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劍門關,猶如得四川”。2021年4月25日,“川陝行”的紅軍後代渡過嘉陵江,來到兵家必爭之地的四川省劍閣縣境內的劍門關。
紅軍後代來到徐向前元帥題寫的“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憑弔先烈。
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碑,有一組形象逼真、士氣高昂的紅軍戰士主雕銅像。碑座四周嵌有紅軍來劍門山區的主要戰鬥、政權建設等八面浮雕。在八面浮雕下,刻有為建立劍閣蘇區而犧牲疆場的紅軍英烈1200多人的名字。碑座四周嵌有紅軍強渡嘉陵江、浴血火燒寺、劍門女紅軍、血戰劍門關、軍民魚水情、劍門關大捷、劍閣會議、蘇維埃政權等八面漢白玉浮雕。
1935年3月29日,紅四方面軍主力強渡嘉陵江,全殲川軍一個旅,直奔劍門關。4月2日,在王樹聲副總指揮的指揮下,紅軍攻克劍門關。紅軍隨即建立了3個縣蘇維埃政府和15個區、鄉蘇維埃政府,70多個村蘇維埃政權,1109人參加了紅軍。
紅軍後代陳奉春第一次回故鄉四川省劍閣縣,意外發現父親、劍閣籍紅軍陳興元的名字,刻在紀念碑“劍閣籍紅軍英名錄”上。
參觀“紅軍攻克劍門關紀念館”。
紀念館內,紅軍後代認真觀看玻璃地板下,展示紅軍攻克劍門關的聲光電沙盤。
“就是用拳頭砸,也要砸開劍門關,迎接中央紅軍”。紅四方面軍將士的壯志豪情,深深感染著“川陝行”的紅軍後代。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劍門關就雄鎮於蜀道咽喉之間。劍門關地處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南15公里處,居於大劍山中斷處,兩旁斷崖峭壁,直入雲霄,峰巒倚天似劍;絕崖斷離,兩壁相對,其狀似門,故稱“劍門”,享有“劍門天下險”之譽。
紅軍後代登上劍門關,看到當年蜀道險途,如今已成為國家級旅遊景區。
下午,紅軍後代前往“青林口古鎮紅軍橋”。紅軍橋原名“合益橋”,在小鎮呈“T”字型結構的街中間,是一座建於清代的石拱廊橋。1935年紅軍女連長為保護群眾而遇難的事蹟,讓這座川西北傳統廊橋有了濃重的紅色文化的印記。每年七一、八一和十一期間,無數人來到青林口紅軍橋,感受紅色文化,緬懷革命先烈。
紅軍後代到達青林口時,84歲的聶學永老人身穿紅軍服,腰繫“手槍”,頭戴擴音器,手持柺杖,為大家當義務講解員。
老人家已經在這條紅軍舊址一條街上當了十幾年紅色導遊了,堪稱紅四方面軍軍史的民間專家。
在“閩粵會館”,聶老介紹當年紅軍三十軍軍部駐紮時,利用會館內大舞臺搞宣傳活動的熱鬧場景。
在“紅軍橋”上,介紹兩邊橋頭的紅軍標語石刻:“紅軍是窮人大救星”,“婚姻自由”……,深得民意民心。
在“紅軍橋”與聶老合影。
向十幾年如一日堅持講紅軍故事的聶老致敬!
在四川省江油,紅軍後代看到了四川境內最大的紅軍墨寫標語--“紅軍是中國民族和勞苦民眾的救星”。當年書寫在江油青林口一家地主大院的外牆上,這條標語能幸運地保留至今,還有一個曲折的小故事。據青林口當地老人回憶,紅軍撤走後,還鄉團就來了,當地的土豪劣紳建議把標語都剷除或塗掉,一個國民黨軍官說不需要剷除,只要改一個字,就可以“為我所用”。於是,他們就將“紅”字改成了“國”字。1949年12月,人民解放軍解放江油後,當地人民又將“國”字改成了“紅”字,並儲存至今。
紅軍後代來到江油紅軍文物陳列館,天近黃昏。
江油紅軍文物陳列館分萬里長征、江油戰役、政權建設、發動群眾等8個部分,主要陳列紅軍在江油的革命遺物、圖片等,其中紅軍文物實物100餘件,圖片、圖表資料110件,採用聲光電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出了紅軍在江油的革命歷程和豐功偉績。
江油縣當年參加紅軍並隨軍長征的近9000人、支援糧食1116.5萬斤,為紅軍長征、為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
紅軍後代在陳列室聽說,城中心建有紅四方面軍紀念碑,不顧夜幕降臨,立即前往。
他們心中明白--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攻克劍門關,途經江油一路西進,意味著告別了川陝革命根據地,重新開啟了會師中央紅軍、北上抗日的新徵程。
夜幕中,紅軍後代們向踏上新徵程的紅軍前輩們,敬禮!(王洪山 胡憶朝 龔曉文)