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山川大地觀念來源於大禹,大禹治水用疏導的方法,把河水引入大海,然後奠定了九州的概念。當時大禹勘測了河流入海的路線,然後設立了標杆——楬櫫。指揮民工沿著楬櫫疏通河道,最後河水不再為害,人們才安居樂業的繁衍生息。
所有的楬櫫中,有一個特別著名的“定海神針”就是碣石。今河北省昌黎縣北偏西十里那座碣石山。拔海六百九十五公尺,周圍數十里,屹然特立於渤海北岸近海平原中,既與碣石之稱《說文》:“碣,特立之石也。”①
這個地圖上我標識的碣石位於秦皇島和唐山之間,是一座山。以前大海與碣石山的距離比現在近的多(目前與海的距離是15公里)。從地圖上可以看出,古冀州的人,沿著海經過如今的遼西走廊,肯定是一段非常艱難的道路。可是,只要看到了碣石,就等於進入了非常好走的平原路線,碣石作為山、海、平原的標誌,可以說是實至名歸。後來,海岸線後撤,碣石的地位被現在的山海關代替了。
《山海經·北山經》:“又北五百里,曰碣石之山。”碣石山被稱為海外神山,有大小百餘座山峰。據譚其驤考證,碣石山有小的山頭綿延入海,其中有一個就是“碣石”。估計約在東漢中葉以前,碣石山前的平陸上散佈著許多露出地面的碣石山餘脈;其中有一條石脈斷續相連長達數十里,一直伸展到海邊一塊特大的柱狀石而止。
東漢中葉以後,海水逐漸北侵,這一帶的海岸線內移至逼近今京山鐵路一線,原來的平陸成了一片淺海,淺海中到處聳峙著碣石山餘脈,這就是酈道元在《濡水注》裡提到的“滄海之中”的許多“山望”。至於原來那條從山腳下伸向海邊的石脈,到這時候便成了酈道元所謂“枕海有石如埇道數十里”,而原來在海邊的那塊“碣石”,就成為“立於巨海之中”,潮至則隱,潮退則現的“天橋柱”了。
所以在那個時期,曹操於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陰曆九月裡經過這裡,登上碣石山一望,展現在他眼底的,正該是在他《觀滄海》一詩裡所描述的那一派風光“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書·禹貢》:“(冀州)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意思是說,冀州的少數民族向中原上供獸皮等貢物,靠右沿著碣石走,就進去了華北平原,沿著平原上的河就能達到中原地區,王所在的地方。
碣石是燕山、渤海、冀東平原的標杆,在華北平原北側是東西延綿的燕山山脈,碣石山是燕山的餘脈,聳立在華北平原的東北,從東北往西南走,過了碣石山,就進去了大平原。
可是到了現在,碣石山有點淹沒無聞的意思,甚至連究竟是否是那個“碣石”都有了爭議。原因就在於海水後撤,河流造地。
碣石山離海越來越遠,那塊被酈道元所說的碣石山前的那塊碣石,近二千年來曾經三度改變其相對位置,先是“著海旁”,繼而“立於巨海之中”,最後沉埋於地表之下②。
對於碣石在哪裡,目前有山東無棣說和遼寧綏中說。持有這兩種說法的人有不少,很多是當地的文化學者,總想為當地爭取點什麼。
上圖是無棣碣石山與昌黎碣石山在地圖上位置的比較。如果海岸線向裡面畫,我們會發現,只有昌黎的碣石上更接近史書的記載。無棣不能滿足分割山、海、陸的要求。按照《禹貢》,碣石屬於冀州,無棣則屬於兗州,二者所在的州也不一樣。
上圖是綏中所謂的碣石,因為在周邊發現了秦漢行宮的遺址——碣石宮,有人認為這就是碣石。後來因為海水上漲,淪落到了海里。那麼到底綏中的海礁是不是碣石呢?
對此李零先生早已實地考證,綏中的碣石也不是秦始皇、漢武帝、曹操遊覽的那個碣石。
他說,秦始皇遊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書·禹貢》、《山海經 ·北山經》等文獻反覆提到,決不能說沒就沒。學者考察,這一代, 海岸線一直東移,也並沒有大山淪海的跡象。秦始皇之後,漢武帝、魏武帝、北魏文成帝、北齊文宣帝都曾來遊歷。曹操來此,詩興大發,有所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遺篇(《步出夏門行》)。他說的“碣石”是什麼?顯然不是海礁,而是大山。北魏文成帝“登碣石山,觀滄海”(《魏書·高宗記》),北齊文宣帝“登碣石山,臨滄海”(《北齊書·文宣記》),他們登的,全是山,不是礁石。碣石山,距海只有15公里,登山,完全可以看到海(古代的碣石山比現在離海更)。
秦始皇遊碣石,他遊的是碣石山,不是碣石宮。燕昭王築碣石宮(《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當時的薊縣(今北京城的西南隅),與此無關。考古發現的秦行宮,沒有任何記載,若叫“碣石宮”,不但沒有根據,還易發生混淆。更何況,現已發現的14個地點(被破壞和未發現者還不止此數),綿延一線,文化內涵相似(秦到西漢),是個遺址群,石碑遺址只是遺址之一。這一代海礁很多,不能見個海礁就叫“碣石”,到處都是“碣石宮”。③
那曾經大禹留下痕跡,秦皇漢武都到過的碣石為什麼如今名氣不彰呢?
我覺得是因為交通線路的變化。為此,我們萬有引力還親自走了一遭。原來的時候,東北進入華北平原,到了秦皇島要往南經過昌黎,然後灤州,然後進入平原。後來宋遼之時,錦州——興城——山海關的傍海道正式貫通,人們從碣石山後面的道路中穿過,就是現在的G1京哈高速。加上海退,碣石山的標杆作用完全消失了。地理標誌的作用幾乎全沒了,人們自然就對其漠然了。
捨去其地理標誌意義,碣石山的風光甚至沒有當今的山海關更有看頭,如今山海關景區是國家5A級景區,昌黎碣石山景區才是國家3A級旅遊景區。
沿著國道,我們依稀能夠感受到昌黎碣石山的地理標誌意義。如果走高速和高鐵,碣石古道已經沒有任何能力與現代交通競爭了。
碣石的衰落還與王莽有關。中國大一統以禹化九州為基礎,“茫茫禹跡 畫為九州”。到了秦皇漢武,這兩位精力旺盛的帝王,行的是一種祠畤的制度,就是巡遊,到大禹到過的,有標誌性的地域,進行祭拜,宣揚主權,宣傳政權的合法性。碣石是他倆行祠畤的地方,需要建造行宮,舉行儀式。後來到了新朝王莽時代,用郊祭代替了出巡祭拜。帝王不用出巡到邊疆,能節約很多人力物力。畢竟京都就有很多事情要皇帝忙活了,要是遇到趙高那樣的小人,還會影響江山社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