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奉化,熱氣還未退散,尚田街道溪汪村一座農家小院裡,月季、荷花、繡球花爭相盛開,千年木、石楠、小葉黃楊等綠植綠意蔥蔥,面積不大,但生機勃勃、景色宜人。“90後”媽媽唐圓正慵懶地坐在鞦韆裡,四歲的女兒醬醬蹲在院裡的石板路上,觀察小螞蟻爬進爬出,奶奶王甩玲從屋裡頭捧出自己種的大西瓜,一刀切開,紅彤彤的瓜瓤立馬吸引了一家人便圍坐到桌邊。“這大概就是嚮往的鄉村生活吧。”唐圓感嘆。
半年前,這座小院還是“灰色”的——灰撲撲的地面、灰撲撲的圍牆、灰撲撲的菜地。“每次來奶奶家,醬醬待不了多長時間就吵著要回家。”唐圓無奈地說,在城市裡長大的女兒總是不太適應農村生活,而唐圓自己從小在農村長大,工作之後才在城裡安了家。回憶起小時候的生活片段,唐圓想到的是清晨樹梢間嘰嘰喳喳的麻雀,夜晚籠罩在月光裡的老屋,夏天在清涼的溪水裡抓魚,秋天和小夥伴們在金燦燦的田野裡追逐打鬧。“希望給我的女兒多一些接觸農村的機會。”為了讓孩子喜歡上鄉村,今年年初起,唐圓花大半年的時間對奶奶的小院進行了改造。
裸露的地面鋪上了綠色的草皮,壘起的花壇裡栽種上了形態各異的花草,老人家捨不得丟掉的大水缸裡也種上了荷花、養起了魚。按唐圓的規劃,院子裡高低錯落處處是景,每季每景各不相同。此外,唐圓還為奶奶打造了菜園,種上茄子、南瓜、青瓜等各種蔬菜,小巧的菜園裡鋪了一條石板路,石板間隙用白色的小石子填滿,提升“顏值”的同時也方便行走。“奶奶年紀大了,我特地把菜園裡的土壘高一些,這樣她種菜的時候就不用彎腰,沒那麼辛苦。”牆面和花壇都被粉刷成白色,窗外掛起了竹簾,整個院子顯得更加明亮、整潔。在院子空餘的地方,分佈著太陽傘、桌椅、鞦韆以供休憩,還有小朋友玩耍的蹺蹺板。
時隔半年,再次推開奶奶家的大門,景色宜人的農家小院躍然眼前,白牆綠茵,芳草鮮豔,日出可澆花,日落可摘菜,晚間可乘涼。女兒醬醬一會兒跑去看哪一朵花要開放了,一會兒玩玩院子裡的蹺蹺板,一會兒又吵著要給花花草草澆水。“媽媽,這裡太漂亮了!”被太陽曬得小臉通紅的醬醬跑過來,滿眼興奮。“改造完之後整潔、漂亮了很多。”奶奶王甩玲也忍不住給小院的“顏值”點贊。小院改造完後,村裡幾個好姐妹也常在日落時分過來坐坐,吹著晚風、說家常,好不愜意。
但在唐圓看來,小院還有很大的改造潛力,“我打算繼續種更多品種的植物,也可以養一些小動物。以後院裡不僅可以種菜種花,還可以收雞蛋、餵魚......”唐圓希望女兒醬醬能夠在這個小院裡,收穫對大地、對四季變換的認知,讓她明白,鄉村也是很美的。
記者 趙雪雁 單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