個,數量也達到6000餘株。

而到如今,碧沙崗公園內的海棠品種已增至70多個,數量也達到了10000多株。進入3月中旬,碧沙崗公園裡的海棠,西部的木瓜海棠已經熱烈綻放,而東部的西府海棠,絕大多數正在“打苞”,欲放而未放。

由於寒潮的來襲,“倒春寒”的影響,西府海棠的花期有所後推。不過,隨著陰雨天的結束,氣溫的回暖,到了下週,預計公園內大面積海棠都將綻放。

(春天,碧沙崗公園已經是奼紫嫣紅)

【花展】新的一屆海棠文化節即將開幕 打造一步一景

作為河南省最大的海棠品種集中地,雖然遭遇了“倒春寒”,但海棠依舊與大家赴約。

大河報·豫影片記者瞭解到,3月22日至4月10日,鄭州市第十三屆海棠文化節將和廣大市民和遊客見面。

今年亮點依然多多。園方工作人員利用廢舊泡沫、顏料等雕刻描彩多組海棠窗花、動物造型,分別放置南門雲牆及環路景觀節點,配以詩詞、盆景、透窗等元素,植物造景、與花壇花帶相互融合,營造出與春色共舞的濃郁氛圍。

(園內大部分海棠還未開放,隨著倒春寒結束,將大面積開放)

在為期近一個月的海棠花展中,海棠文化展、海棠詩詞展、海棠圖片展、海棠科普展、薪火傳承事蹟展等主題活動將貫穿整個海棠文化節,打造一步一景、一詩一情的海棠文化。

海棠詩詞,景觀小品,海棠長廊,將共同打造一幅 “人在花中笑,花在人中鬧”的和諧畫面。

園方負責人提醒說,新冠疫情形勢依然較為嚴峻,他們屆時會做限流的措施。在公園出入口處,會設定測溫消毒點。同時,也希望廣大市民前來賞花時,能夠戴好口罩,做好防疫措施,儘量不要扎堆看花。

來源:大河報·豫影片 編輯:丁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